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武胜县级机关里,提起段含德,人们无不为他一心为公、兢兢业业的精神所折服,都亲切地称他是革命的“老黄牛”。也因他“正统”,一些人便说他太“憨”,戏称他叫“段憨德”。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不少地方存在的“革命书店”,其开设者并非美国共产党(下称“美共”),而是美国革命共产党(下称“美革共”)及其支持者。“美革共”被称作美国国内目前最大的“毛主义”组织。它是受我国“文革”影响成立的,党刊名为《革命》。该党的指导思想一直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主张在美国发动由工人阶级领导的暴力革命,  相似文献   

3.
徐海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毛泽东曾称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本文献给读者的不是他传奇的战斗经历,而是他那两次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4.
张家康 《党史文苑》2014,(12):22-27
毛泽东原本是个温情革命者,五四运动前后,他奔走呼号,所作所为无非是“忠告运动”“呼声革命”,不主张“炸弹革命”“有血革命”。中共建党初期,实行国共合作。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两党合作、帮助国民党改组的工作上.也没有想到枪杆子的暴力革命。  相似文献   

5.
崔书芳 《党建文汇》2002,(19):24-24
“中国需要进行第三次‘解放农民’的制度革命,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城乡隔绝、对立、分离的不公平和不公正局面。”说这番话的是中国著名国情研究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称,这场制度革命的核心,是解放农民、投资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  相似文献   

6.
谢子长是陕北、陕甘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二十七军两支军队的创始人之一,堪称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奠基人和“创造红地”的卓越领导人。毛泽东称其为“民族英雄”,朱德赞其曰“人民领袖”,老百姓直呼其为“谢青天!”  相似文献   

7.
莫道桑榆晚红霞尚满天——记共产党员、离休老干部宋进官同志□仝志华梁树江提起宋进官,在广灵这个山区小县可谓妇孺皆知,有口皆碑。普通农民称他为种地的“老把式”,乡镇干部称他为“老农村”,机关同志称他为“老黄牛”,离休后,村里人又称他为“热心人”、“好事人...  相似文献   

8.
宋凤英 《党史纵横》2013,(12):23-26
著名革命老区河南新县是一片“红色之土”,这里孕育出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43位共和国将军和50多位省部级领导干部。在新县籍贯的老将军中,不能不提到具有传奇色彩的郑维山。他为人果敢耿直,不唯上、不唯书,坚持真理。“文革”中,由于他没听江青一伙的话,曾被康生斥之为“郑维山太狂妄”。而毛泽东则对郑维山的果敢耿直给予高度评价,称“南有许世友,北有郑维山,两位都是风风火火雷厉风行”。  相似文献   

9.
肖秀芝 《党课》2012,(4):83-85
老舍先生称自己为“写家”而不说“作家”,还称自己为“文牛”。实际上,这是他的一种人生观。纵观他的一生,不论是办教育还是当作家,  相似文献   

10.
傅连暲对红色医务卫生人员的培养苏俊才傅大夫一生中培养了无数的医务人才,所以郭沫若在1964年的一首赠诗中称他“桃李神州遍,刀圭亦代传”。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对培训医务卫生人员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有:一、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他出于对革命的同情,多次组...  相似文献   

11.
“五四”前后,瞿秋白称陈独秀为“尊师”“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这一时期,有一个名字几乎震动了整个中国,他就是陈独秀。陈独秀的祖籍是安徽怀宁,1879年生,他的家族可算是“安庆望族”。明岁时,他考中晚清秀才,22岁东渡日本,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回国后,lgu年在安饭创办(安徽俗话报),宣传革命思想。10年后的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在创刊号上,他大声疾呼:“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淡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他利用(新青年)这块阵地,发表了…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称;“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1936年10月19日,一面印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旗帜,盖在鲁迅先生瘦小的躯体上。“民族魂”三字,是对鲁迅的巨大精神影响力的深刻写照。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1998,(4)
“同志”是一个古老的称呼,已有相当的历史。最早是志趣相同的意思。近代以后,“同志”开始与政治挂钩,在戊戌变法时期已相当普遍。袁世凯在1902年给盛宣怀的电报中就称对方为“同志”。后来,“同志”又跟着时代的脚步,变为革命者之间的称呼了。冯自由《革命逸史种说,刘冲山受日本报纸称其为“革命党首领”的启发,“吾党以后即称革命党”。“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中山先生的遗言,仿佛使我们倾听到辛亥革命时期此起彼伏的“同志”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员之间也以“同志”相称,严格地说,“同志”成了共产党员之间的相…  相似文献   

14.
井冈山大井村毛泽东旧居门前,有一块大石头,当年毛泽东经常坐在石头上读书、看报、批阅文件、思考中国革命的命运和前程。如今人们亲切地称这块石头为“读书石”。毛泽东酷爱读书。可以说,凡是他生活、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都有他读书学习的生动故事。在井冈山时期,他随身带着可以装“文房四宝”的土布口袋,每到一处总是先摆好笔墨纸砚,以便随时学习、工作和写作。长征路上,有时患病躺在担架上,或骑在马背上,他仍然坚持读马列的书,自嘲地说自己是“马背上的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15.
在辽宁省大连市有一位全国惟一健在的中共“六大”代表,第六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他就是革命老人唐韵超(原名唐宏经)。在唐老颇具传奇色彩的革命生涯中,他曾经五次坐牢,两次被开除党籍。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亲切地称他为“党史活化石”。  相似文献   

16.
请您评刊     
1978年10月,邓小平访问新加坡。而这之前,中国在极左时期一直称新加坡为“美帝国主义的走狗”。当邓小平吃惊地看到新加坡的成就时,他承认对方实行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方针是对的。当谈到中国的对外方针时,李光耀说,中国必须停止革命输出。邓小平停顿片刻后突然问:“你要我怎么做?”  相似文献   

17.
谢振华 《学习导报》2012,(11):48-50
在上海龙华革命烈士陵园,长眠着一位年轻的湘潭人。他是我党早期著名的领导人、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指挥者罗亦农。1928年,年仅26岁的罗亦农牺牲后,党中央发表《悼罗亦农同志》的专文,深切悼念这位党的卓越领导入,称罗亦农同志是中国无产阶级的“一位最热烈的领袖”,中国共产党的“一位最英勇的战士”。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革命史上,肖克将军声名遐迩。他兼资文武,有“军人学者”之称。然而,他的二哥肖克允尽管也别有一番风采,却鲜为人知。肖克允那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太短暂了。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2,(21):82-82
即使经济再不景气,一国总统也不会和“穷”这个字眼沾边。然而,在有“南美瑞士”之称的乌批圭,总统何塞·穆西卡却被称为“最穷总统”。他还把自己90%的薪水捐给了慈善事业,所以也有人称他为“最慷慨的总统”。  相似文献   

20.
皖南事变中的饶漱石 电视剧《叶挺将军》里皖南事变几集中,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小姚”。“小、姚”是谁?他原来就是东南分局副书记饶漱石。当时,出于工作保密的需要,再加上饶、姚谐音,大家平时称他“小姚”。就是毛泽东发给东南局的电报也称他“小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