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胡杉 《新湘评论》2004,(7):50-52
今年是美国总统换届的选举之年。大选的时间是11月初。美国宪法规定,竞选总统必须是出生在美国、年满35岁、居住在美国14年以上的美国公民。总统每隔四年选举一次。美国总统换届选举总要沸沸扬扬地折腾一年,总是在吵闹声中落下帷幕。今年的选举仍旧是在共和、民主两党的总统候选人布什与克里的相互指责中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后期,美国与中共有过一段官方层面的短暂接触。蒋介石对此十分怵惧,竭力阻止与破坏。他基于与美国打交道的经验及时局变化,先是竭力阻止,后用“拖”字诀,设置障碍。当美国与中共实现接触、有接纳中共主张的可能时,蒋介石坚决反对。在此过程中,蒋介石权衡利弊,时常有所让步。在多方因素作用下,美国最后又回到了“扶蒋反共”的老路。  相似文献   

3.
近期,仃两则发生在中美之间的事颇耐人寻味。一是美国政府毫无根据地指责中国对美国进行网络黑客攻击,美国的民间机构也在报告中称,近年美围遭受的网络黑客攻击多与中国军方有关,西方媒体立即将这一事件放大,一时间美国民间机构、媒体、网民同政府如一个鼻孔出气,各方配合天衣无缝。事实证明,所有炒作都是美国为成立进攻性网络战部队做的舆论铺垫。  相似文献   

4.
徐建军 《新长征》2007,(12):62-63
按照省委组织部的安排,我们来自省直及各市地州的27名同志,从7月16日到8月6日,在美国整整学习、生活了21天。期间,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学习、考察:一是在美国西部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参观、访问为辅,对美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服务各环节、方式进行研究与考察。二是到美国东部考察,初步深入美国社会进行观察与体验,以增进对美国的了解、理解。就我个人而言,总的感觉是信息量之大前所未有,收获之多前所未有,感受之深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5.
《天津支部生活》2011,(3):55-55
秩序话语:美国领导论与和谐世界论 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打击之后,美国已经意识到中国、德国、印度对美国的竞争压力,但始终恪守美国领导世界论。奥巴马上任后曾多次公开表示,美国只能当“世界第一”,不能当“世界第二”。相比之下,中国鲜明主张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谐世界论强调每一个国家都是国际社会中的平等一员,平等是国际关系的首要原则,这一点与美国领导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一、美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美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它的非营利组织的历史已经有三百年了,比美国政府还早,实际上我们应该称它们为“政府前组织”,也就是政府发生前的组织。至今美国的非营利机构数量庞大,经济实力雄厚,社会影响广泛,从业人员众多。美国的非营利机构之所以如此发达,是与美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紧密相关的。早在1930年左右,Alexis Tokyo在访问美国时所说的一段话很能说明美国的特点,他说:“美国是一个参与者的国度,不管任何年龄、任何人之间、任何性别,美国人永远尝试形成一个纪律性的组织。  相似文献   

7.
侯金亮 《廉政瞭望》2011,(21):56-57
时下.美国的“一个人”和“一个运动”成为世界舆论的焦点。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去世,令人叹息,他极具天才式的创新,正为无数人所谈论,他被尊称为“美国的骄傲”,其成功与美国社会的整体环境息息相关。而一场如火如荼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大有发展成“占领美国”之势,蔓延到旧金山、华盛顿、波士顿、丹佛等50多个大城市。示威者称他们将很快占领近150座美国城市,并准备在室外过冬,打一场持久战。  相似文献   

8.
遏制与反遏制:日内瓦会议上印支问题的和平解决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对中国的全面遏制战略是随着两国在朝鲜的军事冲突而展开的,却没有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而终止。反之,朝鲜战争后,孤立与遏制中国成为美国远东战略的主要目标,作为美国对中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而确定下来。在政治方面,美国继续运用其对西方国家的影响力,阻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企图把中国长期排除在国际社会之外;在经济方面,美国竭力对西方盟国和日本施加压力,继续把对中国的禁运保持在比对苏联更严厉的水平上;在战略方面,美国通过发展与南朝鲜、台湾、日本、东南亚国家与地区的关系,加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  相似文献   

9.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对美国的民情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他认为,民情是美国民主形成的最为关键性的因素,民情是美国民主形成的坚实土壤。美国民情的形成是历史和宗教,乡镇自治传统,特殊的地理环境,教育、习惯与实践经验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和探讨美国民情的形成,对当代中国民情的培养和民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速览·国际     
美国大选终极辩论 中国话题压轴 美国当地时间10月22号晚上9点,美国总统大选的最后一场辩论在佛罗里达州举行。总统奥巴马与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围绕美国外交政策展开激辩,中国崛起再次成为重要辩题。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农民协会的帮助下,我来到北达科他州河谷市的一家农场,与主人格雷格夫妇同吃同住同劳动,着实体验了一次现代化的美国农村生活:。美国农民住得不比城里人差按着行车路线图的指引。我终于来到了格雷格家。与想象的不同,格雷格的“家”并不是农家小院,而是一栋普通的两层民居,  相似文献   

