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皓 《山西青年》2024,(5):99-101
社会学是一门旨在揭示社会运行规律和社会问题的重要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社会事件、群体行为和个人经历等。社会专业学生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分析社会行为、社会实践、社会现象等,从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社会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对于学生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实践能力培养背景下,学生能够有效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增强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研究基于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的,探讨社会学专业课程建设路径,为提升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2.
王闯  焦树国  管刚 《世纪桥》2010,(11):153-15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社会开放性的不断提高,西方思想的潜移默化,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在这个时期,恋爱低龄化、试婚、婚外恋、离婚率上升等现象开始出现在人们眼前,并屡见不鲜,它体现出了社会转型时期道德观念的弱化。本文尝试用社会学的视角,从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民主化、社会城市化、文化世俗化、交换利润最大化四个层面对其中的"试婚"现象进行解释研究,通过分析揭示其产生的根源,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看待"试婚"现象,形成正确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3.
作为原理意义的客体的社会学研究对象是单位意义社会,立足点意义的研究对象则互不相同,在社会行动、社会关系或社会有机体、社会系统等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对话中不断变化,进而指向作为应用意义客体的研究对象——任一社会现象,形成各门应用社会学。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学以社会规律性为前提,以实证为研究方式。社会规律虽然同样客观,但内含人的主观性,观测、归纳与理解、直觉是实证方法的不同形式。社会学研究形成以研究者主体价值为取向的实证性认识,需要不断反思才能客观中立。社会学的"客观中立"只能是主客对立方式下对客观中立的追求,而非绝对的客观中立。  相似文献   

4.
社会学意识与社会学专业教育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社会学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长久的锻炼,而社会学专业教育承担着社会学意识的培养任务,为此,要通过改进和规范社会学专业教育培养模式,来培养及提高学生的社会学意识。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中,面对日益增多的社会问题,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需要通过结合自身的理论特点与方法论视角来探析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应对策略,而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正是由现代性与全球化共同塑造的结果,其方法论视角的独特性在于综合了宏观社会转型背景与微观个体意识觉醒的共同诉求。在建构和谐社会的方针指引下,由哲学向社会学方法论视角的转变具有应时性与必然性,社会学独特的理论视角继承了哲学的传统特长并发挥自身的方法论优势,将在应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种问题时显示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研究角度与倾向来说,政治社会学有着鲜明的特色;从学科体系独立性与完整性来说,政治社会学又存在一些不足。其中的关键就是在政治社会学的发展中,对其研究对象的界定缺乏统一的认识,这一点已经影响了政治社会学的发展,因而需要加强研究并把它落脚到政治社会学的学科化建设上来。  相似文献   

7.
作为人类社会久远的福利制度安排,社会保障发展到现代,已经越来越鲜明地体现出对公平、正义、共享等价值理念的追求和实践。对社会问题和社会公正的研究,是社会学的重要范畴,也是众多社会学家关注的焦点。因此,从社会学视角来分析社会公平问题,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和思考社会保障的核心价值理念,更好地把握其意义以及如何实践。  相似文献   

