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更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类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嫉妒是一种正常的情感体验。当员工之间的地位、能力相当时,如果其中一方获得上级的认可、提拔、加薪或者学习机会时,其他员工就会产生心理落差,从而产生嫉妒心理。  相似文献   

3.
提起"嫉妒"一词,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女性,然而嫉妒绝非女性的专利,很多人(甚至比我们发现或想象的还要多)都曾为之困扰,不分肤色,不分男女,亦不分老少。我们大可不必隐瞒自己曾经或多或少地产生过这种微妙的情感,其实嫉妒作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可以说是人们在生存或生活竞争中采取的一种难以避免的、根深蒂固的反应方式。只要存在比较,存在竞争,就存在嫉妒,它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真正了解它,更少有人积极接受它,正确对待它,却总是竭尽全力加以掩盖、压抑,并试图把它摒除于人性之外。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嫉妒心理不仅很难消除,而且常常是欲盖弥彰。我们在产生嫉妒与压抑嫉妒的恶性心理往复过程中不断加深自己的恐惧、愧疚乃至罪恶感,而这远比嫉妒本身的危害大得多。所以笔者认为,积极地认识嫉妒心理,勇敢地面对嫉妒心理,以科学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公正客观地研究并阐释这一特殊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是非常必要而紧迫的。  相似文献   

4.
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如果一个人怀有嫉妒心,很可能陷入一种焦虑不安,或者悲哀忧伤的情绪状态中;严重的有可能发展成为憎恶、怨恨和复仇这样恶劣的情绪,有的甚至会发生伤害等攻击性行为。如何矫治学生间的嫉妒心理呢?  相似文献   

5.
优等生是指各方面表现都好 ,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是父母长辈们的“心肝宝贝” ,是班主任、科任教师的“宠儿” ,是同学们学习的楷模。在他们身上有许多良好的品质 ,但是这些受宠的姣姣者 ,由于背负的“期望值”较高 ,在人们的一片赞扬声和家长的娇宠下 ,其负重心理也往往随之产生。优等生负重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狭隘的“优秀观”,认为自己“冒尖”是理所当然的 ,别人有优势了 ,就觉得心理不平衡 ,甚至嫉妒。二是为保“优秀”紧张兮兮 ,常常怀疑自己是否还优秀 ,是否还会成功 ,时时事事感到压抑 ,过份注重每次考…  相似文献   

6.
嫉妒     
嫉妒是锋利的刀子长出的牙,很有杀伤力和破坏力,有时杀伤的是别人,更多时候杀伤的是自己。嫉妒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其实质是优与劣的参差在弱者心理上留下的斑驳阴影。所以,黑格尔说:“嫉妒是平庸的情调对于卓越才能的反感。”  相似文献   

7.
嫉妒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后进生有,就是在学习成绩居于中上游的所谓优等生中也普遍存在,而且后者还  相似文献   

8.
正嫉妒是一种不利于身心发展的心理效应,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妨碍事业发展。要知道,每个人都有闪光点,我们没必要因为羡慕别人而去嫉妒别人。下面三招有助于打消嫉妒心。只跟自己比。总有人比你拥有得更多、更好,所以,与他人比只能一时胜出。与自己比,检视自己的成长和收获,评价自己的付出和所  相似文献   

9.
高峰 《党课》2010,(14):121-123
193年前,一个面目狰狞的怪物诞生在英国的一座古堡中,它是弗兰肯斯坦博士用尸块组装、并用闪电激活而成的——这是雪莱夫人所著的、世界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中的场景,那个怪物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制造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政治文化是人类文化在政治生活中的表现,现代化背景下政治文化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政治层面,也是政治发展的文化层面。政治文化作为分析人类政治行为的新的概念,拓宽了单纯从政治、经济制度研究政治现象的狭隘领域。从政治文化发展的视角,可以更加科学透彻地理解政治参与和政治冷漠现象。政治文化及其发展的实质和具体内容“政治文化”概念的模糊性,给“政治文化”概念的明确界定带来一些困难。我国学界对“政治文化”的界定有范围从小到大的三个不同层次:一是基本沿用西方“政治文化”概念,将其限制在“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二是认…  相似文献   

