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李懿 《求索》2010,(12):199-201
关于作家和作品之关系问题,"文如其人"是其传统表述,"文如其人"命题初见于《论语》(《宪问》),然"文如其人"谈何容易!由于历代学者对该命题及其反命题的探讨并非处于同一层面,以致各执一端、众说纷纭。我们的研究发现,"文如其人"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剖析造成文不如其人的因素有文学创作的背景和规等客观原因,也有作者本身之主观原因。我们讨论时应分而论之,明确文如其人的限制条件。这才是解析"文如其人"内涵,探究作家与作品之关系的应然之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理论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是一个深邃的理论命题。深刻把握这一命题的内涵 ,要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理论及其实现途径上去思考。  相似文献   

3.
“不搞争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李君才,师迎祥“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邓小平如是说。诚然,不搞争论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命题。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一命题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不搞争论的理论价值不搞争论表达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的...  相似文献   

4.
文敏 《思想战线》2007,33(6):121-122
孟子在以“仁”、“义”为背景的德性论体系中,通过对人伦秩序的追求,反思人类社会经济生活,论证了社会经济生活的伦理价值,是我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对经济生活进行伦理辩护,是在道义论的基础上阐述了功利行为的道德合理性。这主要体现在孟子的“恒产”论、“劳心”与“劳力”的社会分工理论以及薄税以富民的经济政策3个方面。这充分体现了孟子经济伦理的实践品格。(一)“恒产”论。在孟子的社会经济伦理中,最能体现其实践品格的当推“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梁惠王上》)的著名命题。这一命题和孟子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在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概括出两个著名论断:一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两个论断或命题,长期以来被交替使用着。而且,在实际运用这两个命题时,一般都不加以区别。根据我个人的看法,这两个命题是有差别的。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内涵的研究 ,分析了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也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原因 ,进而阐述了江泽民同志这一科学论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在建党百年之际提出的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明,传入各民族必先图存活、再徐图发展,存活的关键在于能否契入各民族的传统之中,与民族文化相融通。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可能性、现实性和时代意义。在理论认同上,这一结合通过增强群众对理论的思想认同、心理认同、情感认同促进理论更好掌握群众。在话语建构上,这一结合一方面塑造了中国话语的独立自主性,赋予话语体系“更中国”的内涵意蕴;另一方面为中国话语提供文本支撑,赋予话语体系“更中国”的表达效果,使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更中国”。  相似文献   

8.
任何与游戏命题相关的研究都无法绕过赫伊津哈的“游戏论”,游戏论代表着文化批评的一种范式,作为对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该命题影响了无数学者,也是赫伊津哈的文化观念的集中代表.赫伊津哈的另一个命题是贯穿学术生涯的“历史图像”,这一命题召唤出了历史研究中以图像为基本论证要素的“图像证史”方法和理论,在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背景下,赫伊津哈的历史图像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因此,在赫伊津哈的诸多理论中,“文化游戏论”和“历史图像观”两个命题尤其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宗炳《画山水序》提出的“应目会心”说这一重要画论命题揭示了古代绘画创作的基本原理,不但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而且具有切实的应用价值.“应目会心”说的形成受《周易》“观物取象”说、“立象尽意”说及《乐记》“感物说”、“心本论”的影响,因而其思想渊源是儒家经学.“应目会心”说作为经典画论命题,对后世的绘画创作和理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冯维林 《求索》2008,(9):177-179
自孔子提出“辞达”说后,两千多年来,人们对这一命题的关注就始终没有停止过。在“辞达”说大厦的构建过程中,孔子奠其基石,苏轼扩其堂庑,而其后人增其陈设,各有建树,各有贡献。三者中,苏轼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人物,其勾连前后、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是无人可以比肩和替代的。对于孔子,他的不甚“辞达”的“辞者达而已矣”的幽默,是一个极富启发意义的智者的幽默;对于苏轼,他是一个慧者,他竖起的“辞达”说里程碑,分明闪耀着慧者的光辉。  相似文献   

11.
明月熙 《求索》2011,(10):193-195
柳冕作为复兴散文的先驱者,他完备的文艺理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其后的韩愈。柳冕从“文章本乎教化”出发,重视道的第一性。韩愈认为文道并重,不可偏废。另外强调言辞的创新;柳冕排斥六朝骈文的抒情特质,强调文章应经世致用。韩愈则部分肯定了六朝文学的价值,并对应试文章与俗下文字提出批评;柳冕认为文气受社会风气与作家道德修养的影响,指出“文如其人”。韩愈进一步指出作家文学素养的培养也不可忽视,另外生平经历也对作家的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提出“不平则呜”,这一观点继承并发展“诗可以怨”的传统,扩大了“发愤著书”的命题。  相似文献   

