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腐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毒瘤,反腐败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90年代以来,各国政府越来越关注腐败问题,并且就治理腐败是一个国家的系统工程达成共以.  相似文献   

2.
欣骅 《传承》2008,(9):30-32
腐败向来是使各国政府头疼的一个问题,被看作国家躯体上的"破坏性毒素",它的破坏力之大超乎想象。时至今日,反腐败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许多国家都健全了反腐制度,制定了《反腐败法》,成立了惩治贪污受贿的反腐败专门机构。中国政府公布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就严格禁止  相似文献   

3.
梅傲 《理论月刊》2012,(7):96-100
腐败已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毒瘤,打击腐败犯罪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协作。2003年10月31日,在第58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该公约旨在克服区域反腐败的局限性,倡导治理腐败的科学理念,并进一步形成全球打击跨国腐败的合作准则。在反腐败国际合作中,引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引渡原则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实施后有了新的发展趋势。我国应积极应对,加强国际合作,有力打击腐败犯罪,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4.
腐败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长期存在,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也是每个国家都不容回避的问题。就中国目前而言,只有从腐败公式出发,即从理论上分析国际上较为清廉的国家与地区的反腐败举措,并根据中国自身实际,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反腐败措施。  相似文献   

5.
赵亮 《人民论坛》2014,(1):117-119
我国一直努力根治腐败犯罪,国内对腐败犯罪的主要态度是零容忍,但杜绝一切腐败犯罪现象是不现实的.面对反腐败零容忍刑事政策的困境,我国反腐败刑事政策应该做出新调整,选择有限容忍政策.有限容忍政策不是姑息养奸,是对腐败犯罪现状的科学认识,应在刑事立法中进行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6.
腐败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长期存在,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也是每个国家都不容回避的问题。就中国目前而言,只有从腐败公式出发,即从理论上分析国际上较为清廉的国家与地区的反腐败举措,并根据中国自身实际,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反腐败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腐败是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官场边腐边升的现象更是毒化了政治生态,客观上导致了"官场逆淘汰"。治理与防范腐败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表明,与腐败作斗争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反腐败的根本措施是制度建设,即建设现代国家廉政体系。中国特色国家廉政体  相似文献   

8.
腐败与反腐败:变革之中的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目前在中国存在的不同的腐败类型 ,分析了腐败滋生的原因、党和政府反腐败的努力和措施以及中国根除腐败所要重视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反腐倡廉的声势浩大,显示了我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决心。但是廉政建设的艰巨性同腐败产生的复杂性是直接关联的。清除腐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从不同方面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本文仅从腐败与廉政的历史发展角度,探讨一下我党当前在反腐败斗争中,如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自身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美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当今世界腐败最低水平国家之一。然而,一个多世纪以前,美国却是深度腐败的国家,19世纪70年代是其腐败现象的高发期。从腐败事件层出不穷的高峰期到锐减至并维持在一个低水平稳定期,得益于美国有效的反腐败努力和举措。结合美国经验,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党内反腐制度建设,形成了由规范从政行为、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惩处违法违纪行为、反腐败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等方面制度构成的党内反腐败制度体系。党内反腐制度建设的主要经验是,坚持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衔接,坚持党内法规与党内规范性文件相配套,注重制定反腐败的基础性党内法规,注重制定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党内法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某些国家机关干部的消极怠工行为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对此,从反腐败斗争之始,就必须有所警惕,采取对策。其实,腐败与消极是一对孪生子。凡腐败者,对革命工作、改革大业决不会满腔热情、积极努力。反之亦然,凡消极者,大多要滑到腐败的沟坎里去;只要有条件、有机会,他们也一定会腐败堕落。在改革  相似文献   

13.
刘守芬  姜涛 《北京观察》2001,(11):10-13
腐败被人们公认为国家、社会发展的癌症,是世界性难题。在中国,反腐倡廉是举国上下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我国属于世界上腐败程度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按国际透明组织设计的清廉指数,从10(高度清廉)到0(极端腐败)排序,“1999年的最新排名,中国为3.5,在世界99个国家中排名为第58位,低于世界平均数(4.89)”。腐败现象的产生有人自身素质的原因,但更为直接的原因是由于制度上的缺陷所引发的腐败机会。反腐倡廉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着眼于建立一整套反腐败制度体  相似文献   

14.
反腐败既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文化斗争;既要把腐败分子挖出来绳之以法,也要下大气力去改变那种"笑贫不笑贪"的腐败文化,在全体公民中营造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文化氛围。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面对传统与现实的挑战,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提升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当前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个重大基础性课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仍有少数领导干部存有侥幸心理,选择“铤而走险”,对党纪、国法置若罔闻,利用各种方式敛财贪腐。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其在国家治理领域中的运用,使得腐败的监督者拥有了一双“千里眼”,让腐败“无处遁形”。  相似文献   

16.
"腐败是附着在权力上的咒语,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腐败".而政党是公民控制公共权力之手的延伸.政党与公共权力之间密切的联系,衍生了政党活动领域特有的腐败形式.从德国前总理科尔的献金丑闻到英国工党的卖官鬻爵.政党腐败充斥着世界的各个角落,以至于在以色列,政党被评估为最腐败的单位.政党腐败不仅严重损害政党的公信力,甚至还会威胁民主政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政党腐败已被纳入国际社会反腐败的框架中,成为反腐败斗争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反腐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艰巨性同腐败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直接相关。当前,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引深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大的基础性课题。  相似文献   

18.
尼日利亚政府反腐败斗争的历史对于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天旺 《青年论坛》2001,2(4):56-57
尼日利亚政府为了优化行政管理行为,提高行政效率与责任感,增强政府对公民的回应性而全盘照搬了西方"三权分立"的行政模式,但其效果却是腐败行为层出不穷,这就提出一个"如何将国外先进经验结合入本国行政改革及反腐败工作的实际中来"的问题.每个国家公共服务中的腐败行为可能会有所不同,但腐败就其本质和产生的根源来说是一样的,它是由公共权力的稀缺性与权威性所造成的,它是权力异化的极端表现形式.在中国,反腐败工作存在着时间上的滞后性,解决这一滞后性的关键是要转变观念,在严明法制的同时,一定要树立"防腐败重于反腐败、以防为主、治防结合"的工作方针,将我国的反腐败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一直努力根治腐败犯罪,国内对腐败犯罪的主要态度是零容忍,但杜绝一切腐败犯罪现象是不现实的。面对反腐败零容忍刑事政策的困境,我国反腐败刑事政策应该做出新调整,选择有限容忍政策。有限容忍政策不是姑息养奸,是对腐败犯罪现状的科学认识,应在刑事立法中进行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20.
反腐败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过程中,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由于长期受历史和传统的影响,我国反腐败斗争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应引起我们广泛的注意。 第一,关于法律制度的设计问题。出现腐败,原因很多。干部道德品质问题是一个重要方面,干部道德不好必然会造成腐败,但这不是引发腐败的唯一根源。体制不健全也是腐败产生的原因之一。不健全的体制不仅影响人们的道德取向,也使腐败产生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在权力不受制约或少受制约的情况下,腐败的产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