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天天向上     
李文翔 《党课》2011,(20):72-73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必定有其过人之处。比如,毛泽东用“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就精辟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他为8岁小学生陈永康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如果单论“天天向上”,则更蕴涵丰富内容,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毛泽东其重视儿童教育工作,曾经多次就儿童事业题词,发出倡导。他最著名的儿童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家喻户晓,多年来一直激励、鼓舞着一代一代中小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那么,这个题词是怎么来的呢?毛泽东早期题写的"好好学习"和"天天向上"是分开的,而且题写"好好学习"多于"天天向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陕甘宁边区沿袭国民政府1931年起实行的4月4日为儿童节的规定。1940年儿童节时,毛泽  相似文献   

3.
1992年5月,在王近山逝世14周年之际,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老战友们撰写、编纂的纪念文集《一代战将·回忆王近山》。已经退休的邓小平亲自题写了“一代战将”四个字,当时的中央领导江泽民、杨尚昆、李先念等也纷纷题词悼念。  相似文献   

4.
1994年5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主席雷洁琼参观了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面对着那些特殊的遗物,联想到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她禁不住感慨万千,挥毫题词——  相似文献   

5.
在“一五”建设时期的后半期即1956——1957年间,已见到的周恩来的题词大约有十多幅,其中比较多的是为青少年和儿童的题词。周恩来在建国以来十分关注青少年一代的成长,他把培养新的一代看作是为共产主义事业接班的大事。在日理万机的繁忙之中,周恩来多次为青少年题词。1957年五四青年节到来前夕,周恩来两天内先后为《天津青年报》、《中国青年报》题词。前一幅题词内容为:“纪念五四,新中国的青年人,要努力学习,积极劳动,热爱祖国,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树立艰苦朴素作风,准备做一个有文化有技术的工人和农民,准备做一个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知识分子。”另一幅题词为:“纪念五四,新中国的青年们,要努力学习,参加劳动,热爱祖国,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树立艰苦朴素作风,准备做一个有文化有技术的工人和农民,准备做一个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知识分子。”同年5月底,周恩来为六一国际儿童节题词:“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希望新中国的儿童们,从小就养成爱学习爱劳动的好习惯,准备做一个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好劳动者。”同年12月下旬,周恩来陪同外宾在上海参观期间,先后两次为青少年题词,在12月23日为上海《青年报》的题词中,周恩来对上海上山下乡参加劳...  相似文献   

6.
少年儿童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一代伟人毛泽东对少年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十分重视,他先后16次为少年儿童题词,鼓励、关怀、呵护和期盼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7.
三月礼赞     
春风融融,春雨濛濛。三月,是播种的最佳时节。就在那年三月、那个播种的最好时节,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潇洒道劲,象粒粒金色的种子,播撒在祖国肥美的大地,也深播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向雷锋同志学习"。这既是伟人的题词、导师的谆谆教诲,也是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铮铮誓言。从那以后,我们本来就桃红柳绿、生机盎然的三月,就更加地溢红滴翠、花团锦簇。从那以后,在我们的心目中,雷锋这个年轻的忠诚战士、这个平凡而  相似文献   

8.
1962年8月15日.年仅22岁的雷锋在执行任务时不幸殉职。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脑海里,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房。一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曾伴随多少人从幼年走向少年.又从少年走向青年,雷锋不仅是一个名字,他更是一个象征、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9.
清河 《江淮》2012,(3):45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1963年3月5日,伟大领袖毛泽东亲笔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从那时起,雷锋就深深地印在了中国人民的脑海中,"学雷锋、见行动、争先进"活动蔚然成风。雷锋的光辉形象和宝贵精神,业已成为一座巍峨的丰碑。雷锋的不朽精神持久有力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奋然前行。  相似文献   

10.
1955年6月6日至11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宋庆龄前往松江重点视察陈永康的联民农业生产合作社.调研期间,宋庆龄除先后听取松江当地领导关于农业合作化、文化教育卫生方面的工作汇报外,还深入农家和田间地头,召开座谈会,与当地农民促膝谈心.  相似文献   

11.
赵凯 《党的文献》2005,(6):77-78
众所周知,"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毛泽东为刘胡兰烈士的题词.但是,毛泽东曾两次为刘胡兰烈士题词,以及第一次题词已经散失的情节则鲜为人知,其中第一次题词的手迹已尘封了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2.
1998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35周年,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雷锋同志题词8周年纪念日.35年来,中国的学雷锋活动纵横不断发展,雷锋的崇高精神,以其巨大的感染力,激励和影响一代又一代人,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成为中国之魂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走向世界.可以说,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以及整个人类进步的宝贵精神财富.35年来,雷锋精神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外也得到弘扬,雷锋的名字已经超越了国界和疆域,世界上有38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用多种形式,多种语言学习雷锋,有1.4万多外国朋友和港澳同胞参观雷锋纪念馆.雷锋精神已被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所学习、赞颂.  相似文献   

13.
<正>雷锋(1940-1962),原名雷正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助人无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随后,3月5日被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从此,"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相似文献   

14.
刘建明 《奋斗》2012,(3):61-61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此后。全国广泛开展了学习雷锋的活动。雷锋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全国产生了极大影响。近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广为传播,深受赞誉,感召着一代代中国人.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在韶山参观毛泽东遗物展时的题词。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收藏的大量毛泽东遗物,铭记着一代伟人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高尚品格。本文仅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遗物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6.
雷锋同志是我省望城县人,19岁参军,光荣牺牲时年仅22岁。作为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尽管只经历了短暂的人生岁月,但他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他产生的精神力量是无法用数字来统计的,他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我们党的目标而奋斗。正因为全。此,毛泽东同志曾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邓小平同志题词“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江泽民同志也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题词,充分肯定了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雷锋精神最可贵的地方在于…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题词,是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紧密相连的,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思想发展轨迹和心路历程.很多题词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鲜明体现,有的题词成为党和国家某个时期工作的指导方针.作为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他以博大、宽广的胸襟、恢宏的气度、卓越的智慧、革命的情怀,将高远的理想、崇高的精神,通过简约洗练、意蕴深远的题词纵情表达.  相似文献   

18.
邓纯东 《奋斗》2020,(4):28-31
1950年初,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访问苏联回到国内,途经哈尔滨,为松江省及哈尔滨市写了五幅题词。其中一幅题词为,“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70年过去了,这个题词所蕴含的伟大力量一直引导、鼓舞着中国共产党人。今天我们重温题词,落实题词的要求,需要认真领会题词精神,深刻理解题词意蕴。  相似文献   

19.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2002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题词手书珍集>.其中一幅题为"实事求是,努力为人民服务"的题词,是毛泽东在1960年12月25日为杨颖所题.那么杨颖是谁呢?杨颖是原辽宁省公安厅文保处副处长,现已故去.如今,这幅题词的真迹珍藏在杨颖的儿子家里,被放置在客厅书橱中最显著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生前留下的题词有300幅左右,其中与邓颖超联袂题写的约有20幅左右,有手迹者10多幅.本文所指的周恩来邓颖超的联袂题词(含贺词、挽词等),是指他们俩人为某人或某事同时分别题写或同一题词俩人共署姓名一事.至于他们各自单独的题词,不在本文记述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