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赵坤生 《前沿》2011,(21):155-157
尹湛纳希是蒙古族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是蒙古族历史上第一个创作长篇小说的人。他的代表作《一层楼》《泣红亭》《青史演义》奠定了他在近代蒙古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推动了近代蒙古文学的发展。本文试图对《一层楼》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对《泣红亭》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和《青史演义》历史小说的创作手法加以论述,以论证作者在近代蒙古文学创作上的开创性历史地位和对蒙古族文学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被誉为蒙古族音乐-活化石的蒙古族长调,是蒙古族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口头文化。2005年,中、蒙两国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相似文献   

3.
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蒙古族在北方草原发展了强大的军事力量,1206年成吉思汗(1162—1227)在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后,走上了我国各地区和各民族空前大统一的新王朝的道路。在这一历史巨变中仍处于分裂割据和进行激烈的教派斗争中的西藏地区也加入  相似文献   

4.
张国庆 《前沿》2014,(23):92-94
当今,蒙古族历史文化的流失极其严重。大多数蒙古族学生不知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甚至有些中小学的蒙古族学生连"成吉思汗"是谁都不知道。蒙古族历史文化严重流失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发展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冲击,蒙古民族教育制度不完善,国家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和传承的相关法律的缺失。因此,研究蒙古族历史文化的法律保护问题极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地图上看,内蒙古就像一只展翅的雄鹰,位于中国北部边题,与俄罗斯、蒙古交界。在这块太阳也需要走两个小时的广表的土地上,聚居着蒙古、汉、满、回等49个民族,总人口23O6万人,其中蒙古族377万人。内蒙古资源丰富,素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煤炭”的称誉。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了。翻开历史的新篇章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中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时,新中国还没有诞生。当时在何种条件下选择了民族区域自治,它的特殊意义和作用何在?这需要讲一讲内蒙古的历史。从清王朝到蒋介石国民党…  相似文献   

6.
《前沿》1995,(2)
我国蒙古民族历史上两位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杰出的蒙古族科学家明安图我们伟大的祖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各民族人民都为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明安图便是蒙古族的杰出代表。明安图,字静庵,蒙古族正白旗人,生活在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是十八世纪伟大的科...  相似文献   

7.
能歌善舞的鄂爾多斯蒙古族牧民,自古以來就把春節和隂曆的正月稱爲“查干薩日”,譯成漢語就是“白月”。原來蒙古族牧人最崇尚白色和藍色,因爲白色聖潔,藍色漂亮。《蒙古秘史》中記載:成吉思汗登基時,他的汗旗就是九根白色的飄帶?昴赀^節,熱情好客的蒙古族牧人少不了用各種美味的白食款待  相似文献   

8.
蒙古族茶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明光  塞树林 《前沿》2010,(13):125-129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本文以蒙古族茶文化研究为例,对蒙古族饮茶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茶文化进行探讨,一则探索蒙古族茶文化自身的内涵与外延的演变规律,二则对蒙古族茶习俗事像进行一定的理论阐释,希望有助于对蒙古族饮食文化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成吉思汗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观其一生,他是在戎马征战中度过的,其功过也集中反映在武功之盛中。他的功劳在于:统一了塞外草原诸部落,改变了蒙古族的落后状态,使一个被人轻视、事迹不传的部族震撼了当时的世界。他具有卓越的政治谋略和军事才能,是创造蒙古历史的伟人。成吉思汗的过错在于:远征亚欧诸国,压制了而且凌辱和摧残了已经成为他牺牲品的那些民族的心灵,使其经济文化陷于长期衰落状态。  相似文献   

10.
公元1206年,随着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政权——蒙古的出现,一场史无前例的征服战争如同飓风一般,横扫欧亚大陆。美国史学家T·N·杜普伊称之为“来自蒙古的旋风”。与此同时,蒙古军队也创造了后勤奇迹:这样长时间、远距离、不靠本土补给的征战,从未发生严重后勤困难。正如《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的“入侵中国和欧洲的蒙古骑兵部队没有补给问题”。蒙古族原是春秋战国时中国北方的东胡族一支,后在蒙古高原上发展壮大。蒙古军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其独特的军制和后勤。立国之初,成吉思汗即根据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行动特点,实行了兵牧合一、…  相似文献   

