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苏姗 《侨园》2014,(12):58-59
一个"狂人"在本文里,笔者要向读者介绍《(世界)中国奇绝文化艺术博览会》中的一位奇人,也是一个"疯子"、一个"怪人",更是一个"狂人"。墨龙,本名张成敏,一位又倔又犟的男人,生长在蓝天碧海边的辽宁大连,他的年龄和碧海上空的太阳一道走在正午。他从4岁开始学习舞蹈和武术,6岁时又对音乐和美术产生了好奇。  相似文献   

2.
佟伟 《侨园》2014,(5):41-41
每每提及清末住在中国的欧洲人,人们往往会想到列强。因为当时苟延残喘的晚清政府最恨的就是西方列强。可却偏偏有一位欧洲人,被中国人称为"救星"。他1855年出生在苏格兰,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医学传教士学院。1882年,28岁的他为了帮助当时医疗条件较差的中国,毅然放弃国内优越生活,和新婚妻子远涉重洋来到中国东北。此后的几十年间,他在沈阳创建了第一所西医医院,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现代医护专家和人才,每年诊治患者最多时达数十万人。期间,他还舍生忘死,开展了对大霍乱救治、日俄战争受害者收容、抗击肺鼠疫等工作。直到68岁时因健康原因才回国,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中国,他就是被誉为"东北西医鼻祖"的英国医学传教士司督阁。  相似文献   

3.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当雷锋助人为乐被人称为"傻子"时,他曾给予了这样的回答:"如果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我就甘愿一辈子做这样的‘傻子’"。时下,一些人对郭明义做好事也不理解,说他"傻到家了",甚至送他"郭大傻"的外号,而郭明义不怕别人说他"傻",并召唤起一大批人跟着他当"傻子"、做"傻事"。  相似文献   

4.
王震亚 《民主》2012,(6):12-15
徽州是不产骆驼的,但历史上的徽州人却喜欢用"徽骆驼"来概括其吃苦耐劳、拼搏进取的精神特质。祖籍徽州绩溪上庄的胡适亦不例外,他就题写过"我们是徽骆驼"、"努力做徽骆驼"的条幅——既是激励同乡,也是自我期许。文学革命的倡导者1917年的胡适,刚刚26岁,  相似文献   

5.
任明耀 《民主》2011,(9):39-40
我的老友黄宗江先生于2010年10月18日驾鹤西去了。享年89岁,也算高寿了。他早几年来信告我:"来日无多了。"可是那年他只有75岁,上苍没有收留他,拖了10多年终于在去年秋收留了他。  相似文献   

6.
高荣伟 《侨园》2014,(10):60-61
马一浮(1883~1967),名浮,字一浮,取自《庄子》"其生若浮"之义,浙江绍兴人。马一浮先生是中国现代思想家,现代新儒家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古代哲学、文学、佛学无不造诣精深,被人誉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聪慧过人马浮自幼读书过目能诵,能诗善书,9岁就能诵读《楚辞》、《文选》,乡里誉为神童。马一浮家是书香门第,家中藏书甚丰。他任意涉猎,日夜苦读。  相似文献   

7.
陶方宣 《各界》2013,(10):94-96
黄靖贤见过梁漱溟,是姐夫伍观淇带他回来的,当时,对他印象挺不好,年纪轻轻的一个人,整日一心向佛,死气沉沉的样子.她还对姐姐说:"这种人,不会有姑娘嫁给他,他要娶,只能娶尼姑."姐姐吓得慌忙双手合十,念念有词:"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你无知丫头,怎能说出这种话来?一心向佛的人,他不会存有俗世之心."黄靖贤自知说错,吓得连连吐舌:"掌嘴,掌嘴."  相似文献   

8.
王蕾 《学理论》2010,(17):161-162
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试图考察个体内在的东西、特别是探究个体的无意识来解释人的行为。他把性本能所具有的能量叫做"力比多"。他认为,"力比多和饥饿相同,是一种力量。"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核心。施蛰存创作的小说《石秀》正是在弗洛伊德理论影响下对英雄人物形象的重新塑造,将"神"一般的英雄人物还原成一个具有爱欲的真实的人。  相似文献   

9.
周军 《侨园》2014,(11):18-20
在台湾名导侯孝贤眼中,他是"咬住历史不松口的大牛头犬";在熟悉他的大陆学者眼中,他是"文化界的福尔摩斯";而他也这样描述自己:"为了掌握历史细节,我的写作过程就像特务一样,只是目的、动机有所不同。"他,就是台湾知名作家蓝博洲。在台湾,很多人熟悉和喜欢蓝博洲,或许,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侯孝贤导演对他的推崇。他是侯导眼中的"先驱"。早年,他发表在《人间》杂志的《美好的世纪——寻找战士郭琇琮大夫的足迹》和《幌马车之歌》赢得了侯导的这一美誉。  相似文献   

