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慧 《工会论坛》2003,9(5):121-122
人类的物质生产是出于物质功利的目的 ,实现的是现实的物质性的人化自然 ;文艺审美则凭借某种中介符号 ,出于超功利的精神需要 ,通过对客体的想象和幻想 ,建构出一种理想化、象征化的艺术世界 ,以满足人们在可能的理想世界里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崇高要求。  相似文献   

2.
一般地,法的价值被认为包括自由、秩序、正义、效率、安全、平等、人权、以及人的自由发展等。但随着人们对法律认识的深入和视野的拓展,我们认为法的价值除了上述价值外还有一种重要的价值,即:审美价值。审美价值是社会主体对美的普遍追求倾向在法律中的体现。审美价值根源于人的本性需要。研究法律的审美价值对立法、执法、司法以及法律本身的完善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是一种特殊的生命活动,这种生命情感活动本质地体现出其超越性特征。审美实现是建立在对价值功利性和有限、在场的超越之上,进而实现审美自由的。艺术是一种超越性存在,本质地体现出创美的超越性特征。美、审美、创美的超越性特征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的中国文学,经历了“市场化”和“数字化”两次重大转向.这两大转向交相呼应,互为推手,形成了一股科技市场一体化的巨大浪潮,在这一浪潮冲击下,文学艺术出现了人文精神丧失、审美价值下滑的严峻局面.在此背景下诞生的网络文学,面对市场的压力如何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在科技理性不断排挤人文精神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审美超越,这是直接关系到网络文学的前途和命运的重要论题.  相似文献   

5.
"生命超越"文学主题源自于人类"生命超越"的精神现象。这种现象基本体现为两个维度:神之超越和人之超越。当人类处于幼稚、懵懂状态,承受着强大的自然异己力量的统治和压迫时,就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神、上帝、佛等超自然的神灵,以期获得生存的信心和勇气。此为神之超越。而当神之超越不能满足人的需求时,就产生了以人为核心的人之超越。虽然二者都是在意识领域中来实现生命的突破和飞跃,都是用精神力量为人生指出一条光明之路,来抚慰人的灵魂,但以人为终极目的充满理性的人之超越,与以神为终极目的具有浓厚的虚幻性的神之超越则有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时代发展变化,群众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群众整体艺术修养的提高,传统的文艺形式已不适应现在的发展。新的文艺形式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群众的文化娱乐和文化生活多样性,生活节奏的快速与文艺的快餐,生活的文艺化与文艺的生活化等问题已凸显。为了更好地落实党的文艺方针,实现社会主义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就必须要对文艺建设的向度进行适度的调适。要面向未来,重在政府引导;面向群众,重在面向基层,面向现代,重在融会传统;面向健康,重在弘扬积极向上精神;面向全体,重在提高整体艺术素质.  相似文献   

7.
公安教育的审美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重要,首先公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人民警察。在治安形势严峻的今天,人民警察的审美需要也就是公安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次审美教育有助于人民警察深入的了解各种犯罪的内在生成因素;第三,审美教育对培养人民警察健全的人格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意境的审美特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意境是指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 ,情真、景真 ,化景物为情思、物我为一、虚实相生的艺术化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自然之美是意境的三大审美特质。它们三者既各有特点 ,又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审美特质 ;在情真、景真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意境的另一审美特征—自然之美 ,而情感和景物结合 ,化景物为情思 ,虚实化成虚 ,虚实结合才能产生寓深意远的艺术意境。可见意境的三大审美特质的相互融合 ,极大地丰富了意境的本质和内涵。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文艺为人民服务思想,是以人与艺术对象之间的审美价值关系为出发点的一个美学命题.在文艺为人民服务这个审美价值关系中作为对照的文艺,其审美价值,只能在人民这个主体的需要中得到实现.这就要求文艺要解决好怎样为人民服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郭昭第《审美形态学》将现实美、感觉美和艺术美作为审美形态分别置于人类审美活动的前审美、审美和后审美三个阶段,并对其审美性质、类型特征、创造法则和基本范式进行了全面、深入和系统的阐述,成功修正、整合和超越了传统美学本质论、学科论和形态论乃至审美形态学理论构想,创造性地建构了真正具有全方位视野和完整体系的审美形态学理论。  相似文献   

11.
宗白华先生是中国美学的一代宗师,主张以散步的心态,自由自在地研究美,借以弥补美学偏重逻辑性之不足。他对“空”的审美研究很有见地。其空灵、空间、虚实诸关键的概念无一不是建筑在审美之“空”的基础上,因而对于“空”的研究可以贯穿于他的主要美学理论之中,诸如意境观、时空观、虚空观。  相似文献   

