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土生土长的水城人,是水城的一方水土养育了我,是各级党组织培养了我,自己一步一步地成长为领导干部,是水城人民对自己的厚爱。面对这一片热土和人民的深情厚谊,我没有理由不去勤思善悟、流汗受累。”这是省人大代表、水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庆周的肺腑之言,更是他的行动纲领。工作中,他始终把为人民服好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2.
《前沿》1996,(9)
兴安盟地区历史货币概要兴安盟钱币学会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兴安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科尔沁草原上,早在石器时代,就已有人类活动。在以后的历代中,这片肥美的土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兴安盟境内迄今已发现古文化遗址、古窑址、界...  相似文献   

3.
在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智力支边扶贫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上,兴安盟的一位民主党派成员受到了表彰奖励。他就是新当选的兴安盟四届政协副主席、农工民主党乌兰浩特市支部主委崔志鹏。 现在兴安盟防火站工作的崔志鹏,1963年毕业于内蒙古农牧学院。他本想将学到的一身植物保护的本领奉献给养育培养他成长的兴安人民,可由于工作的不对口,使他很难发挥出自己的一技之长。  相似文献   

4.
叶慧  甘剑勇 《今日浙江》2011,(11):56-58
耕者有其田,以安身立命,这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农民的热望。 1946年,我党领导的土地改革运动在解放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开始了触及“农之根本”,乃至“国之根本”的大动作。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以暴风骤雨的气势分期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全国约3亿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得7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感受台湾     
2000年12月21日晚8时,我们“四川地区文化艺术参访团”一行15人,从香港搭乘台湾中华航空公司C1628航班,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飞行后,终于稳稳地停在高雄国际机场跑道上。顿时,我的心激烈地跳动起来,此时此刻,我才真正相信自己已实实在在地踏上了这片对我来说既神秘,又陌生,既亲切,又让人感慨万端的土地。50年前,在国民党陆军大学当教官的舅舅带着他的家人和我的外婆去了台湾,从此两家人天各一方,杳无音讯。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和舅舅一家接上了联系,至此知道外婆和舅舅上坟,可惜她没有等到这一天就去世了。今天我终于圆了…  相似文献   

6.
他从科尔沁草原深处的牧场走来,迈着坚实而矫健的步伐,他不畏艰难地刻苦拼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功绩。他就是内蒙古兴安盟家畜繁育工作站高级畜牧师,中国动物遗传学会和中国养羊学会会员,中国美利效科尔沁型品种协会理事,兴安盟畜牧业学会理事、畜牧分会副会长,内蒙古自治区一级种羊鉴定员,兴安盟农牧业战线上第一位获“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张殿荣。今年46岁的张殿荣,1966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扎兰屯农牧学校畜牧专业。怀着一颗拳拳的报国之心来到了哲里木…  相似文献   

7.
在人们眼中,林港慈是个心直口快、任劳任怨、处事公正客观、聪明能干、平易近人的人,很多人特别还一再夸赞他像老黄牛那样,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的精神,这就更增强了我采访他的愿望。不管他如何谦虚,我还是一点儿也不放松地和他“闲聊”。终于,在不断的追问中,我对他有了初步的了解。林港慈的父亲是台湾花莲人,母亲是香港人,40年代从台湾来到贵阳,从此就定居下来。林港慈1950年7月出生于贵阳。这片生养他的土地培育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还使他的口音掺杂着浓重的贵州味,我不得不常常请在一旁的陈贵彩会长帮助翻译,以弄懂他的话…  相似文献   

8.
社区服务,对各级妇联组织来说,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说它熟悉,是因为各级妇联组织多年来早已默默地做了大量的服务工作;说它陌生,是因为在社区这个新领域又面临着不少新课题,如何做到管理科学、服务规范、特色突出,还需要妇联干部用心琢磨。但从采访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经过摸索和创新,各地妇联组织在社区服务这一大文章中已经写下了不错的开篇,不少地方还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系列。“巾帼社区服务工程”正在中华大地上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北京市上千个“三八”服务组都已走过了50年的风风雨雨,从当年的除四害、搞卫…  相似文献   

9.
1995年4月1日10时45分。一架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内蒙古分公司的BAE146型客机,载着中国民航总局、国家计委、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领导及自治区副主席沈淑济等80余名贵宾平稳降落在乌兰浩特新机场宽阔坚实的跑道上。人们欢呼着……兴安盟机场雨天不能飞,翻浆不能落,航班无保证的历史结束了!此刻,在欢迎的队伍中,一个人悄悄擦试着脸上激动地泪水,幸福地看着新机场上的一草一木。他,就是乌兰浩特旧机场开发办副主任,兴安盟亚欧经贸实业公司总经理郭生富。郭生富曾是兴安盟驻京办事处经理,为了家乡的经济建设,他竭尽全力.到处奔波,想…  相似文献   

10.
亲爱的读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我诚心诚意地相信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心情舒畅。可是在我看来,同样重要的是使别人心情舒畅。我每遇到一个人,都试图想象出从此人身上觉察不到的一个迹象:使我感到我重要!我会马上对这一迹象作出反应,这样,奇迹就出现了。但是,有些人十分自私,他们意识不到别人也希望自己感到重要。我清晰地记得有一次排长队等候接见,当我最后同公司的销售经理握手时他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的情景。我相信,那位销售经理是不记得这件事情的;实际上,他也许从未意识到他是怎样地伤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  相似文献   

