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将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特性概括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全面贯通了中华文明的历史、现代与未来,充分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伟大塑造,深刻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对于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深刻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号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跨入新时代,阔步新征程,我们一定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3.
陈忠海 《廉政瞭望》2023,(12):24-27
<正>中华文明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高度总结,是基于历史事实而做出的科学性概括。站在历史维度回望,可以看出这些突出特性其实早已融进中华文明的血脉与肌理,既是中华文明奔流不息的动力之源,也是中华文明拥有巨大感召力与吸引力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4.
<正>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拥有14亿多人口而又精神上文化上高度团结统一的国家,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将“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作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正>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高屋建瓴地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其中排在首位的是“突出的连续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把古代中国、现代中国、未来中国贯通起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6.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伟大的中华文明培育了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中华文明连绵发展的价值根基。同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下,还对社会普遍的道德标准和精神追求提供了具有学习价值和约束功能的准绳,当出现与之相悖的行为时,群众会自发进行谴责,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督促当事人及时纠正,以维系社会的良好运转,对尚不完全具备辨别是非能力的当代大学生而言,及早培养其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将本质上同为思想教育的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对其未来的发展成长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也成为新时代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7.
长征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险的远征的产物,是红军在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过程中逐步铸造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传承和弘扬长征文化有助于重塑文化自信的基础,有助于重塑文化自信的底气,有助于重塑文化自信的决心,有助于重塑文化自信走好新的长征路。当面对各种文化的冲突与较量时,弘扬与传承长征文化,重塑文化自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党课参考》2023,(19):6-7
<正>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中华文明历来赞赏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中国将更好发挥北京作为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加强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支撑。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充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和谐文化的优秀传统。——社会主义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先进性的文化。这种先进性不仅表现在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同时也表现在它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只有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理论导报》2022,(7):26-27
<正>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推动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17,(1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世代相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也作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认同而沉淀下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中国古代哲学视角理解全面从严治党,把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  相似文献   

12.
<正>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由“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文明史。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论述,以“五个突出”深刻阐述了中华文明的本质特性,从“五个结合”深入分析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用“三个坚持”系统部署了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坐标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4.
刘白杨  黎滢位 《党建》2023,(12):34-3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唯有置身于奔流不息的中华文明长河,深刻把握其连续性,才能真正理解坚持中国道路的必然逻辑,从而坚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15.
王杰 《学习月刊》2023,(8):14-16
<正>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在中华文明中,“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睦邻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传。和平性是中华文明思想理念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是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深刻阐述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7.
张志勇 《世纪桥》2020,(1):66-69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稳定繁荣发展,文化自信立足于当代中国发展现实,体现了从古至今的中华文明的价值关切,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是社会发展精神动力的重要来源,坚持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发展荣枯。文化自信是根植民族文化传统的自信。是坚持中国现实发展道路的自信,是对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自信。本文基于文化自信的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未来维度,从中探索新时代践行文化自信的具体路径,从而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8.
百家观点     
正构筑牢固的文化自信是中国对外人文交流的前提条件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中华民族在上下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诸多具有重大历史进步意义的优秀传统文化,但其中也有一些悖逆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糟粕,这就决定了中国只有持续地扩大文明交流、文化对话,方能实现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外人文交流作为双向沟通融合的一种互动过程,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中国文化不断从他文化中汲取丰富养分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会导致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其中包括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深刻回答了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如何相处、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等重大问题,为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全球文明倡议彰显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这对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深化认识、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