10.
老外马爱中     
胡海明 《党政论坛》2012,(10):30-30
他是个金发碧眼的德国青年,叫劳恩·斯特恩。一年前到上海的公司办事处任职。一到上海,他就喜欢上了这座海纳百川、五彩斑斓的大都市,接着便请中国同事参谋,自己又仔细斟酌,最后起了一个中文名字"马爱中"。他把这个名字印在了名片上,经常挂在嘴上的是"洋泾浜"的普通话:"我叫马爱中,我喜欢上海,是‘新上海人’,你要记住!"  相似文献   

11.
李爱华 《学理论》2009,(26):7-8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为《手稿》)中所阐释的主要观点,在《手稿》中,他借助于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异化"和费尔巴哈的"宗教的异化"中引申出自己的"异化观",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人的本质",提出了"人的解放"的观点。本文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中"人的本质"思想与其"主体"的学说相联系,并结合现代社会中的人的存在状态和境遇来说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现代人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清风慕竹 《各界》2013,(10):49-51
范纯仁的父亲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他老人家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闪耀千古,以致范氏子孙在他的星光下显得十分黯淡.其实范纯仁官职不比他老爸低,社会影响比他老爸还要大,在个性特点和行为作派上,更是别有一番名士味道.放着"官二代"不做范纯仁是范仲淹的次子,出生于1027年.作为"官二代",范纯仁17岁时就因为父亲的原因被任命为太常寺太祝.  相似文献   

13.
陈桂棣  春桃 《各界》2013,(10):17-19
受命危难之时,61岁的万里"空降"安徽已经61岁的万里"空降"安徽,可以说,受命于危难之时!持续了十年之久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将中国折腾得不成样子,整个中国的国民经济已经濒临崩溃.这时万里刚被解放出来,原是派往湖北省工作,临行前他去看望邓小平,向老首长辞行.邓小平虽处于半解放状态,尚未公开露面,却已可以自由行动.他听万里说要去湖北,迟疑了一下,说:"你不要着急走,再等一两天."邓小平随即向华国锋、叶剑英建议,安徽这个"老大难"要有个得力的干部去.于是,万里转而来了安徽.  相似文献   

14.
张东亮 《侨园》2014,(5):62-63
2013年12月11日,20岁的贵阳三段围棋手唐韦星,以2:0完胜排名世界第一的30岁韩国九段名将李世石,夺得"2013三星杯世界围棋大师赛"冠军。在赢取3亿元韩币奖金的同时,他也获得了直升九段的机会。小小年纪就成为中国第十四位围棋世界冠军,这位90后天才男孩是怎样"炼"成的?  相似文献   

15.
杨宏 《学理论》2010,(18):79-80
对"休谟问题"中"事实"与"价值"的关系,波普尔主张事实与价值的分离,他认为事实是"真假"问题,价值是"善恶"问题,是人所赋予的价值判断;马斯洛则从人与人性的最高实现过程中解读事实与价值的本质内在联系。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为我们打开新的认识视角,辩证的认识事实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彦林 《各界》2013,(10):11-14
陈西滢,名源,字通伯,笔名西滢,师友常以通伯先生称之.他十余岁赴英求学,历时十载,得到泛游欧洲寻觅才俊的蔡元培赏识,随邀聘为北京大学外文系教授.在北大他与留欧诸君王世杰、周鲠生等发起创办《现代评论》,开辟"闲话"栏目,以"西滢"笔名发表"闲话"倍受关注,后结集《西滢闲话》出版,一版再版,影响颇大.  相似文献   

17.
孙大光 《侨园》2014,(10):52-54
初秋的一天,室外已经很凉爽了,又恰逢下了一场小雨,令人感觉很惬意。在鞍山市的一个高档小区门口,记者被尚世海接到了家里。刚见到69岁的尚世海,记者就感觉他身上透出一股浓浓的书卷气,事实也的确如此,这是一位有着非同寻常历史背景的饱学之士。他当过将近20年的《鞍山日报》社总编辑,后来从鞍山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的位置上退休。大半生与文字和教学打交道,使他出口成章,满腹经纶。尤其他的特殊身世,给他又"罩"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18.
江文胜 《侨园》2014,(5):59-59
在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东岳街道办事处东风社区,有一位85岁高龄的老中医,免费为病人开处方。自从退休后,他便在自家开办了"慈善堂"。广纳患者,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富裕贫穷,至今已义诊近30年。退休前:自学中医治病救人1928年,冯子健出生在大冶市城关。因他家里兄弟姐妹多,生活困难,他勉强念到小学四年级便辍了学,父母把年仅14岁的冯子健送到大冶城关的一家药店当学徒。聪明伶俐的他,对中药药理非常感兴趣,师傅也愿意教他。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现代爱国者的行列中,有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毛主席、周总理亲切地把他称为“我们自己的人”,一再嘱咐要彰明他的晚节。这个人就是杨度。杨度,字皙子,号虎公,1874年出生在湖南湘潭石塘村一户农民家庭。他6岁丧父,依伯父为生,自幼读书刻苦,才思敏捷。20岁考中举人,此后两试不第。20世纪初  相似文献   

20.
成思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他不仅在位时言辞犀利,敢于直言,古稀之年仍放弃清闲,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进言献策,被人赞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事业之父"、"有良心的学者型领导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