11.
韩静 《前线》2016,(12)
正莎士比亚有句名言:"像空气一样轻的小事,对于一个嫉妒的人,也会变成天书一样坚强的确证;也许这就可以引起一场是非。"自人类开始在地球上活动以来,嫉妒就一直如影随形地伴随着我们。作为人类的一大陋习,它不仅是是非的发源地,还是悲剧产生的温床,是害人害己的祸根。几千年绵延不绝的"文人相轻",多少含有嫉妒的意味。韩非子与李斯同为荀子学生,都是法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传统的定向思维中,嫉妒是备受诅咒的罪恶之花,它曾导致了无数惨绝人寰的悲剧。别的不说,单是莎翁笔下就衍生出几多悲剧名篇:《麦克白》、《奥赛罗》等等。不过,它也并非“一无是处”,在人们的生活中,嫉妒有时着实  相似文献   

13.
试析中国知识分子坎坷历史命运的基本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知识分子命运的原因也是阻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原因。研究中国知识分子坎坷的历史命运 ,分析其原因 ,从根本上消除不利于知识分子发挥作用的经济根源、政治根源、理论根源和传统文化消极面的社会嫉妒心理等 ,才有助于从根本上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拍马”说     
“拍马”说吴临芳拍马之术,始自何时,已无可考,但可谓源远而流长。源远:大概有了人类就有拍马了;流长:延绵数千年而不衰。看其势头,汹汹然不可遏制,还要随人类的发展而辉煌下去。拍马,君子不齿,就连拍马者自己也常常在公众面前对拍马之流大加挞伐,以标榜自己的...  相似文献   

15.
论道德     
人类之异于禽兽者,通常的说法是有思维、会劳动。然则随着人类对动物研究的深入,发现动物也有思维,也会劳动,只是与聪明的人类相比,动物们显得“笨”一些而已,是量的差异,非质的不同。人与兽的区别,我们的老祖先倒有更深刻的见解。古哲先贤们在对“天人之际”即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后,发现人与禽兽的差别就在于“道德”两个字,有德者即人,无德者则为“衣冠禽兽”。人类从动物界脱颖而出,直立地表傲视万物而为地球的主宰,不仅赖于其聪明,更赖于其创建了一套保护自身的道德体系。正是有了道德体系的规范,在“老吾老以及…  相似文献   

16.
虽然不同的英语学习者,由于受其所在环境和成长经历的影响,都有不同的想法和心理需求,但是他们之间也有一些共同之处。如何根据学习英语的不同心理需求采取相应策略.使每个学习者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是英语教学工作者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于大学生来说,“嫉妒”是一个令人讨厌而又难于启齿的问题。本文拟就大学生嫉妒问题作一探讨。一、嫉妒的种种表现所谓嫉妒,就是自己渴望获得的东西切为别人所拥有,由羡慕别人的东西转而怨恨拥有者。日本著名心理学家诧摩武俊认为,嫉妒就是自以为宝贵的东西被别人夺取或即将被别人夺取时所产生的具有憎恨的强烈感情。嫉妒在行为导向上有“东方式”和“西方式”  相似文献   

18.
浅论创新思维的阻碍因素及突破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个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某些事实中寻求新关系、找出新答案的思维过程,它是伴随创造活动而产生的思维过程。它的阻碍因素主要有从众心理、过分嫉妒、“冬夏心理”、极端的自我评价。根据创新思维的阻碍因素,培养创新思维应做到:培养浓厚的科学兴趣;多向思维的习惯;激发潜在意识等。  相似文献   

19.
葬也该平淡     
人之生也平淡,死也平淡,葬也该平平淡淡。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死观的主旨,就是对于人类的个体生命的必然归宿———死,有其惊人成熟的、彻底面实的洞察,因而就有珍惜人生的意识,有了一种追求超脱豁达的人生观。《菜根谭》对此有精辟的凝炼和高度的提升。曰:“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米,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巨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乐?如何看他不破而怀贪生之虑?如何看他不重而殆虚生之羞?”又曰: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意思是…  相似文献   

20.
李洪志编造的“法轮功大法”从一开始就具有明显的反科学、反社会、反人类、反政府性质,其荒谬性、危害性,本来是不难识破的。但是,就是这样一套荒诞不经的谬论邪说,为什么竟能欺骗、迷惑如此众多的民众呢?对于这一现象的深入剖析,不仅对“法轮功”迷恋者将起到警醒作用,而且对遏制当前社会上大行其道的种种伪科学和封建迷信活动,也是十分有益的。形成“法轮功”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举其要者,有以下几点:其一,中国是一个小生产者的汪洋大海。在自然力和社会力面前,小生产者很难把握自己的命运,总是虔诚地追求并希望有一种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