12.
大哲罗素在哲学的各个领域,如在形而上学、数理逻辑和数理哲学、语言哲学、伦理学、认识论以及社会政治哲学等方面都极为多产,但在美学方面却几乎毫无建树。有学者叹道:倘若20世纪的作者有博学家,那么罗素是这样的一位。他唯一没有写的哲学分支是美学。尽管罗素没有撰写美学专著或美学专文,但在其各种著述中多少也谈及有关审美的看法,例如其中最突出的是提出数学之美,另外还从认识论角度谈及不可知论者怎样解释自然之美和和谐等问题。对美学的看法在罗素著作中都是分散的,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一些有关美学的碎片式思想都散藏在不同的哲学著述中。与其对哲学其他领域的深刻贡献相比,罗素的确没有对美学问题进行系统的处理,也没有试图回答美学的基本问题。除了个人特质外,也有大环境的某种制约。这主要缘由之一是因为在20世纪的英语世界,分析语言哲学占据了中心舞台,故为伦理学、美学和政治哲学等留出的空间相当有限;而且当时美学也的确并非文化上可以接受的热门哲学课题。  相似文献   

13.
宪政的超越之维——兼论“以人为本”的宪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宪政的核心价值是法秩序的合法性基础,构成了宪政的超越之维.西方近代以前的法秩序的合法性来自于"上帝",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社会契约论则把法秩序的合法性寄托于抽象的人的理性,经过法律实证主义的理论改造,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宪政的超越之维终于从法秩序之外的"神",下降到法秩序之内的"人的尊严",成为最上位的宪法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实践已逾半个世纪,"以人为本"作为人权的核心内容,构成了我国宪政的超越之维.  相似文献   

14.
论杜夫海纳美学中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夫海纳美学思想反映了他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杜夫海纳认为审美对象是一种“准主体”,强调审美主客体之间是二元合流的姻亲关系,从而消解二元对立,使主客体关系走向和谐;借助意向性思维,杜夫海纳将审美对象与审美知觉统一起来,并指出审美主客体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从而进一步明晰了人们对主客体关系的认识。他还把知觉与想象视为使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得以贯通与融合的重要途径。这种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实现了美学理论建构从认识论向存在论的转向,并给美学研究以方法论上的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论审美体验     
对审美体验的研究要从审美感兴和审美意象两个层面及其关系进行。审美感兴是对审美活动心理学特点的概括,对审美意象的考察会进一步揭示审美体验的本质。审美体验是主客体的沟通、交融,是客体形式引导审美主体的自由创造。  相似文献   

16.
文艺大众化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八九十年代以来兴起的大众审美文化在最大程度上占有了市场,实现了审美的大众化。但是,当下存在的大众审美文化在某些环节上尚有严重的缺陷,无论是其根源、性质还是作用、发展前景诸方面都与文艺大众化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上相悖离。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西方现代审美启蒙观念的奠基人,康德和王国维关于人类情性教化的具体思路却未尝相同。在晚年康德笔下,“黏液质情性”的地位超过了“黑胆汁质”情性,其中体现出其以禁欲主义的无功利化审美方案疗治忧郁情性的动机。相比起康德的方案,王国维在相信“不可爱”的人性论现实的同时,更渴望保留“可爱”的人生理想和生命激情。出于这一动机,王国维借助叔本华的学说,提出关于“势力之欲”的生存本体论,从中发展出一套用良性嗜好取代恶性嗜好的务实的情性疗治方案。  相似文献   

18.
二人转巨大的艺术魅力源于它土、野、乐的审美特点,它体现了俗文艺亲切感、痛快感、喜乐感的审美心理,具有认同、宣泄、娱乐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民俗心理是支配文艺接受主体的潜在的巨大合力,且渗透在文艺接受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接受主体的民俗心理对审美客体有筛选和吸附、同化功能,即主体对客体的认同或排斥或吸收。民俗心理结构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它不断发展、扩充自己的内涵,因而生机勃勃,具有强盛的生命向力。尊重民俗心理是创作精典式艺术作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对文艺问题的绿色之思,就是对文艺问题的生态思维。文艺作为审美化的"人学"必须以人的生态去审 视人,而不应只是从意识形态这个社会金字塔的塔尖去看人和文艺。只有这样,才能从人的生命存在和人性生 成的根本上去把握文艺的生命意蕴和人学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