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经在中央工作多年的李德生,在回忆录里记述了毛泽东第一次同他谈话的情景:"我等着他对我到中央工作后提出具体要求。然而,毛主席思路纵横驰骋,完全不像我想象的常规的工  相似文献   

2.
霞飞 《湘潮》2010,(8):8-10
<正>傅连暲1933年正式加入红军,在中央苏区从事医务工作。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他参加了长征。到延安后,他曾经担任中央总卫生处处长兼中央医院院长;新中国建立后,他担任卫生部副部长。他是人民军队和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3.
陈毅素有儒将之誉。从他出任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市长,到调中央工作,任分管科学文化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一生与知识分子相知情深。陈毅好学是闻名的。战争年代,他的随身行囊主要是书。任上海市市长后,工作之余,他常  相似文献   

4.
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领导成员刘少奇,是白区工作的杰出代表、工人运动著名领袖和党的建设理论家。五四运动后他到过北京;但同北平市委发生关系可以追溯到20年代末。他作为中央代表、北方局书记、华北局书记曾多次视察北平,指导和帮助北平市委工作,使党的工...  相似文献   

5.
我的发言主要谈谈胡绳同志对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著作编辑工作的指导,和我们所受到的教益。 胡绳同志是我的一位老领导,一位师长。从50年代成立的中央政治研究室,到60年代成立的马列主义研究院,再到80年代成立的中央文献研究室,胡绳同志都担任领导职务,都是我的领导。在中央政治研究室和马列主义研究院,胡绳同志不分管我所在的党史组,所以工作上接触不多。他在担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期间,分管毛泽东研究组,在工作上接受他的指导就多一些。胡绳同志博学多才,  相似文献   

6.
孙承斌 《实践》2008,(6):4-6
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心系重灾区群众。5月16日到四川后,他就驱车赶赴受灾严重的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道路两侧,随处可见垮塌的房屋、滚落的巨石和滑坡的山体。胡锦涛不时望向窗外,脸上神情凝重。  相似文献   

7.
1945年中共"七大"之后不久,经叶剑英举荐,毛泽东任命杨尚昆为中央军委秘书长。同年9月,中央副秘书长(任弼时为秘书长)兼中央书记处办公厅主任李富春奉命到东北去工作。临行前,他请示了几位中央书记后,把中央书记处办公厅主任的工作移交给了杨尚昆。  相似文献   

8.
何君林 《党建文汇》2001,(11):46-46
周恩来去世后,许多曾在其身边工作过的同志回忆。认为他是全国睡眠最少的人。投身革命后,他长期日理万机,在重大历史关头经常多少天日夜不眠。1931年4月,负责保卫工作的特科领导顾顺章叛变,为了安排上海的中央几十处机关和几百人迅速转移到新秘密住址,周恩来连续几个日夜奔忙,眼睛熬得通红。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成为中共领导核心后,通过长期观察和实践检验,得出刘少奇是白区工作正确路线的代表的判断,得到党内高级干部的一致认可。特别是1937年白区工作会议上刘少奇对以前白区工作上的左倾错误的尖锐批评,和六届六中全会上刘少奇强调独立自主、反驳王明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观点,毛泽东给予高度赞赏和支持。刘少奇从此进入中央领导核心层。在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刘少奇一直是排在毛泽东之后的第二把手。他几乎参与了党中央的所有重大决策,在毛泽东不能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代理主席职务,在中央工作分为一线二线后主持一线工作。但不能因此认定他是毛泽东选定的接班人。1961年毛泽东同蒙哥马利的谈话中说刘少奇是他的接班人,应更多地是出于外交策略考虑。  相似文献   

10.
正陈龙,原名刘汉兴,1910年12月诞生于辽宁抚顺的一户农家。1918年,他随父迁居吉林宁安县(今属黑龙江省),入读私塾。九一八事变后,投身东北抗日斗争,后被派往苏联留学。从苏联归国抵达延安后,他于1939年2月被分配到中央社会部工作,从此开始了长期的隐蔽斗争生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南京市公安局局长,中央公安部政治保卫局局长、副部长等职务,堪称我国隐蔽战线和公安战线上的卓越指挥员。  相似文献   

