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大陆影片《可可西里》在台湾获得第41届金马奖,2004年两岸文化交流在临近年底时达到高潮。回望过去的一年,文化部港澳台文化事务司负责人认为两岸文化交流保持了持续的热络,交流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这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虽然2004年是岛内政局动荡、两  相似文献   

2.
那赢心  赵辉 《台声》2013,(5):28-29
李永萍:为两岸携手中华文化复兴建立坐标 “这次画展,对于两岸通过交流,加深了解、理解,进而深化感情,共同携手创新乃至复兴中华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翠芳 《台声》2004,(8):14-17
2004年7月14日。 暴雨冲刷过后的北京,天空一蓝如洗,阳光明媚。就在这天,北京迎来了1200名朝气蓬勃的台胞青年,就在这里,他们将参加全国台联举办的2004年台胞青年夏令营。 从1984年以来,全国台联已连续举办了19届夏令营,不同的是,本届夏令营规模空前,吸引了1200多名来自台湾岛内、海外和祖国大陆高校求职的台湾学子参加。其中,来自台湾岛内的大学生有558人,在祖国大陆高校求学的台湾学生有343人,来自港澳、海外的台湾学生105人,生活在大陆各地的台湾籍大学生202人。  相似文献   

4.
褚静涛 《台声》2013,(2):40-40
新年伊始,台湾佛教界知名人士星云大师在海南海口开启大陆巡回之旅,由此也开启2013年两岸大型文化交流活动的序幕。根据台湾岛内统计,去年大陆民众赴台文教交流的人数逾8万人次,内容遍及文学、民俗、美术、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等领域。通过两岸文化领域各层次的交流,可以深化海峡两岸同胞的了解和理解,进而缩小认同感差距,增进两岸同胞间的感情,对岛内同胞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感深具意义。  相似文献   

5.
柏童  春玉 《台声》2004,(6):56-59
一、海峡两岸万余信众 隆重庆祝妈祖诞辰 2004年5月12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海峡两岸人民一个传统的重要节日。 来自海峡两岸及港澳、海外万余名信众聚集湄洲岛天后广场,隆重纪念“海峡女神”妈祖诞辰一千零四十四周年,人海旗浪,盛况空前。 清早,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上  相似文献   

6.
许寿裳(1883—1948),浙江省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  相似文献   

7.
2011年9月5日,海内外华人为之瞩目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圆满落下帷幕。在3个多月的展览期间,这幅分身360多年,分藏于海峡两岸60多年的传世名画,终于完成历史性合璧,缔造了又一段两岸文化交流的佳话。  相似文献   

8.
吴宜 《统一论坛》2015,(2):20-22
2008年以来,两岸各领域交流如火如荼,其中文化交流的规模、层次不断提升,但仍面临难以深入的困境。目前看,亟需对两岸文化交流这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深认知,积极排除障碍,才能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深化发展。两岸文化交流的性质和意义(一)两岸文化交流的性质从本质上考察,祖国大陆和台湾都是中华文化,两者基因相同,是同质性文化,即"根和魂"都是相同的。因此,两岸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华文化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经济实力的显著提高,为文化复兴提供了基础.国家层面的大力推进,为文化复兴提供了保障.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为两岸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2008年6月,海协会与海基会恢复中断9年之久的制度性协商。截至2014年2月,两岸两会已经成功举行了十次会谈,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21项协议。两岸大交流的格局已然形成,交流层次、领域有空前的发展,文化交流更加丰富多彩。两岸文化交流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交流深度、广度不断扩展加深,交流人数和频度大幅上升,交流区域不断扩大、互动性更强。  相似文献   

