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2 毫秒
1.
【领导讲话】积极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和决策科学化进程——在《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妇女绿皮书)首发式上的讲话/顾秀莲2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工作水平,努力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在2006年中国妇女研究会研训班上的讲话/陈秀榕3发挥基地优势,整  相似文献   

2.
【专稿】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彭云5伟大实践促进妇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在中国妇女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基本理论研究】性别平等社会化:张美生马文颖1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重释恩格斯刘莉王宏维1《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回应麦金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女权主义批评》关于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赵玉兰2妇女基本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国妇女运动实践对妇女理论韩贺南2基本概念的建构——“五四”时期“女子解放”的含义及其理论背景解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刘澄3全球化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3.
【领导讲话】 深入开展先进性别文化研究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陈至立6 【《妇女研究论丛》20周年纪念】 从《妇女研究论丛》看中国妇女/性别研究进展/姜秀花2——创刊20年来栏目、主题与内容的变化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语言与社会性别导论》是我收入“妇女与社会性别译从”的第二部教材,翻译罗斯玛丽·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最初的想法是希望在文学语言学科引进妇女和性别的视角,使女性主义研究成果进入具体的专业领域,进入我们的必修课程;但在翻译过程中,我也体会到,妇女和性别研究,一直都是跨学科、多个学科领域交叉的,即使是讨论语言问题,它也呈现了跨学科的视角。而更重要的是,正如女性主义的所有学术研究一样,它有一个改造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社会存在着不平等,男女不平等,存在着对不同性别、性取向的压迫,这也体现在我们日常运用的语言中。人们…  相似文献   

5.
图书推介     
《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这是由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组织编撰的中国第一本“妇女绿皮书,”2006年3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集60余位国内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心血、智慧及经验,力求从平等和发展两个角度认识和理解中国的社会性别问题,全面客观地总结1995年北京世妇会以来十年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取得的主要进展、面临的挑战以及宏观社会经济环境对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影响。该书由总报告、发展状况分析篇、法律政策分析篇、专题调查研究篇、社会行动篇、评估报告篇以及附录7部分组成,既宏观描述…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进国家发展决策中的性别平等主流化,提高全社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性别平等问题的关注,将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2004年5月10-11日,由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主办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性别平等高级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会也是妇女研究所与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国家统计局社科司合作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研究与应用”项目启动会。为了增强政府部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性别平等问题的认识,切实把性别敏感指标纳入本部门的统计工作,组织者把该次研讨作为一次倡导行动。因此,在50…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运》2014,(9):33-34
“加强对法规政策的性别平等审查”是《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妇女与法律”领域的一条主要目标。为落实纲要目标任务,继江苏省在全国率先推动建立政策法规性别平等咨询评估机制后,北京、浙江等省市陆续开展了相关工作。现编发北京市、浙江省推进政策法规性别平等评估工作的情况,供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8.
社会性别的分析方法对于法学研究而言,极具启示性与颠覆性。社会性别研究方法有助于揭示性别平等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有助于从“有性人”的视角考量法律文本的性别平等,启示人们从“行动中的法”的角度重新考察现实生活中的性别平等;社会性别研究方法弥补了传统法学关于妇女权利研究方法的不足,更是对法学研究领域中传统的阶级分析方法的修正。  相似文献   

9.
2006年7月18-19日,第六届东亚妇女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的主题为“性别平等与可持续发展——全球化背景下东亚妇女的机遇、挑战和行动”。该论坛由全国妇联主办,北京妇联、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和全国妇联交流与合作中心协办。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出席欢迎招  相似文献   

10.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为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男女两性平等和谐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本期论坛邀请7位研究妇女/性别问题的专家和从事妇女工作的领导,采取笔谈会的形式,从性别视角解读“十一五”规划纲要,旨在探讨纲要中蕴涵的推动两性平等和谐发展的新机遇,以便我们抓住机遇,积极行动,推动“十一五”期间的两性平等发展,社会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11.
2006年9月11-12日,在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召开了“女性/性别研究与少数民族妇女发展”理论研讨会。参会代表70余人,分别来自中华女子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甘肃省妇联、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系统和高校系统。会议主要围绕女性/性别学学科建设和少数民族妇女发展两个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代表们发言踊跃,各抒己见,提出了迥然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一、女性/性别学学科建设1.建立女性主义知识社区天津师范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主任杜芳琴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妇女学是一个崭新的学术、教育的领域,它在道德理念上追求人之间的平等、…  相似文献   

