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我国粮食生产发展速度之快,出人意料,商品粮食生产节节上升的趋势,更是引人瞩目。从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二年的四年间,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加了近千亿斤,突破了七千亿斤大关。一九八三年已提前两年超额完成了“六五”计划规定的全国粮食总产量指标。这五年,是建国以来粮食生产发展最快的时期。其实,这几年粮食生产也是丰年、平年、欠年  相似文献   

2.
龙岩 《瞭望》1984,(27)
流通放活以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产品价格的变动,是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广东在流通放活以后,人们议论最多的是价格上升问题。突出表现在由于议购比重逐年上升,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一九八二年比一九七八年上升百分之五十点九(同期全国上升百分之四十一)。价格体系盼调整是流通领域变革的核心。不按价值规律办事,发展商品生产只能是句空话。在原  相似文献   

3.
田庄 《瞭望》1986,(16)
去年是我国农村第二步改革的第一年。这一年,农村经济改革、调整成效如何?我们想用湖北的一些事实,来回答这个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不妨先看一看下列一些数字: 粮食,总产四百四十三亿斤,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 棉花播种面积作了有计划的控制,总产九百八十四万担。 油料,总产一千四百多万担,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二年是苏联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二年。这一年苏联经济比一九八一年有所发展,但经济计划的一些主要指标都未达到,经济形势是严峻的。 据苏联最近公布的材料,一九八二年苏联的国民收入比一九八一年增长了百分之二,工业产值和农业产值分别增长了百分之二点八和百分之三。与一九八二年经济计划规定的增长率——-百分之三、百分之四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徐州农业取得了众人瞩目的成就。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小康实现程度已达到94.9%。粮、棉、菜、果、林以及食品加工已形成产业规模优势,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国家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1997年全市粮食总产达436.5万吨,棉花总产85万担,油料总产157.4万担,分别比1978年增长115%、90%和2.8倍。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每年以百分之一的速度减少,人口数量每年以百分之一的速度增加。 这就是说,每年因耕地减少,就等于七百万人所需农产品的来源;因人口增加,需要增加粮食六十亿斤,棉花四十万担。因此,正确认识、对待这两个百分之一,不仅关系到我国农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沙县城关南门粮店是一家极平凡的小店,面积还不到四十平方米,除了柜台和售粮油的地方,就更小了。 然而,这爿不起眼的小店,十六年来,居然为国家‘攒’出了一万三千多斤的粮食和五千多斤食油!这些粮油足够三十多人吃一年。 原来,粮食在搬运,销售时,难免撒落一些,尤其面粉  相似文献   

8.
继海 《瞭望》1984,(18)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表公报,宣布我国一九八三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结果: ——全年社会总产值为一万一千零五十二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 ——全年工农业总产值为九千二百零九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点二; ——全年国民收入初步计算为四千六百七十三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九; ——一九八三年工农业总产值和粮食、棉花、油料、原煤、原油、钢材等三十三种主要产品产量,提前两年达到六五计划规定的一九八五年指  相似文献   

9.
从一九八三年到一九八五年,吉林省新制定的经济法规的数量,每年都以近百分之三十的比例增长。目前吉林省制定的经济法规已有近百个。经济工作开始向法制的轨道过渡。 一条法规救了粮食厅长 一九八三年,吉林省粮食生产获得从未有过的大丰收,可是粮食厅长却犯了愁。原来,粮食大丰收后,国家粮库仑满囤流,还有四、五十亿斤粮食无处存放,吃不了又远不出。这堆起来象  相似文献   

10.
北京东单市话局、北京国际电信局、北京——武汉——广州中同轴电缆等三项重点工程的兴建,说明我国邮电通信事业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情况已经引起重视。在党的十二大上,邮电通信同能源、交通、教育科技一样,已经被列为今后二十年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邮电通信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在邮政方面,到一九八二年底,全国邮路总长已经达到四百六十七万公里,比一九四九年增长五点六倍;全国百分之九十六点九的生产大队通了邮路,各类邮政业务大幅度增长。仅报刊一项,全年发行总数就达到一百七十七亿六千万份。在电信方面,已经初步建  相似文献   

11.
自从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于一九五四年六月二十七日在苏联建成以来,到一九八二年年底,全世界已运行的核电站的总发电量为一亿八千多万千瓦,占世界电力生产的百分之九。目前,核电站不仅在工业发达国家普遍存在,而且发展中国家也有了,包括正式施工和计划建设的,总数已达六百多座,遍及五大洲。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四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八千亿斤大关,人均占有粮食八百斤。我国粮食的供求关系开始出现了历史性转折。粮食生产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许多地方发生了“卖粮难”、“储粮难”、“运粮难”的现象,国家财政补贴也越来越大。一九八三年,全国粮食可供量同需求量相抵后还盈余三百亿斤;一九八四年仍盈余几百亿斤。据专家们预测,按照目前粮食增产的趋势发展下去,如果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八十年代的后几年,粮食  相似文献   

