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体制的精简高效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追求的目标。实践中,中韩行政体制改革存在着诸如改革的连贯性、行政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联度、行政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进行的先后顺序、民间介入改革的程度等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韩两国的建国理念不同、管理方式不同、民主政治的发展阶段不同、行政体制及法制的完善程度不同等。基于此,中国应立足本国国情,不断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胡帆  蒋光辉 《实践》2008,(5):26-27
土地承包到户适应了当时较为落后的生产条件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流下,内蒙古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回顾内蒙古农牧业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带来了农业投资主体地位的深刻变化,形成了以财政、银行、农民等为主体的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投资新格局.财政也从过去单纯直接组织供应农业资金,变为通过发挥财政支农资金导向作用来实现国家对农业投资的调节、控制;从过去扮演的农业投资总供给角色,转化为农业投资调节中心的角色.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导向作用,已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这就向我们进一步提出了如何跳出就财政资金论  相似文献   

4.
土地承包到户适应了当时较为落后的生产条件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流下,内蒙古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回顾内蒙古农牧业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5.
我国加入WTO以后 ,农业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势必影响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影响农业的对外开放 ,最终影响农业的发展。深化农业体制改革 ,既是应对WTO挑战的要求 ,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小农经济、条块分割为特点的传统生产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弊端。如何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实现农村用地制度的创新和调整,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家庭承包制就成为紧迫的需要。 农业企业化是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农业企业化作为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它是一个不断传播、扩散、发展的长期  相似文献   

7.
江鲲池 《党史纵览》2008,(11):16-2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浩荡东风吹拂神州大地.改革开放的大潮迅速兴起。农业体制改革一马当先,工业体制、商业体制改革……万马奔腾.转眼之间,势如破竹、汹涌澎湃。席卷全国。 大潮源头何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以信用社为重点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加快,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迄今为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农村税费改革,甚至成为整个农村改革最为薄弱的环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已严重制约着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已成为当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十六年江晓薇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成效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我国经济体制从农业体制改革起步,在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生产方式变革,极大地调动了...  相似文献   

10.
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愈加突出的农地抛荒现象,抑制农地抛荒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中的南方13省域样本数据,文章运用Tobit模型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从地理特征差异视角分析了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地抛荒的抑制性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地抛荒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第二,农业生产性服务对不同地形的农地抛荒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对平原地区的农地抛荒抑制作用明显,而对丘陵地区和山区的农地抛荒的抑制作用不显著;第三,各类农业生产性服务在不同地形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效应,综合反映为农业生产性服务水平不足。基于此,应加强丘陵、山区等地区的农业生产性服务技术力量,改善其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水平,完善服务链条;把握不同地形农户需求演变趋势,优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结构;制定差异化农业补贴方式,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农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资金投入。农业信贷投入是农业投入的重要主体。近年来,农业信贷规模不断扩大,银行信贷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加。但由于种种原因,农业贷款在国家信贷总规模中的比重却不断下降。本文拟就农业金融体制对农业信贷投入的影响和改革问题略陈己见。 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对农业信贷投入的影响 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使中国农业在1979年~1984年间取得了连续5年的超常增长,这期间,农业金融体制改革功不可没。1995年以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主体是国家农业银行。从1949年到1…  相似文献   

1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实现,都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走农业经济市场化的道路就是建立完善的农业市场经济体制,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完善的农业市场经济体制,其基本框架应有以下内容。   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市场化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市场化指根据市场原则改革与完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使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第一个重大举措,取得了巨大成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我国农业的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在统计收入、隐性收入上差距不断扩大,这主要是由于城乡产业特性差异、非均衡发展战略、二元经济社会体制等原因造成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做文章。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教育就是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是指农业生产上认真细致地耕作。农业生产中栽培的农作物各有不同的遗传特性,需要的土壤、气候、温度、阳光、水分、肥料等都有差异,播种的季节、时令各不同,不同作物品种之间有的互惠互利.有的竞争激烈你死我活,要看到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物之间的关联,并巧妙加以利用。精耕细作就是要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15.
邓子恢的农业思想在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其理论贡献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它为毛泽东农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声。  相似文献   

16.
邓子恢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源,农业是工业的基础,只有发展农业,才能巩固工农联盟.他主张:农业必须走合作化道路;集体农业要实行责任制;以粮为主,实行多种经营;向山区进军,发展山区农业;科技兴农.邓子恢的农业思想在中国社会主义农业思想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声.  相似文献   

17.
《人民日报》记者彭俊报道:农业部部长杜青林今天表示,入世以后,中国将进一步推动农业体制改革,同时促进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主动适应新形势。他指出,中国加入WTO,会进一步推动农业体制改革,扩大农业开放;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品种结构;发挥农业比较优势,扩大农产品出口,通过WTO机制解决贸易争端;引进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和装备,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入世后,农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会遇到国外农产品的竞争压力。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主动适应新形势,变压力为动力,积极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推进  相似文献   

18.
金融: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明显滞后,这已成为制约农业增长、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9.
当前,全党全国都在进行领导体制、行政体制和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今天,我想就经济体制改革问题,谈一些看法。题目是“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准备讲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农业体制改革的回顾,第二,新任务对体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第三,改革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原先大量农业劳动力的隐性失业显性化,成为我国农业发展中的焦点问题。要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