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安大钧 《前进》2003,(4):8-10
的十六大报告,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又一经典文献。报告的第五部分,即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部分,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作了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明确地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深刻地论述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表明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党的领导与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必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3.
浅谈政治文明建设与人权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觉 《人权》2003,(3):7-9
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同时提出,“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我国党的代表大会第一次使用“政治文明”的概念,并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在中国现代化事业中有了准确的定位。无论从理论或实践看,它对我国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社会应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制度建设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曲鸿亮 《文明大观》2003,(12):46-48
十六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党的重要文献中,如此明确地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联在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位一体”的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是全中国人民的最大的共同利益。那么。政治文明建设同人民群众利益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6.
政治现代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把政治文明建设与现代化密切联系起来,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现代化的内涵是:政治制度的法制化程序化;政治文化的开放化科学化;政治行为的原则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人民民主与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目标 ,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三大支柱 ,其中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 ,大力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必须与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必须着重加强人民民主的制度建设 ,必须规范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参与政治的行为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刘建民:转变决策机制强化县级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行使庆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刘建民撰文说,地方人大行使决定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更是逐步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客观要求。因此,依法、全面、正确、有效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必须走一条党和政府推动、人民当家作主、法治保证及其有机结合的道路,本文分析了这一实践路径的合理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的?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到底好在哪儿?它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有着怎样的紧密联系,如何实现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和发展》一书对这些问题一一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11.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制度文明。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首先应积极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政治文明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一般关系,以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根本保证和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2.
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好形式,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于依法治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色布格 《前沿》2003,28(8):10-13
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状态的文明 ,是一个社会体系 ,在这个体系当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提出的两个文明建设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命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最新型的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同处一个时代有其共性又有本质区别。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就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政治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包括政治意识明、政治制度明和政治行为明三个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鲜明地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物质明是基础。政治明是保障;精神明是动力,只有三高度协同统一,才能有力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16.
郭为桂 《人民政坛》2007,(11):11-12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在新时期新阶段,对于如何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报告提出的总体要求是,“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这些要求,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着眼点在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此,报告提出要“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优化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  相似文献   

17.
浅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三位一体地构成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模式,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党的领导是根本,人民当家作主是目标,依法治国是保障。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证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方向;只有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目标,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才有前提,党的领导才有坚实的基础;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才能从制度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从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进行了统筹规划。但是,政治在何种意义上是文明的,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取向、战略举措和工作重点是什么,还需要进一步加深理解和领会。具体说,在一般意义上政治文明指的是什么?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特殊性在哪里?弄清这两个问题,对于更好地谋划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更好地坚持、发展和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而更好地实现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四中会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这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  相似文献   

20.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以民主选举、协商民主、基层民主和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等为重要实践形式,党的领导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键。全过程人民民主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指引我国人民进一步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要继续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