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春 《世纪桥》2010,(14):53-55
<正>从1948年9月12日到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胜利,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1949年3月13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伟大决策,为进一步巩固胜利成果、夺取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3月23日凌晨,  相似文献   

2.
1949年6月30日 ,毛泽东在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而写的一篇文章中宣布了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向苏联“一边倒”政策。他说 ,“一边倒 ,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 ,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 ,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 ,中国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 ,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 ,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①所以 ,“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长期以来 ,人们更多地是从外交角度来理解、论述中共“一边倒”政策。的确 ,这个政策最初与“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  相似文献   

3.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胜利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摧毁了国民党赖以维护其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从而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下野,“副总统”李宗仁代理“总统”职务。李宗仁上台  相似文献   

4.
在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取得胜利后,新华社于1949年3月发表了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方针。 朝鲜战争结束后,国际与两岸形势出现新的变化,中央政府开始寻求和和平解放台湾的可能性。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中国人民解  相似文献   

5.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建国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首先提出的。毛泽东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①即“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之内。”②这是建国初期我国外交政策的一个基本原则。因为“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③中国人民很清楚:苏联援助是中国革命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但在解放战争时期,苏联所起的作用也有消极的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美苏达成《雅尔塔协定》。苏联政府  相似文献   

6.
周艳芝 《党建》2021,(5):52-55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太行山东麓的平山县西柏坡办公,指挥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西柏坡成为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辽沈战役胜利、东北解放75周年。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的首战,是解放东北的最后一役。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辽沈战役历时5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中国的军事形势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即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已经占有优势。这是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中国和平的实现已经迫近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徐秉君 《湘潮》2013,(2):10-12
适时决策组建空军 1948年底,解放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随着党中央“将革命进行到底”伟大号召的发出,人民解放军夺取解放全国的最后胜利已经为期不远了,中共中央不失时机地把建立空军提到了议事日程。1949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了《目前形势和党在1949年的任务》的决议。在这个决议中最早提出了建立空军的任务,决议明确提出:“1949年及1950年,我们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  相似文献   

9.
吁帅彪 《湘潮》2023,(5):19-20
<正>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为新华社写了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1949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由于三大战役取得的胜利,中国政治局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派、赢得革命战争最后胜利已经不需太长时间。面对急转直下的不利局势,国民党反动政府忽然通过种种渠道释放“和平谈判”的信号,这使国内一部分人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希望革命就此止步,国际上也出现种种议论,似乎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应该适可而止。  相似文献   

10.
一、报名随军南下一九四八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一九四九年元旦,毛主席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中国共产党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称,中国人民即将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取得最后胜利,并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协商组织中央人民政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相似文献   

11.
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提出了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同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把这一原则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1950年2月,中国和前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一边倒”就成为建国初期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内容。对这一政策应如何评价?目前史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一边倒”在当时是正确的,不能因为后来中国和前苏联关系恶化去否定它。本文认为,“一边倒”在保卫新中国及远东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方面虽曾起过有限度的积极作用,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中国没有必要去和前苏联结盟,中国没有必要一边倒,“一  相似文献   

12.
正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继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的又一次伟大战役。战役自1949年4月20日20时发起,至6月2日止,历时4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3万余人。渡江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划江而治"的阴谋,宣告了蒋介石集团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谱写了人类正义战争史上的又一恢弘乐章。安徽是渡江战役指挥中心所在地。早在1948年12月17日,淮海战役总前委在安徽萧县蔡洼召开会议,专门讨论渡江作战计划,1949年2月淮海战役总  相似文献   

13.
中央决策组建空军 1948年底,解放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随着党中央“将革命进行到底”伟大号召的发出,人民解放军夺取解放全罔的最后胜利已经为期不远了。此时,中共中央不失时机地把建立空军提到了议事日程。1949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了《目前形势和党在1949年的任务》的决议。在这个决议中最早提出了建立空军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1949年1月1日,毛泽东同志发表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向中外宣布“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我军将渡江南进。把解放战争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5.
吴康离开了代们、我们思念他,不由得回忆起当年他负责学委保卫工作和交通工作时的一次保卫战。在1948年粉碎国民党当局“八·二六”大逮捕阴谋的那场斗争中,吴康为保卫革命力量,为输送大批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去解放区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当局镇压上海学生运动、曾实行多次全市性的大逮捕,即:1947年的“五·三0”、1948年的“八·二六”和1949年的“四·二六”、“八·二六”特别庭大搜捕,即是其中的一次。1948年.解放战争处在大决战的前夜,我军在各个战场胜利推进、在国民党统治区.我党领导的包括学生运动在内…  相似文献   

16.
1948年冬至1949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赢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共歼蒋军155余万人,4月21日,百万雄师渡长江,第三天解放南京,宣告了蒋家王朝的覆灭。接着解放上海、武汉,解放大军向华南、西南追歼余敌。  相似文献   

17.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的战役,它解放了豫皖苏大部分地区,消灭了国民党南线主力55. 5万余人。这次战役结束后,蒋介石被迫下野,南京政府处于土崩瓦解之中。淮海战役的胜利,充分证明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和党中央的战略决策是十分正确的。毛泽东在1948年11月23日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人电报中,把“对于敌军进行猛烈的、有实效的政治攻势”和  相似文献   

18.
王健  李佳 《新长征》2011,(10):7-9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近代中国有两次革命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一次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另一次是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前者使中国在政体卜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后者则主要是造成了国体上的根本改变。今年适逢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100年来中国社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从最终的结局上看,辛亥革命留下了许多历史性遗憾,但它的历史功绩却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19.
梁云 《党史博览》2018,(8):61-64
正辽沈战役是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辽西、沈阳、长春地区与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第一个战役。这次战役的胜利,不但解放了全东北,而且为后来大军入关、解放全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一战役的史实,牢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1983年锦州市辽沈战役纪念馆搜集整理了有关辽沈战役的一些回忆文章汇集成册,拟起书名为《辽沈决战》,准备由辽宁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20.
人民解放战争,又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共歼灭多少国民党军队? 1949年6月30日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的解放战争公报指出:自1946年7月1日起至1949年6月30日止,人民解放战争的3年中,人民解放军歼灭、改编国民党军队及起义、投降的国民党军共5691400人,约为569万余人。 1949年6月15日毛泽东在新政协筹备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三个年头中,人民解放军共已消灭反动的国民党军559万人。”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人民解放军自从1948年冬季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以后,从1949年4月21日开始渡江作战起至现在为止的13个半月内,占领了除西藏、台湾及若干其他海岛以外的一切国土,消灭了183万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和98万土匪游击队”。共281万人。问题是,从1949年4月21日至6月30日,人民解放军在取得渡江战役歼敌43万的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