12.
严密的法律机制1999年7月14日和8月26日,我们曾两次去芝加哥的马歇尔法律学院,一次是参观,一次是听课。之后,我又多次与法学院的一位女教授进行电话联系,咨询美国法律方面的有关情况,最多时我一天打过三次电话。非常感谢她的热情与耐心,使我得以对繁多、庞杂的美国法律有所了解。“至高无上”的联邦宪法在美国,宪法家喻户晓,而且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美国宪法是美国独立战争的产物,1775年独立战争爆发后,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人民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从此,““殖民地”的称呼变了,变为了“州”。由于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迫切…  相似文献   

13.
巧实力(Smart Power)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学者在硬实力和软实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既不是硬实力也不是软实力,而是两者的一种巧妙结合。2004年,美国安全与和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苏珊尼·诺瑟在《外交》杂志发表文章《巧实力》,该文主张,“必须实行这样一种外交政策,不仅能更有效地反击恐怖主义,而且能走得更远,通过灵巧地运用各种力量,在一个稳定的盟友、机构和框架中促进美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试析美国的利益集团及其产生发展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利益集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利益集团是美国社会权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公民个人与政府之间的重要纽带,是美国政治进程中十分重要的因素。“作为民主主义不可缺少的要素和归宿,利益集团构成美国政治的实质”。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美国的利益集团政治上又有很大的变化,利益集团在美国政府决策中的地位日益凸现。基于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本文试图探讨一下美国利益集团的概念界定和利益集团在美国产生、发展的原因。美国的利益集团政治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  相似文献   

15.
梁孝 《前线》2008,(4):38-39
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组织)在文化、生活方式、制度等方面的感召力,它能使其他国家(组织)主动认同前者的行为和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苏兴起,争雄世界,而欧洲各国元气大伤,只能借助于美国的经济援助恢复经济,借助于美国的军事庇护求得安全,随之沦为二流国家。然而,欧盟成立以来,曾为列强的各成员国自不会甘心久居人下。虽然缺乏美国那样的军事硬实力,但是,欧盟一直以软实力扩大影响力,谋求在多极化世界中成为与美国势均力敌的一极。欧盟发挥软实力的途径主要是两条,一是在欧洲内部打造欧盟发展模式,二是在国际事务中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梳理了美国发韧于1960年代的民权运动、成熟于80和90年代的“多元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影响和尴尬的现状,并指出多元文化运动并不是一段孤立的历史,而是美国寻求其民族认同的心路历程的一部分。美国是先有国家后建民族,从族裔到种族到文化,美国构建其民族性的基础在一点点扩大,每一次扩大都是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的批判,但每一次扩大又拘泥于时代命定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4月24日,17位美国高层官员结束了为期一周的在华培训,离京返回美国。此次培训是美国首次派遣高层官员来华接受"全球领导力"的培训,该培训项目是由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负责实施的。培训班学员均为直接影响美国对华决策的“局长级”官员,包括美国商务部国家标准与技术局网络安全主管、陆军情报安全司令部特别行动顾问、国防部国防技术分析室部门主管、美国联邦行政学院首席运营官等。他们在华培训的一周时间里,主要在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学习中国政治、经济、军事、能源、环境的管理与决策分析等课程。  相似文献   

18.
仲文 《党建文汇》2009,(8):18-18
美国时隔40年后重启登月计划,准备在2020年让宇航员重返月球。与以前“一沾即走”、象征意义更浓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相比,这次美国准备在月球上进行中长期的考察,甚至要建立月球基地。为此,美国正在打造新型登月飞船“猎户座”。“猎户座”和阿波罗飞船既有许多不同之处,也有重要的相似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根据“ 大中东”计划,美国将与欧洲国家一起,“ 帮助”北非和中东地区的 !! 个阿拉伯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方面进行“ 改革”。美国的“ 好心”不禁令世人诧异:美国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美国又要对中东耍什么花招?首当其冲的阿拉伯国家更是被美国的这一计划所困扰,它们都在为如何应对美国的新挑战而绞尽脑汁。  相似文献   

20.
布什主义的诱惑与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5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了“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的讲话,后来,这一思想被冠名为“门罗主义”。此后,几乎每一个美国总统都会有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主义”作为其政治标签或施政理念,小布什也不例外。“9·11”事件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催生了“布什主义”。它将不可避免地对今后一段时期的美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一、何谓布什主义在美国决策者看来,“9·11”事件之后时期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之时的情形十分相似,他们意识到美国需要一个大战略,以便更好地维护美国的利益。在“9·11”事件发生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