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相声有逗哏的有捧哏的,喝酒时角色就分得不这么清楚,可劝酒人动的脑子一点都不比逗哏捧哏少,倒了,递过去一句"干",还要盯住了对方杯中见底。为此增进了亲情友情也罢,像小李和小刘那样惹出了官司赔了钱可就不值了。还在读大学的小王期末拿了奖学金,叫上同宿舍的小刘和小李去喝酒。三个年轻人越喝兴致越高,小王酒量不大,起身去洗手间时已步履蹒跚了。可小刘和小李觉着今儿喝酒的由头是小王考了好成绩,又是他做东,得让好朋友尽兴。于是,他俩左一句"不喝不够哥儿们",右一句"给他面子也得给我面子",还在劝。又喝了几杯小王一头趴在了桌上,那哥儿俩打车把他带  相似文献   

2.
仇和的魅力     
仇和,这位曾被视为中国"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于2007年年底调任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下车伊始,他又在昆明干了几件惊天骇俗的事:他要求公布昆明官员电话号码,他当场摘掉了开会打瞌睡的副局长的"乌纱帽",他甚至请各个新闻单位提供负面报道。他说:"要负面的报道,看看我们做得不好或者不足,为市委下一步工作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洪学智曾两度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是掌管钱财最多的军队领导。他经常告诫自己和下属:"人生一世,可能什么情况都会遇到,但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以宽容之心待人、敬业之心做事、敬畏之心律己,任何时候都不要去贪图小利。"针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洪学智定下许多规矩:下部队严格"四菜一汤",就餐摆酒一律不喝,任何时候都不许用公家的钱请吃请喝,饭桌上不许有剩饭,部队和下级送的礼一律不收,不允许子女搭公家车;等等。后来,这些规定被其下属归纳为"八条铁令",始终认真执行,谁都不能触犯。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改革还是开放,都需要有政治稳定局面做基础。然而,如何才能保持稳定?我国改革实践的经验表明,一是在实践之中"不争论",二是在实践之中"不折腾"。"不争论"是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来的。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说:"不搞争论,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  相似文献   

5.
2002年底,河北省委书记白克明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作开场白时,首先讲述了他亲眼所见的一件事:那时河北会堂前的广场上停满了小车,民警一直在不停地指挥车辆有序地停靠在合适的位置。但不知是哪位领导的司机,偏偏把小车停在会堂门口,影响了交通秩序。执勤的民警要求他开走,他不但不听反而和民警“干起仗来了”,别人怎么劝也不走。“太不像话了,我就是看不惯这种现象,他仗着自己是某领导的司机,就不遵守交通法规。一个司机这么干,这就是风气不正。事情虽小,但反映了作风问题。”白克明越说越激动:“那个司机牛气呀牛气什么?砸了他的饭碗。”白…  相似文献   

6.
高光顺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住在沈阳市铁西区的居民来说,是既亲切又熟悉。大家甚至记不住他到底是什么"官",但都知道,凡是老百姓的事,他会一直挂在心上,而且不吃请,不收钱,是一个好人!而作为铁西区城管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在市政建设领域,人们称高光顺是"没有头衔的专家"、"没有职称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7.
读报二题     
蒋元明 《前线》2010,(10):53-53
<正>纪委的"茶"不好喝广东佛山高明区明城镇原党委书记伍志强,当纪委的人约他到宾馆"喝茶",他觉得这"茶"不好喝,提出要上厕所,纪委的人紧跟其后;出厕  相似文献   

8.
<正>阳宝华经常自诩"一身酒气、两袖清风",可喝酒闹出了不少笑话,为官也屡有波折。在竞争湖南省副省长职务失败后,他迁怒于司机,认为"是司机让他‘触了霉头’,当场就把司机给开除了。"看到议论阳宝华出事的人越来越多,湖南省岳阳市退休副厅级官员杨东风5月26日好奇地给阳宝华身边人打了个电话。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7,(9)
<正>他一生与镗刀作伴,精益求精,迷恋至深;他这个人也如镗刀,攻"坚"克"硬",毫不走偏。他是大国工匠,是"铁人",是"第一人",更是金子般的"好人"他,就是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防务事业部工人戎鹏强。2016年,戎鹏强的故事在央视《大国工匠》栏目播出,这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位"镗刀王"。他18岁进厂,被分配到车间成为一名镗工。从那时到现在,他就干了镗工这一件事,一干就是34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吴江国税局原局长李福生私下曾对人说:"当了‘一把手',感觉就像进了保险箱!"因为有了这种感觉,所以他在国税局大搞"一言堂",钱物由他一支笔审批,人事由他一个人说了算,全局上下谁也不敢对他说"不",从而助长了他的贪欲.其实,"一把手"的"保险箱感觉"并非始于李福生.沈阳市原中院院长贾永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说:"当上‘一把手'就像进了保险箱,想干什么就能干成什么."重庆市九龙坡区民政局原局长陈是善则说:"当正职的感觉真好."  相似文献   