11.
何立波 《党史博采》2014,(12):26-30
1940年10月,延安来了一位特殊的国际友人,他就是日共中央委员、共产国际执委,后成为日共中央主席的网野进。1940年3月到1945年9月,冈野进在延安工作了五年多时间,为中共对日斗争策略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建立后,傅连暲受命担任军委卫生部副部长一职,后又兼任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同时还被选为中华医学会总会理事长。一身兼几任,有时上午在这里办公,下午又到另外的地方办公。但他主要是负责中华医学会和中央领导的保健工作。 经党中央批准,建立了由傅连暲领导的中央保健办公室,负责中央领导同志保健和中央直属机关  相似文献   

13.
正李先念曾说:"要与别人比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艰苦性,不与别人计较享受的优劣。"这是他的自我鞭策,更是他的一生写照。纵观李先念60多年的革命生涯,从黄麻起义到浴血川陕,从鏖战河西走廊到中原突围,从地方到中央,由"小李木匠"成长为国家主席,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殚精竭虑,奋斗到最后一息。  相似文献   

14.
《党的文献》2005,(4):126-127
1972年,王洪文奉调从上海到中央工作.开始时没有让他担任中央的重要职务,而是委托周恩来培养他,考察他. 有一次,王洪文回到上海搞调查研究,同时为召开党的十大作准备.一到市委康平路办公室,他就急着要找市委写作组的负责人朱永嘉.  相似文献   

15.
1966年伊始 ,周恩来总理依然像往常一样 ,一门心思把主要精力用在抓经济建设上。由于他不理解或不完全理解伟大舵手的航向 ,因而时时“犯错误”。当他从迷茫、被动的状态中开始醒悟时 ,面前摆着的却是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 :一场政治大风暴已经开始了。毛泽东严重警告说 :“中央出了修正主义 ,你们怎么办?很可能出 ,这是最危险的。”周恩来郑重要求省委书记 :抓生产 ,抓抗旱 ,要年年抓 ,季季抓 ,一年抓四次。毛泽东“左”的思想发展 ,由来已知。到了1965年春 ,毛泽东认定 :中央出了修正主义。从1965年1月中央工作会议后 ,毛泽东…  相似文献   

16.
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虽然离开中央领导岗位,但他沉重的思想包袱却难以自卸,他不能接受当时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的批评,又和新的中央路线格格不入,以至于到后来公开反对新的中央和中央路线。中共中央在对其说服教育无效的情况下,将他开除出党。而陈独秀也与自己参与创立的中国共产党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7.
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虽然远离中央领导岗位。但是,他沉重的思想包袱难以自卸,总是沉陷于历史责任的追诘之中。他不能接受中央和共产国际的批评。又和新的中央路线格格不入,以至发展到后来,公开反对新的中央和中央路线,并组织党内反对派,进行分裂活动。中共中央在说服教育无效的情况下,理所当然地将他开除出党。  相似文献   

18.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的紧急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八七会议后,主持中央工作的溜秋白征求刚被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毛泽东的意见,希望他到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毛泽东却表示,不愿去大城市住高楼大厦,愿到农村去,上山结交绿林朋友。几天后,他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从武汉到了长抄。这年9月,毛泽东与湖南省委一起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这次起义原本想进攻长沙,但由于当时敌强我…  相似文献   

19.
宋任穷同志去年(一九八六年)六月六日就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我军人物条目表(草案)所列人物谈了他的看法。其中提到福建籍或曾在福建工作过的人物有:余泽鸿曾任闽赣军区政治部主任,在军队时间不长,长期作地下党工作,地位较高。邓小平离开中央到广西不担任中央秘书时,由余泽鸿接任。长征中当干部团上级干  相似文献   

20.
1940年冬季,中央党报委员会的负责人王明,就是那位从苏联回来不久、自称马克思主义理论权威的人,把新华社社长向仲华唤到他的住宅发了一顿脾气。他拿出新华社1940年的总结报告往桌子上一扔,面带怒色地问:“新华社的工作归我管,为啥不把报告先交给我看?”原来,是送毛泽东的那份新华社工作总结报告,经毛泽东批示后转到了王明的手中。毛泽东及时详细地翻阅了这个报告,并做了态度十分积极、明朗的批示,转王明所负责的中央党报委员会,以使党报主管部门能充分认识到,随着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务必重视和进一步加强新闻通讯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