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魏恩政我国十几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了。全党已形成这样的共识:在一个经济落后的人口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单靠物质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全面启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各方面动力,其中,精神动力的作用尤其不... 相似文献
2.
章越松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3)
中国共产党人在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认识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前后相继提出了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创新动力论和和谐动力论等思想,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3.
赵宏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8,10(5):26-28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回顾和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在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他们所创立的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特别是阶级社会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深刻指出: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亦即从原始公社解体以来,“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从而认为,革命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发展的直接动力,革命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火车头。因为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才能通过革命的阶级斗争,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才能解放生产力,推动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些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然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被消灭,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那么,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应该是什么呢?这是当代社会主义运动在以往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很好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由于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所以造成不少国家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许多重大失误。 相似文献
5.
何池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4):15-17
本文论述了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经历了从“以阶级斗争纲”到“改革开放”的艰难历程及其不同效果,剖析了产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为发展动力的深层原因,阐述了两种不同的“发展动力”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不同作用,论述了我们党对这一历史性课题探索过程经验教训的现实意义及其启迪。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是邓小平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对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其中,改革开放是终极动力,科学技术是创新动力,精神文明是潜在动力,落脚点是人民这个动力主体。 相似文献
7.
8.
学习这一部分,要着重把握改革的性质、目的、任务及判断标准。要深刻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它方面的体制,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改革是为了人民,改革要依靠人民群众;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是“三个有利于”标准。 相似文献
9.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既是一个深刻的理论,又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党的三代领导人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为出发点,形成了前后相继又各具特点的三种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本文将通过对这三种动力理论进行分析,并指出它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社会发展的三种动力:基本动力、根本动力和直接动力。它们都有各自特定的含义,三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有别于以前的社会形态,对它的探索和实践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从中得到的启发和教益可以用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制定“十五”计划并顺利实现“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我认为,这个科学论断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认识的新飞跃,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我们党对时代特征、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改革既然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那么,毫无疑问,改革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动力。 首先,改革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现实的物质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精神是由物质决定的,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人的意识和精神尽管对物质有巨大的反作用,但这种作用归根到底是由物质的决定作用派生的。离开了物质的决定作用,意识和精神的反作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 相似文献
13.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生产斗争不能说离开阶级斗争而阶级斗争则是阶经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发展的动力。因为,生产在任何条件下,总是社会的生产。这就是说,人们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长期探索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十四大总结了国际和国内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这个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以后才提出的一个新课题。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历史功绩是创立了历史唯 相似文献
15.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里拟讨论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问题,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我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讨论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以四年来改革开放实践对这个理论问题进行反思和概括,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目标,选准主要着力点。(-)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曾经有许多先驱者就历史发展动力问题进行过讨论,曾经有过的一个最著名的观点,就是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毛泽东曾应用这一观点解释中国的封建社会。“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毛泽东选集),第…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社会有两大发展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培麟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6,(9)
(一) 小平同志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设的矛盾。不过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两对矛盾集中地具体地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因此,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而为了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在共产党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全面改革。改革经济体制,就是遵循生 相似文献
17.
李永成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2,60(1):76-78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集中表现为“政治上道义上的一致”观,其哲学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完全适合”论。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政治、经济和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等方面的缺陷和错误的根源就在于斯大林这个“一致”动力观。 相似文献
18.
和谐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致性、和谐性不但是对立统一的动因,而且是保持事物在稳定中发展的重要因素。和谐动力的现实性因素已经凸显,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经验的历史性总结,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和谐动力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蔡彦士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8,(12)
在中共党史上,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座伟大的历史丰碑,它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从困境。危机中挣脱出来。它勇敢地抛弃阶段斗争动力论,确立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新说。正是由于这个动力论的变换,给社会主义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勇敢地摒弃了阶段斗争动力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党在认识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困于旧思维框架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根据这个基本原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一个不曾经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而在现实中将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发展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严峻课题,也是邓小平同志多年来殚精竭思、不懈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之经验教训,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就如何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开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