11.
敬酒     
县里某单位有一位张局长,背地里人们叫他"老张"。老张喜欢喝酒,但酒量一般。老张的那些下属,酒量都比他好。但他们陪老张喝酒,老张总喝不醉,而他们往往就醉得分不清东西南北了。每次下属来敬酒,老张都是眼一瞪,说:"你喝了!"下属一口把杯中酒给喝完,老张却抿一小口,或是干脆沾一下嘴唇。有的下属不干了,说:"张局,我这都干了,您……"老张一瞪眼,说:  相似文献   

12.
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成功培育出了"三季杂交稻",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但当有人问他怎么看待"名利"时,他如是说:"追求名利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有些人没有干多少事就去争名夺利,得什么奖,发表什么文章,都要去争。  相似文献   

13.
振振有词     
一个小偷来到X科长办公室行窃.但才进去不久.X科长和他的司机就进来了:两人开了灯,便看见那个小偷。司机立即过去要捉小偷。但是坐在X科长办公桌前的那个小偷一点也不害怕.居然还大喝一声:“你要干什么?”司机被小偷一喝.愣住了。小偷这时开口了:“这里没你什么事,你出去。”司机说:“凭什么?”,  相似文献   

14.
拍案惊奇     
正给车"喝"椰汁前不久,浙江嘉兴高速上,男子突然拿出两个椰子往地上砸了起来,给自己的车"喝"起了新鲜椰汁。这一系列操作把路过的人都看呆了,后经了解才知道,该司机将车开到半路水温灯报警,于是停在应急车道想办法。实在没有水的他,突然脑洞大开,给车子"喝"椰汁。二马:从冷喝到热。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4,(8)
<正>党员干部好比为群众服务的"司机",走什么路线,怎么走能让群众满意,就要将方向盘打到哪里。俗话说:"党员党员,冲锋在前。干部干部,先干一步。"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层是主战场,是联系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与群众接触更直接、更紧密。基层党员干部作为引路人,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代表着组织形象,有极强的引导性。党员干部的方向盘是否打得正,路走没走偏,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对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西宁市湟中县拦隆口镇的卡阳村火了,上了《人民日报》头版,甚至有媒体将卡阳党建扶贫模式赞誉为"青海经典",是什么让这个曾经因为山大沟深、人多地少、交通不便、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贫困村如今"扬眉吐气",让我们一探究竟。找到了一个会"挣钱"的"老司机"  相似文献   

17.
正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过一则故事。说有一个官员死后见到阎王,自称生前是一个好官,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没有任何贪腐和过失。而当阎王问他有什么作为时,他却无言以对。于是,阎王怒斥:"你身为官员却求全自保,该办的事情不办,该断的案子不断,该上报的问题不报,岂不是负国负民?要是这样,我们还不如在公堂上立一个木偶,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还廉洁吗?要知道,无功就是过,不干更是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一些地方官员"不甘寂寞",热衷于报纸上有字、电视上有影、广播里有声,各种会议、庆典、仪式、宴请上频频露面,从早到晚忙个不停.不仅如此,而且还昨天一个"新经验",今天一个"新思路",明天一个"新口号",后天一个"新举措".动辄就大张旗鼓地搞"×大工程"、"×大会战"、"×大标志性建筑"之类的"大手笔".总之,在他那个地方一片政务喧嚣声.这样的辛苦之状,这样的繁忙景象,就一定是勤政为民,就一定好吗?未必.如果搞的是"政务噪音"和"政务泡沫",整天虚张声势,不干正事,不干实事,就不仅不是勤政为民,而是拙政扰民了.  相似文献   

19.
虎城人民的好儿子邓平寿,有一个用了20年的保温杯。早上一上班,他就泡上一杯茶,自己喝,也给前来找他办事的村民喝。后来杯子坏了,他听从同事劝告,换了个“老板杯”。但来办事的村民却推辞说“口不干”,不喝了。了解到“老板杯”在他和村民之间设了一道障碍后,邓平寿立即又买了个和原来那个外形很相似的保温杯,村民们来了,又像过去一样,端起茶杯就喝。  相似文献   

20.
在中共隐蔽战线中,他被誉为"后三杰"之首;战争年代,他是那枚左右战局的"棋子",多次送出重要情报;新中国成立后.日内瓦会议、中美建交、加入联合国,重要外交场合都有他的身影;政治生涯完美谢幕后,他又成为一名企业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