11.
包扬 《前沿》2011,(9):157-161
蒙古族题材电影是反映蒙古族人民生活、生活环境、故事情节等生活现象的影片。从审美学角度分析,在形式层上,蒙古族题材电影广泛运用大远景、远景等景别,并大量运用叙述性蒙太奇、蒙古族长调和马头琴,色调冷暖对比明显;在形象层上,蒙古族题材电影塑造了具有典型特征的母亲形象、父亲形象、可汗形象、英雄形象、马的形象;在意蕴层上,蒙古族游牧文化,饮食文化,"马"文化,敖包文化渗透在影片中。另外,蒙古族题材电影在找寻理想家园、尊崇生老病死和关注环境问题等方面凸显了其高度的人文关怀。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只有了解蒙古族题材电影美的共性,才能找出其价值认同点的所在,才能使我国的蒙古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通过电影这面"镜子"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2.
贾瑞光  胡艳霞 《前沿》2011,(4):139-141
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民族,对中国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由于蒙古族栖息地的特殊自然环境和以游牧为主的独特生活方式,使蒙古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具有浓郁草原特色的体育文化。那达慕文化就是体现蒙古族体育文化的典型代表。"那达慕",蒙古语义为"游戏、娱乐、游艺",也作"戏弄、玩笑"解,旧时还含有"赌博"之意。传统意义上的那达慕包括三项竞技(摔跤、射箭、赛马)、歌舞以及其他各种游戏、娱乐活动,是各种游戏和娱乐活动的总称。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笔者基于对蒙古族生活文化的了解而撰写的有关“布鲁”文化初步探析的一篇文章.在笔者看来“布鲁”具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蒙古族传统体育活动以及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蒙古民族的重要标志.无论是作为现实生活器具的“布鲁”还是体育活动项且的“布鲁”都反映了蒙古族的民族生活特色和文化特色.本文主要介绍了“布鲁”的类别、制作技艺、功能、体育竞技以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董波 《前沿》2007,(3):203-205
“呼图克沁”产生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萨里巴乡乌兰召村。它是独特的蒙古族民间文化形式。因此,它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我们保护的对象。保护文化多样性是时代的强音;“呼图克沁”面临生存危机;“呼图克沁”的已有研究存在不足的问题。“呼图克沁”这一存在于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蒙古族仪式戏剧,对我们认识和研究蒙古民族民间文化历史发展与演进的过程有着极其特殊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静婷 《前沿》2003,(12):175-177
元世祖忽必烈(一二一五--一二九四年),是元王朝的创建者,在中国历史和蒙古族历史的发展上都是一个影响比较深远的人物.他即位以后,实行"祖述变通"的革新主张,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扭转了长期的动乱局面,使国家得到了空前的大统一.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忽必烈的"祖述变通"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连新 《前沿》2006,(6):217-220
在蒙古族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由于其开放和流动的生产、生活方式,拓展了蒙古民族的视野,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性别文化氛围,蒙古族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受到了尊重,其社会地位较高。因此,古代蒙古族女性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自觉履行其社会职责和历史使命,体现出较强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7.
郝文秀 《思想工作》2005,(12):26-27
参观通辽市科尔沁博物馆蒙古族民俗文物陈列室,就如同走进了长长的历史时空隧道。300多件精美的蒙古族民俗文物,构成了一个英雄民族历史的长廊,映印着一位草原赤子对蒙古族文化无限深情。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的蒙古族现有人口131万,主要聚居在滇南美丽富饶的凤凰山下札麓湖畔的通海县兴蒙乡。他们是元朝时落籍云南的蒙古族后裔,随着历史的变迁、地理环境的变化和与当地各民族有诸多方面的交往、融合,他们生活习俗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与内蒙古草原上的蒙古族相比差异很大。云南的蒙古族为了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他们弃畜牧改习打鱼、种植水稻。定居的农耕生活要求营造房屋,这对世居毡帐、逐水草而居的蒙古族来说是一次文化习俗上的大转折,然而他们成功地适应了这种转折并掌握了高超的土木建筑手艺,至今外出做工者多凭借木匠手艺谋生。每年农历四…  相似文献   

19.
清朝蒙垦     
清王朝在入主中原、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对蒙古各部运用武力与羁縻的恩威并用两手策略.征服了蒙古各部。在蒙古民族历史上.出现了受封爵位、划分盟旗、满蒙联姻、八旗兵制、笃信黄教、封禁旗界等一系列影响民族发展的重要事件。20世纪初.清廷解除对蒙旗的禁令.大兴蒙垦.成为影响蒙古民族和内蒙古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20.
纵观历史与未来,当今之中国实现国家统一,乃是民族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惟有统一,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生命力和文化力。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的统一精神蕴藏在深厚的文化力中。孔子《春秋》的“大一统”主张,苟子《王制》“天下为一”,吕不韦《吕氏春秋》“一则治,两则乱”等。近代康有为指出:“中国只可一统,万无分立之理,更无分为联邦之理也。”孙中山为国家的统一奋斗了一生,他说:“统一成而后一切兴革乃有可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