12.
“一”与“多”间的哲学矛盾催生人类必然直面但无解的元问题,而作为和解之道的任何命题都因时空条件变动而改变。该元问题在民族研究领域可以表现为三种学术争端,即生成论与建构论之争、主体民族与民族平等之争、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之争,而具体到中华民族的议题研究,也因此出现不同的理论命题与主张。其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命题遵循的逻辑路径是,地方民族从作为部分之“多”的历史事实出发,追求中华民族整体之“一”的未来理想,该命题之所以在过去数十年得以称道与践行,在于尊重中国历史与现实条件,回应中华民族在民族研究领域面对的元问题。“一体多元”新命题是基于中华民族的现实与未来追求,倒转“多元一体”命题的逻辑路径与关系次序,二者构成有效的互补性关联。新命题对民族研究领域中的元问题有新的回应,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研究的再出发,有着更强烈的时代感和明确的未来追求,不仅肯定“多元”的历史构成,还把百年追求的“一体”理想确认为既成事实,进而为“多元”的稳定夯实基础与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并且宣布“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任务。这也就在党的文献中正式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此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进一步确认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4.
王联辉 《前进》2023,(12):4-5
<正>今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鲜明提出“文化主体性”这一重大命题,其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一、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主体性”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自信就来自于我们的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5.
第一,2004年试题突出地体现了年度间国际、国内的社会热点问题,这是政治理论命题一贯的方向。所有的社会热点问题几乎在命题中都有体现。命题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与“形势与政策”  相似文献   

16.
广义的逻辑实证主义者主张只有分析命题(数学真理与逻辑真理)与可证实、可证伪或可检验的综合命题才有认知意义。这类意义理论是上个世纪初期最为重要且处于支配地位的科学哲学理论,他们在科学划界、清除形而上学等方面影响十分广泛。但好景不长,亨普尔有力地论证了可证实性、可证伪性或可检验性并不是划分有无意义的综合(科学)命题的判别标准;另一方面,逻辑实证主义者认可弗雷格与罗素的逻辑主义主张,认为真数学命题是有认知意义的,这是因为它们只是伪装的逻辑真理、同语反复或分析命题;对此,蒯因指出,逻辑实证主义者所依赖的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清楚地分为两类这一原则是站不住脚的,二者的界线根本无法清晰地划出。由于亨普尔与蒯因等对他们理论的两条基本原则的有力批评,这套极为吸引人的理论便轰然倒塌了。  相似文献   

17.
“发愤著书”是中国古代文艺创作动力理论的典型命题之一,对文学领域影响深远,亘古及今。此理论虽是到汉代才由司马迁明确提出,但其思想渊源却可追溯得很久远,且后来的理论家、文学家又对这一命题作了大量进一步的演绎和发展。此文艺创作动力理论反映了因典型情感原因而进行创作的文艺发生事实,本文试图通过深入揭示此命题的情感内涵、梳理此命题的演变过程、探究此命题行为产生的前提,达到重申情感之于文艺创作的重要性目的,奢盼藉此引起对浮躁文艺创作风气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论犯罪学的当代学术前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犯罪学的“学术前沿”前冠以“当代”两字 ,则意味着它指的是犯罪学研究在当前某个特定时期所处的制高点 ,并且反映着犯罪学最新研究阶段总的学科理论发展趋势。“三跨多维”这一立体式概括性命题是中国犯罪学乃至整个世界犯罪学学术前沿所面对的反映该学科前进方向的“世纪性论题” ,或者称之为“新世纪犯罪学学术前沿总命题”。形形色色的社会犯罪现象与扑朔迷离的个体犯罪行为 ,对西方、东欧传统犯罪学理论与我国犯罪学诸家学说所提出的挑战是相当严峻的 ,尽管全球犯罪学学术理论界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活跃程度 ,然而 ,根基扎实、学养丰厚的创新理论却反而日益鲜见。出现这一“跨世纪犯罪学活跃程度与研究水平层反差景观”的症结点的原因 :1 犯罪学理论的吸纳面过狭 ;2 犯罪学伪说的批判意识过淡 ;3 犯罪学对策研究理论力度过弱。  相似文献   

19.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时政热点的“热度”异乎寻常。2006年的中考,各地纷纷作为压轴题以该热点进行命题。这些热点试题既可以看出命题者的独具匠心,也可看出中考试题改革的方向。本文试就这一时政热  相似文献   

20.
我们中国有个“国问”—“吃了没有?”平时说来听来都无所谓,但细细想起来,总有点不是滋味:除了“吃”,就没有什么更好的问候语了吗? 本人常跟朋友谈起“吃了没有”这句问候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及其在现代文明社会是否还该有多大的生命力的问题。 一位朋友说:“中国人经历过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残酷的压廹者、剥削者。特别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