11.
1996年12月,在农工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委员会选举中,现任呼和浩特市副市长陈瑞清以高票当选为农工内蒙古区委主委。对这一新的工作,陈瑞清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仔。1965年,陈瑞清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毕业,告别了年迈的母亲,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塞外北疆,从此,他的根就深深扎在了内蒙古、那年他24岁。他分到地处内蒙古最西部的阿拉善右旗中学任教。阿拉善.一片神奇的土地。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沙漠横亘全境,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除了耀眼的黄沙就是“骆驼草”枯死的木骸。太阳以它浓的化不开的热情,朗照着这片土地。夕阳西下…  相似文献   

12.
爱上这片橄榄绿郭艳我很瘦,他很胖,我俩却鬼使神差地走到了一起,并且最终成了他的“陈郭氏”。我的同事戏称我俩是“天生一对,地配一双”,末了,一再“告诫”我:“把留给他的好吃食,自己吃掉。”啐,羞死人。玩笑归玩笑,有时她们会看着我消瘦的身躯正儿八经对我说...  相似文献   

13.
“‘权’是党和人民给的,我一定要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呕心沥血、勤恳工作,为全县的干部职工谋福利,为通许县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给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这就是通许县人事局局长王和东同志的就职演说。在实际工作中,王和东以自己的一颗赤诚之心、一股清正之气和一种敬业精神,实践了自己向党组织的庄严承诺,印证了自己对人民群众的坦诚心迹。埋头苦干务求实效王和东于1993年任县编办主任,后又兼任县人事局党组书记、局长。多年来,讲实干、求实效,是他贯彻始终的信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他身体力行的信条。19…  相似文献   

14.
1969年,我从福州到闽北插队,34年来,我一直扎根在这块土地上,有一种执著的情感,已经和闽北融为一体了。1998年,我任建瓯市市长,2001年任市委书记,这对我的人生成长历程来说,既是幸遇,也是对我的智能和体能的挑战和考验。上任伊始,我就想,一定要用我所有的忠诚和智慧,踏踏实实地做人做事,不给后人留下麻烦,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相似文献   

15.
1980年底,我从西藏内调湖南,一踏上潇湘大地,就听到陈国达的名字。就在那一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有一天剪报忽然发现一篇介绍他的事迹的人物通迅,说他向100多年来统治地质学界的传统地学──地槽理论挑战,创立了地洼学说,这一事件被载入世界自然科学史大事记……第一次见到陈国达院士,是在1996年底,那年我到湖南省科协任职,春节到了,专程到中南工业大学去给他拜年。他坐在轮椅上,穿着宽大的棉衣,戴着帽子,显得很平常,并不如我想象中的高大的科学家的形象。他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显得并不介意,但听说我是…  相似文献   

16.
官格与官德     
10多年前,我偶读这样一首小诗:“为官不能袖清风,不如归去做田翁;为人折腰打哈哈,堪称猪猡与哈巴;为文不得见真淳,何必欺世又盗名。”为此,我即抄录下来分别放在我办公室和家里的写字台的玻璃板下。不管我走到哪里,搬了多少次家,这纸帖都随我到哪里。10多年来,我一直以此来告诫自己,要求自己。而今,虽没有当上什么官,当然就谈不上对当官有什么体会,但这做人还是能理直气壮地表示:堂堂正正,我问心无愧!我之所以喜欢它,把它珍藏,还作为我人生的座右铭之一,是因它揭示了做人、做事、做文、做官……的真谛与准则,它实…  相似文献   

17.
我刚调到长兴县委党校工作,之前在县直机关党工委工作近十年。这十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形势政策,达530多场次,直接听课的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达6万余人次,足迹遍布县级机关、乡镇、学校、社区、企业、医院、村庄等各级党组织和基层单位。同时面向全县干部群众,推出《老施讲政策》电视专栏150多期,由我定期解读县里新出台的惠民富民新政策。长期的基层宣讲,使我爱上了这项工作,深刻体会到做一名受群众喜爱的“百姓宣讲员”给我带来的快乐。下面,我就从四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宣讲体会:  相似文献   

18.
阿柳的故事     
“我的名字叫阿柳,我在冈比亚出生, 我虽然从小就被遗弃,对双亲一无所知,但我很想念我的父亲和母亲。我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寻找我的爸爸,找到爸爸后,就能找到妈妈,我相信只有他能告诉我,我的妈妈是谁。” 有着一副黑色面孔和东方人面部特征的阿柳,体内流着中国人的血液,他甚至有“阿柳”这样一个很有台湾乡土味的名字,但是,他却始终与台湾这块土地无缘。 据台湾记者推算,阿柳今年应该是29岁,但实际上,连阿柳自己也不知道他是何时出生的;他本该有台湾的“中华民国国籍”,但现在拿的是冈比亚护照;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  相似文献   

19.
光阴荏苒,不觉间傅勇林教授已步入中年。多年来,他坚守自己笃爱的教学岗位,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追求着当年李大钊先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理想境界。任教西南交通大学20余年的他,如今桃李如林,事业有成,但还是不停地忙碌着。教学、参政、调研,他的脑袋一刻也没有停止思考,无论是教案风云吐纳,还是议案走笔如飞,教书育人与积极参政议政在他的心中都一样崇高,同样视为自己神圣的使命,因为他深知,这一切都是为了祖国和人民。傅勇林于1994年加入民进。几年来,他以民主党派成员、特约检察员等身份,参加了成都市各项参政…  相似文献   

20.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同斯诺谈到他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时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他又说看了这三本书:“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已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