13.
多少年来,我国总有不少“产粮穷县”,粮食多,现金少,人穷困。为什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里商品生产不发达。农民把自己耗费了大量劳动的初级产品——原粮,当作最终产品,秋收冬藏,自食为主,不能增殖。史廷怀粮里“淘金”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开始打破了这种自然经济状态。他是按商品经济的思想经营粮食的:种粮食作物——搞余粮加工——发展饲养业——畜粪沤沼气——增施农家肥——粮食更高产——进一步扩大原粮加工业……。如此良性循环,史廷怀理所当然地开始富裕起来了。他通过自己搞的“良性循环”,大幅度降低了粮食生产中的个别劳动耗费量(包括化肥等物化劳动耗费量)。当前我国农村生产每斤粮食的成本,一般为四、五分钱,史廷怀生产每斤粮的成本还不到一分钱,这就是说,他生产粮食的个别劳动消耗,大大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消耗量。他把一斤只值一两角钱的原粮,加工为果坯,转化成肉、蛋,变成市场需要的商品,一斤原粮到他手中一经营,便升值为一两元钱。史廷怀是懂得经济学的,是懂得价值规律的,虽然他讲不出一大套理论。从他身上,人们看到中国农民的聪明才智。这聪明才智,在党的正确政策的诱发下,正奔涌而出,开始改变着中国农村的旧面貌,创造着中国的新农业、新农村和新农民。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84,(4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德州这个过去出了名的老灾区形势大变。一九七八年,全区粮食总产量只有三十亿斤,棉花总产量只有三十九万担;到一九八三年,粮食总产量增加到四十七亿斤,增长了百分之五十六,棉花总产量增加到六百七十万担,增长了十六倍。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那里的干部、群众总结了一句话:“金山(粮食),银山(棉花),党的政策是靠山!”  相似文献   

15.
案头摆着我国粮食发展资料:全国粮食总产量由三千亿斤增加到四千亿斤用了十四年时间;突破五千亿斤用了六年;闯过六千亿斤用了五年;跨越七千亿斤用了四年;拿下八千亿斤只用了两年。但由于调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自然灾害等多种原因,一九八五年粮食产量又降到八千亿斤以下,为七千五百八十多亿斤。而“七五”期间,我国粮食产量要达到九千亿  相似文献   

16.
一千八与八千一,这是今年夏粮和全年粮食计划产量,即要求夏粮达到一千八百亿斤,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八千一百亿斤。 众所周知,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由于南旱北涝等多种原因,比一九八四年的八千一百四十二亿斤减少五百六十多亿斤。今年是“七五”计划第一年,“七五”规划要求到一九九○年,全国粮食产量要达到九千亿斤。如果以一九八五年为基数,五年要增加一千四百二十亿斤,平均每年增长二百八十多亿斤,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一、加强农业建设,增产粮食,调整结构(一)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产粮食198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198亿斤.2000年全省人口将达到3700万以上,要求人均占有量达到800斤,则总产量必须达到300亿斤左右.为了尽快增产粮食.首先要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目前的6000万亩的水平上.在这个前提下,应使粮食亩产由目前  相似文献   

18.
公主岭市位于东北松辽平原,是吉林省和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以盛产玉米名传全国。全市农村人口74万,耕地330万亩,1989年粮食总产量29.34亿斤,名列全国2300多个县的第一名。199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3.65亿斤,人均收入830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实现温饱之后,伴随全国亿万人民奔小康的前进步伐,象我们这样的商品粮基地,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又具有着特殊的艰巨性。如何实现小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84,(2)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小城镇和农村集镇有五万七千多个,分别属于城市和乡村两个不同的范畴。第一.小城镇。包括镇、县城和工矿区,共三千二百多个。镇:是指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由省、市、自治区批准设镇建制的城镇。截至一九八二年底,共有二千八百多个。相当于公社级,由县人民政府领导。一般是每县一镇,也有一县数镇的。县城:一九八二年,全国共有二千零七十四个  相似文献   

20.
粮油收购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值得重视编辑同志;最近,我们通过对山西H县粮食收购贷款的专项调查,发现目前粮油收购贷款的使用和管理存在6个方面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一是收购贷款挤占挪用现象比较严重。截止去年末,H县粮食系统共欠农业发展银行粮食收购贷款6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