8.
关于建立角色社会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色社会学是社会学中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它包括理论条件、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价值和研究原则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要建立角色社会学这门新兴学科离不开社会学、社会心理学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角色理论.角色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角色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角色社会学研究的任务是角色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研究角色社会学理论有助于分析社会结构及其特征;有助于解释和预测人们的社会行为;有助于促进角色的学习,提高扮演角色的自觉性;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人们重新寻找自己在改革中的角色位置.研究角色社会学应遵循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谢立中 《新视野》2021,(3):86-92
滕尼斯以“共同体”与“社会”两个概念为核心建立起来的社会学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对相关西方思想史进行创造性阐释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理论体系,就必须深入到滕尼斯的著述文本中去追溯其社会学思想及其理论旨向形成的心路历程。通过这一追溯,我们不仅可以对滕尼斯社会学思想的形成过程,而且也能对一般社会学理论的形成问题得到一些更为适当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高小波 《世纪桥》2014,(11):44-45
反思社会学作为布迪厄最重要的学术贡献之一,是通过对其他学者关于反思性的理解批判而建构起来的。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旨在超越各种形式的二元对立,通过对社会学建构自身研究对象的过程的考察与分析,完成社会学的自我反思,进而揭示出社会结构及其再生产或转化的机制。另外,通过对关系的关注、彻底的质疑、两种约束的超越和参与性对象化等四种途径来实现其反思社会学的实践,这形成了布迪厄反思社会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9-11”事件和“SARS事件”表明政府危机管理的必要。本文对政府危机管理的定义、危机管理的方 式和对策进行系统的论述,最后,从“SARS事件”引出的对中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一般意义上,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但是随着财产类型的多元化,“使用盗窃”行为逐渐纳入我国刑法理论视野。但是由于其缺乏普通盗窃罪的非法占有目的,被认为不构成盗窃罪。面对我国使用盗窃行为不断增长的态势和其所产生的社会危害性,我国应该将使用盗窃行为入罪,设立使用盗窃罪,并配之相应的法定刑。  相似文献   

13.
深化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首先要正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科学论证“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以及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贡献和发展。其次要全面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新变化。从中可以认识到这些变化并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世界的基本矛盾,因而也决不会改变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4.
政府机构改革呼唤社会中介组织的发育。社会中介组织的发育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力。政府机构改革没有完全到位制约了社会中介组织的发育,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未能有效促进政府机构的改革,是政府机构改革与社会中介组织发育未能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的原因。促进政府机构改革与社会中介组织发育良性互动,要抓住政府机构改革的六个重点,解决加快社会中介组织培育和发展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缺乏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中遇到的一个严重问题,制定《国有企业企业家奖罚条例》,建立奖罚机制是培育优秀企业家的有效途径之一。《条例》的有效实行还具有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技术进步,防止社会不正之风等意义。初步构想的《条例》应该由两两部分内容组成,即确定考核企业家业绩的客观准确的经济指标和具体的奖罚条款。  相似文献   

16.
陈亮 《求实》2022,(1):58-67
既有研究存在就党建论党建的现象,缺少对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发展方向、助推社会组织健康成长、为社会组织提供制度框架的理论解释。全面认识社会组织党建,不能局限于党建自身逻辑的思维定式,而应站在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发展的逻辑去综合判断。针对当前社会组织党建过程中嵌入式创制的现实困境,应当在制度体系创制上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在主体动机创制上加强价值引领与方向引导,在组织活动创制上推动组织建设与活动开展并重,在权责安排创制上理顺管理体制、明确权责主体,在方式手段创制上推动线上平台与线下平台的灵活互动,探索"大数据+社会组织党建"模式及其匹配机制。"嵌入式创制"及其分析框架的提出、建构,能够为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党建研究提供一个具有启发性的思路与视角。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学角度看,国民的基本道德素质状况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明水平和社会控制能力;治国的根本在于“治人“,在于通过道德调控,使国民成为具有自觉道德规范意识的文明人;道德约束是社会运行的有效控制力;道德缺失,必然导致国家控制力的减弱;道德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自我的内在文化力,是社会进步的公共财富;德法并举是社会进步的整合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构成了完备的治国体系;在社会管理系统中,法治与德治的差别在于,一个是外在立法,一个是内在立法.两大规范体系的统一,共同实现对社会的整合.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极大地激发了公众讨论、参与和监督政治活动的积极性,网络群体性事件也成为这一领域的特殊表现形式,形成了基于社会舆论对政治系统的压力,促使其接受网络舆论并作出反应。积极探索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规律和特征,能够促使政府构建科学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虽然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许多诸如覆盖面小、需要社会保障重点援助的困难群体偏大而社会保障资金却严重短缺的问题和困难,为此,我们需要加快社会保障法制的建设,建立多元筹资机制和综合性的城市社会救助系统,拓展就业渠道,迅速、全面地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三个代表"思想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代表”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条件,马列主义是其理论渊源;和平与发展是其时代背景;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是其历史根据;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其现实条件。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个代表”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于我们在新世纪宣传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