12.
陈方 《妇女研究论丛》2012,(1):115-117,120
随着性别研究和公共政策研究的扩展与深入,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性别与公共政策”逐渐形成。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宣传性别平等理念,推动有利于妇女发展的公共政策的制订和执行,促进性别与公共政策学科建设,中华女子学院于2011年12月10—11日北京成功举办了“性别与公共政策国际研讨会”。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中国妇女研究会、中国行政管理研究会、全国总工会、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并致辞讲话,来自于台湾地区、  相似文献   

13.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促进我国妇女和性别研究作为社会科学一个跨学科领域的繁荣和发展,2004年12月15日,由全国妇联和中国妇女研究会主办、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承办的“推动妇女研究进入社科研究和学科建设主流政策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会长顾秀莲,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名誉会长彭云及中宣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的领导,有关高校的主管领导以及中国妇女研究会的理事、性别研究专家等应邀参加了论坛。与会者就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将妇女研究纳入国家/省社会科学规划、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性别平等课程进入党校及高校、推动女性/性别学在现有学科领域的发展等问题进行研讨,并提出了建议。现将主要观点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14.
赵秀娥 《传承》2010,(36):36-37
马克思主义中的女性主义通过深入分析劳动的性别分工等,发现在传统性别结构及性别文化框架下,科技价值发生异化,严重抑制了女性科技人才的成长,妇女无法与男性平等创造、分享科技利益及成果。借鉴马克思主义中的女性主义劳动性别分工视角,重新界定和评价科技价值,尊重妇女对科技的特殊贡献,深刻认识科学技术与性别平等的互动联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妇运》2009,(5):38-39
2009年2月27日下午,由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组织、国内权威专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第二本“妇女绿皮书”——《2006—2007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新书发布会在京举办。该书从宏观视角描述了2006—2007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取得的可喜变化;从微观视角对流动妇女、失业妇女、留守妇女、老年妇女、留守女童及残疾妇女等社会弱势群体面临的民生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南开大学妇女与发展研究中心始建于1994年6月,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中最早设立的多学科妇女研究机构之一。2006年6月成为全国首批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2010年入选天津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依托本校人文社会科学的雄厚实力,形成了多学科互相渗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男女学人共同推进性别平等事业发展的鲜明特色,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美国黑人妇女缝制“拼贴被”的文化传统,女性主义者提出把女性主义内部的种族、阶级、国别和性取向的差异缝合为文化“拼贴被”的隐喻构想。本文从性别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角度,探讨“拼贴被”的隐喻构想与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互动与影响,以求打开女性主义批评文本的外延,在性别研究、妇女文学史、文化研究等学科之间寻找一条“共同的丝线”。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06,(3):20-21
2006年3月1日,全国妇联与社科院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首部“妇女绿皮书”——《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报告从健康、教育、经济、政治、决策、家庭和环境六个方面对全国和各省、区、市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状况进行总结、评估,为党和国家进一步制定促进妇女发展的政策,提供了大量资料,其中一些数据引人关注。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水平也取得了较快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13,(1):36-38
“加强对法规政策的性别平等审查”是《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妇女与法律”领域的一条主要目标。在《江苏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15年)》“妇女与法律”领域中,“建立并完善法规政策中的性别平等审查机制”同样列为重点目标。为落实纲要;规划目标任务,江苏省妇联、江苏省法制办积极协调争取省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推动建立了江苏省政策法规性别平等咨询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20.
信息互联网     
会议动态●2002年12月15日,由全国妇联和中国妇女研究会主办的“中国妇女就业论坛”在中国妇女活动中心开幕。来自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司、中直管理局、妇联、社科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国际劳工组织的领导和专家学者约300人,着重探讨如何促进妇女就业,进一步建立完善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会议由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顾秀莲主持,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