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减灾》2013,(12):1-1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显著增加,区域灾害风险日益加剧,社区综合减灾实践与协作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灾害管理部门和防灾减灾机构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压力的增加,灾害风险管理逐步走向世界各国,成为防灾减灾的主要方式和思想,也为我国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防灾减灾工作是世界性话题,我国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灾害天气异常,自然灾害频发,我国在防灾减灾战线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强化了科技元素,着眼于理顺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提高全民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4.
灾害统计是对灾害发生、发展和变化情况的量化统计,是做好防灾减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实施灾害救助的经常性工作。灾害统计的及时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完整性既是救灾工作的基本标准和要求,也是领导决策和指导救灾的主要依据。扎实有效地抓好灾害统计,能够有效地促进灾情报送的质量和水平,能够充分发挥灾害统计对救灾工作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也是全球自然灾害造成损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搞好区域灾害管理的多边合作有利于亚太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亚在地区自然灾害往往波及几个国家,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地震海啸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灾难影响到亚洲的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马尔代夫、缅甸7国和东非的索马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造成损失越来越大。为了有效应对各种灾害,各国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了各种探索,国际社会也在推广实施一些减少自然灾害的模式和方法。其中,瑞典最早进行推广世界卫生组织推出的“安全社区”、美国政府推动建立的“防灾型社区”以及东南亚等国家推出“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是社区建设的三种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压力的增加,灾害风险管理逐步走向世界各国,成为防灾减灾的主要方式和思想,也为我国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启迪和借鉴。全球面临的灾害风险2002-2011年这十年间共发生4130次自然灾害,造成100多万人丧生,经济损失约1.195万亿美元。这是《2012年世界风险报告》提供的灾害损失情况。2012年10月12日,德国发展援助联盟、联合国大学环境与人类安全研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信息和信息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经济社会起着巨大的催变作用,信息技术取消了时间和距离的概念,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彻底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带领社会进入网络经济时代。与此同时,人类社会所遭受的灾害风险受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的影响而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9.
减灾意识,就是指一个人对自然界、生产过程及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了解这些灾害发生的原因和一般规律,自觉地把自己从事的工作与减灾工作联系起来,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注意避免引发灾害的因素,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注意安全生产,当灾害发生时,能够正确处理,尽量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马宗晋是一个用心灵解读大地纹路的地质学者,也是一个用责任把握大地脉搏的减灾专家。他潜心地质研究40余载,创立了节理构造定性分析、渐进式地震预报模式和全球三大构造系统;他提出了“灾度”概念,统一了多种灾情强度的评估标准;他将以往灾害科学的单纯自然变异取向,引伸至社会承灾能力及其灾情风险评估的综合减灾科学道路;他组织完成了《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总论和分论,统编了七大类灾害统一体例的灾害年表,为推动我国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徐娜 《中国减灾》2013,(12):8-11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显著增加,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灾害风险不断加剧,减灾救灾工作繁重、任务艰巨。面对日益严峻的灾害形势,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防灾减灾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自然灾害风险不断加大,灾害形势非常严峻,灾害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持续增加,一些历史罕见的重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通过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科技计划实施和产业化应用示范,有效提升了国家灾害科学管理水平,大大增强了地方防灾减灾能力。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信息化已经紧密融入各行各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全面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重要方面。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围绕《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2015年)》任务要求,在灾害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极大推动了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11,(11):1-1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综合防灾减灾形势依然严峻,还有不少环节需要完善和加强。在防灾减灾工作实践中,还存在诸如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尚不健全、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仍较淡薄、基层社区的减灾能力薄弱等多方面问题。 近年来,基层政府积极指导社区制定灾害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社会减灾公共设施和器材装备建设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14,(5):18-21
近年来,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并举,统筹运用政府、市场和金融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灾害风险管理与灾害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防灾减灾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加强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管理能力、完善减轻灾害风险措施、建立自然灾害风险转移分担机制等,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世界各国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我国《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也将“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正式明确。本刊特开辟“灾害与风险”专栏,向读者介绍灾害风险、灾害风险管理、灾害保险等方面的知识和国内外先进经验及经典案例分析等内容。推广最前沿的防灾减灾理念。  相似文献   

16.
论减灾效益及其评价指标与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飞琼 《中国减灾》1999,9(2):38-40
1减灾与减灾效益问题灾害不仅不可避免,而且还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然而,历史与现实的许多成功的经验,亦表明了人类社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灾害造成的危害及其后果得到减轻。因此,减灾作为灾害学中的一个理论范畴,实质上是在承认灾害并适应灾害的发展规...  相似文献   

17.
《政协天地》2010,(8):13-13
福建气候、地形和水系复杂,各种灾害频繁发生,属自然灾害严重的省份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暴雨、高温、台风、雷电等气象灾害频发,并引发洪涝、干旱、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减灾》2013,(2):13-13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自古以来。人类的安全感与“老天爷”一直息息相关,惊惧于雷电、悲号于狂风、惶恐于巨浪……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进步。这些激烈而神秘的自然现象已不再深不可测,人们从自然环境中汲取发展的动力,但同时,也承担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多发带来的苦难。现代社会对自然灾害特别是气象灾害的影响越来越敏感,通过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来应对各种灾害问题。已成为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一项迫切任务,也是保障与改善民生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王景来 《中国减灾》1995,5(4):44-46
全球灾害发展趋势王景来(云南省灾害防御协会)一、自然灾害日趋严重近年来,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日益增加,社会普遍变得更易遭受自然灾害的损害。自然灾害与发展和环境问题得到极大的关注。随着自然灾害影响的不断增长,没有一个国家在自然灾害面前是安全...  相似文献   

20.
全球变暖并不是一个新词,其实它与这个星球每个人的生活都息启、相关。它不仅经常成为报纸酲日的新闻标题,而且也是我们经常可以感受刮的客观突荏。尤其,最近一段时间全球频频出现的重火灾害天气,都让我们感受“全球变暖”这匹“恶狼”的恐怖身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