10.
《统一论坛》2006,(4):F0002-F0002,I0001
2006年7月10日至16日,应中国统促会邀请,由台湾传统伦理文化发展协会组织,以台湾中山大学教授邓学良先生为团长,台湾传统伦理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陈孝忠先生为副团长的台湾中南部硕博士研究生学术交流访问团一行16人,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进行了参观访问。访问团所到之处,受到当地有关部门的热情欢迎和接待。学术交流活动中,访问团成员发表了对两岸交流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邱培声  周飞月  孟莉  陈建强 《台声》2007,(10):48-50
应全国台联邀请,2007年6月14日至22日,以台湾赛夏族矮灵祭祭典执行祭司、北群长老朱逢禄先生为团长、台湾赛夏族协会理事长根志优先生为领队的台湾赛夏族文化交流参访团一行25人来到北京、贵州进行了为期9天的交流访问。参访团大多数是台湾赛夏族矮灵祭祭典和其他祭典的祭司,最长者81岁,最小的54岁,他们在族群里都是德高望重的长老,其中只有4人到过大陆,其余的都是第一次来大陆。  相似文献   

12.
辛旗 《两岸关系》2011,(12):15-16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瑰丽灿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开展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势之下,两岸文化交流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为多样,规模声势进一步扩大,取得了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3.
赖锦宏 《台声》2011,(6):40-40
两岸携手促成的“山水合璧一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终于在6月2日登场,展期长达4个月,台北故宫珍藏的国宝级画作《富春山居图》与浙江博物馆的馆藏《剩山图》,两件瑰宝分离360年后将合璧展出,重现元代黄公望旷世杰作的原貌,此展也被视为两岸文化交流一大盛事。台北故宫强调,想要了解黄公望习画的渊源与对后世的影响,一定要参观这个展览。  相似文献   

14.
在中海联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成立一周年之际,应台湾传统伦理文化发展协会邀请,并经中国企业投资协会的大力帮助,我们终于实现了宝岛台湾行,达成了心中长久以来的愿望。虽然此次访问行程只有短短几天,但台湾朋友的盛情,宝岛美丽的风光,无不历历在目,令我终身难忘。  相似文献   

15.
刘强 《台声》2010,(7):28-29
<正> 阳春五月的苏州,烟雨朦胧,苏州园林、名城古镇、幽湖古寺和水乡胜景等秀丽温软的江南风情,曾引发无数文人雅士的垂青和墨赞。清代龚自珍的名句三生花草梦苏州似乎已达极致,而元代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则更加令人神往。她一次次地让人们感受着这座城市独有的浑厚底蕴和无限柔情,向世人展示出她的千年文化画卷。为充分发挥这个以工艺闻名海内外的古城的优势,打造中国工艺之都。5  相似文献   

16.
陈光 《北京观察》2011,(10):35-35
在北京等地市场上,台版图书存在着严重的“曲高和寡”情况,价格“畸高”是个突出问题。未在大陆出版的图书、两地均引进的图书、两地均有出版和销售的图书、台湾原创出版发行的图书等几类图书,在大陆市场销售的价格均高于台湾销售价格。由此可见,台版图书的标价虽然由台湾本地市场决定,但在大陆市场上换算成人民币后,价格还是上涨了很多,极大影响了两岸的图书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郭琪 《统一论坛》2006,(3):60-61
武术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历史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深深植根于华夏文明的沃土,千百年来已与中华民族其它传统文化共同组成绚烂多姿的中华文化整体。2006年4月21日,由中国致公党中央联络部、致公党福建省委会、福建省武术协会主办,致公党厦门市委会承办的“海峡两岸中华武术论坛”  相似文献   

18.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但这个本不成问题的事实从李登辉时代,到今天陈水扁执政三年来,台湾当局和“台独”势力极力推行从文化上“去中国化”,且愈走愈远,越来越荒唐。他们妄图从历史上与文化上把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开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警觉“文化台独”对台湾民众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中华五千年  相似文献   

19.
杨毅周 《台声》2007,(6):10-12
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国共论坛 2005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当时的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共同发表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提出了“三个体认,五点共识”,就如何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做出了共同的承诺。“共同愿景”中的第五点表示:“建立两党定期沟通平台,包括开展不同层级的党务人员互访。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共同体,是民族凝聚与国家认同的基础。中华文化是全体中国人在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上的共同约定,是维系民族团结、国家稳定与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阶段,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有利于建设两岸共同的精神家园,为最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