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资本主义社会复习要点: 1.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①从十五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是依靠暴力,用掠夺的方法准备起来的。②资产阶级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广大农民和手工业工人是革命的主力军。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  相似文献   

2.
唐王朝监察制度的运作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很有特色的部分 ,它随着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发展而不断强化。至隋唐时期 ,监察体制已日渐完备。梳理监察制度从秦汉到唐的发展过程 ,剖析唐朝御史纠察制度和谏官言谏制度具体运作的特点 ,对现实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制度模式余小珩了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更好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需要。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它是在同封建主义的政治制度斗争过程中逐步建立的,在人类的发展史上,资本...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卡尔·马克思的民主思想,是他理论武库中的一份宝贵遗产,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民主思想,总结中国民主建设的经验,对于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重大的意义。马克思的民主思想是在批判地吸收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遗产;在亲自参加和总结了工人运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在《共产党宣言》、《1848—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法兰西内战》等一系列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阐  相似文献   

5.
“天赋人权”论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曾显示出巨大威力,也曾作过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武器。但在中国,它却失去了昔日的灵光,历史发展最终宣告了它的破产。这是为什么?有人认为,“天赋人权”论其所以在中国归于破产,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性、排他性的特点造成的。这种观点脱离社会的经济、政治而单从文化上看问题显然是不科学的。事实上,中华文化从总体上说,对外来思想文化是开放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先后不同程度地吸收了中亚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罗马文化的养料;近代以来更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化。  相似文献   

6.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完成的过程 ,实际上是英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权利关系链条断裂、修补及新的意义上的重建的过程。通过新的角度来考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次革命发生的原因、过程及对它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宪法不能产生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而只能产生于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 法律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但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尽管是法律的一部分,它却不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并没有我们今天讲的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只有当阶级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即出现了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之后才能产生。这是因为: 从宪法的本质来看,宪法有史以来都是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着国家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与中国社会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它包括三个层面:经济发展是物质的层面;政治发展是制度的层面;思想文化发展是社会变革的深度层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先进国家。鸦片战争使封闭型的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被打破,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侵略,打在中国人头上,压在中国人身上,渗透进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造成了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极大冲击。这种冲击使中国社会在非常不利的国际环境下被迫转轨,寻求新的生存形式。这就使中国被迫…  相似文献   

9.
资本主义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封建社会内部因小生产者的自发分化而产生。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前提是:一方面,广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被剥夺生产资料,成为“自由”劳动者;另一方面,剥削者手里积累起大量的货币资本。在十四、十五世纪,地中海沿岸若干城市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西欧在十六世纪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期。经过十七、十八世纪英法的资产阶级革命和  相似文献   

10.
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封建地生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和不完全地占有直接生产者农民。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是建立在他们占有了社会绝大部分土地的基础上。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封建社会,农民没有土地,只得向地主租种土地,忍受地主的剥削和奴役。所以,我们说,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是农民受苦、地主致富的总根子。而封建的土地占有制形式,即土地制度的发展和变化,又是揭示封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一条根本线索。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曾出现了多种形式,其中井田制、限田制、王田制、屯田制、占田制、…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党内协商民主思想主要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侧重于解决党内协商民主的基本范式、基本保证和基本要求;邓小平党内协商民主思想主要产生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侧重于解决党内协商民主的有效载体与制度保障;习近平党内协商民主思想主要产生于新时代,侧重于将党内协商民主纳入到健康、正常、积极发展的轨道。尽管毛泽东党内协商民主思想、邓小平党内协商民主思想、习近平党内协商民主思想各自产生的时期不同,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从总体来看,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2.
现代民主思想的核心是民权,传统民本思想的核心是君权,两者迥然不同,但中国现代民主思想又确实受惠于传统民本思想.传统民本思想既是西方现代民主思想在中国落脚、扎根的重要思想资源,也在现代民主思想中国化过程中进行了价值指引.中国社会各界在政治思想上普遍性地经历着从民本到民主的过渡.民本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整体性地渗透进了民主思想的逻辑里,不仅在概念上出现了误读,误以民本为民主,更进行了价值性的整体影响,导致理论界不少人同时曲解了民本与民主,着力于将传统民本论证得更像民主.  相似文献   

13.
1 近代民主政治作为上层建筑,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西方的议会民主政治,是在封建社会母胎中孕育并随着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以及城市市民阶级的发生、发展的,英国的议会政治于十三世纪时已经形成,十四世纪时,又由一院制变为两院制,贵族院由僧侣贵族与世俗贵族组成,众议院由各郡、各城市选派的骑士和市民代表组成,从而提高了这些代表在议会中的地位,使议会的权力有了加强。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国会的力量已足以与封建国王抗衡,因此,革命成功后,近代以议会政治为主要特征的民主政治,得以顺利的建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习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统一战线理论和多党合作理论构成了邓小平协商民主思想的间接理论基础,毛泽东的协商民主思想成为邓小平协商民主思想的直接理论基础。邓小平协商民主思想内容丰富,主要体现在党内、党际、社会协商民主三个层面。邓小平协商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在于有助于健全党内协商民主制度,实现党内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有助于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建设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科学精神和民主思想不可分 科学精神和民主思想是不可分的,科学追求的是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科学的发展往往是对权威的否定,平等和自由是科学和民主的共同原则。只有在民主的制度下科学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无论是17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19世纪的俄国革命,20世纪中国的“五四”运动以及随后的民主  相似文献   

16.
封建科举制自它产生到其灭亡,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走过了一千多年的岁月。封建社会在古代中国的生命力如此之顽强,科举制是促使其发展的很重要的一种“养料”。科举制既是维护大一统的封建国家、维护封建皇权的基石和利器,也是封建儒学意识形态的传播机和奴化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温床。  相似文献   

17.
杨树虹 《前沿》2011,(23):47-50
中国官僚体制越到后来,越成为历史发展的逆力,它扼杀新的生产力,使中国长期停滞在超稳定的封建社会中。今天,官僚制度虽同旧社会一起被埋葬,但它的影响仍然存在,腐蚀着我们的干部及国家机器。本文试图通过考察中国官僚产生、发展及衰亡,进而认识其历史作用、社会表象与影响,从思想上进一步提高我们的防腐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说到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晚期的严重闭关自守状态,人们往往认为,这是封建国家和农业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换言之,似乎只要是封建的自然经济,一定伴随着社会的封闭状态。这种看法并不符合历史。作为大陆文化的一种类型,我国古代社会经历了复杂的融合和交流运动过程,它在封建社会前期曾经是十分开放的。与中国从昔时的文化繁盛状态走向衰落相对应,闭锁状态只是在封建社会后期才逐步形成的。这种历史演进告诉我们:一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历史上,屯田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土地制度,它始创于西汉,以后沿续了两千多年,直至清代,为封建社会各个朝代所采用。其间,历代王朝实行屯田制虽然各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西汉屯田制度的完善和补充。为什么屯田制度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封建社会自始至终都存在着国有土地,而屯田制度就是经营国有土地的一种较好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的“官当”制度,是封建特权思想在法律上的体现,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等级森严的封建专制政体和“刑不上大夫”的礼教思想是“官当”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思想条件。“官当”制度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而归于消灭,但其对现代社会仍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少数领导干部怀有的“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就是“官当”制度的遗毒。消除滋生封建特权思想的土壤,对建设现代法治社会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