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拒绝诱惑     
诱惑是什么?古人说:“诱惑如陷阱,会把人毁灭。”诗人泰戈尔说:“顶不住眼前的诱惑,就会失去未来的幸福。”余秋雨说:“诱惑是无底的崖谷,坠下去粉身碎骨。”对领导干部来讲,诱惑如烈酒,可以醉得失去理智;是精神鸦片,会一口一口吞噬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郭光文 《学习导报》2011,(23):46-46
在《辞海》里以“诱”字开头的词共有11个,而其词义都是贬多褒少。如诱胁、诱拐、诱饵、诱因等,见词就知意。至于“诱惑”的释义,更是开门见山,即“引诱迷惑”。在当代诱惑本领最高的人恐怕应该首选臭名昭著的远华走私案头目赖昌星。赖昌星有两句“名言”:第一句是“只要能把领导请出来吃顿饭,  相似文献   

3.
於常勇 《当代党员》2010,(10):10-13
广州诗人苏一说:“重庆是董其昌的水墨,山水相映,一派空灵。” 上海评论家姬阳说:“重庆是张曼玉的旗袍,百般变化,尽展诱惑。” 北京作家王蒙说:“重庆是贝多芬的交响,一‘听’就会上瘾。”  相似文献   

4.
战胜诱惑     
《唐文粹·猩猩铭·序》中有则这样的寓言,一群猩猩特别嗜好喝酒,喜欢穿木履学走人路。猎人掌握了猩猩这个习性,就在树林里摆上米酒和木屐,“恭候”猩猩。猩猩始见,大骂曰:“诱我也”。思之再三,相谓曰“盍少尝之?慎毋多饮矣!”可一试其味,面对米酒和木履的诱惑谁都欲罢不能,喝得酩酊大醉。其结果是“相蹈籍而就絷,无一得免焉”。我们常哀叹猩猩战胜不了诱惑而自投罗网。其实,人生在世何尝不也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功名利禄,金钱美女,“小可一粟一毫,大可金银珠宝”。一般来说,人都能看得清诱惑,但也有吗?纵观古今,在诱…  相似文献   

5.
学会拒绝     
学会拒绝,是党员干部的必修 课,也是拒腐蚀、守清廉、保本色的 基本功。 拒绝诱惑。当今社会形形色色 的诱惑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党员干部必须守住思想道德防线,拒绝金钱、名位、美色的诱惑。在市场经济 的环境下,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 达到自己的目的,总是千方百计、 不择手段地拉拢、收买我们的干部。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也确有 一些意志薄弱者,耐不住清贫,经 不住诱惑,在“糖弹”“银弹”和“肉 弹”面前败下阵来,沦为人民的罪人。面对诱惑,每个党员干部必须 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思想上的 纯洁、道德上的高尚和行为上的检 …  相似文献   

6.
远离诱惑     
最近,杨澜采访崔永元的时候问:“你曾经遇到过的最大诱惑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远离诱惑     
最近,杨澜采访崔永元的时候问:“你曾经遇到过的最大诱惑是什么?”崔永元直截了当地回答:“钱,走穴。有人让我给楼盘剪彩,最高价开到了一剪子50万元。”  相似文献   

8.
张志远 《新长征》2011,(1):64-64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提起范仲淹,很多人会想起他那流传千古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一生节俭,为政清廉,从他读书时“食粥心安”的故事中,不难看出他对己要求严格、自觉抵制诱惑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9.
坚守淡泊     
淡泊,是天山深处那一湾湖水,清澈透明。淡泊,是宁静,是一种人生态度。 置身于物质财富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每天都会与诱惑擦肩。瞥一眼自己的房子、票子和位子,总有些万股无奈或千般不尽人意。对比得与失,心中难免失落。失落—经放纵和宣泄,就会失态,就会出格。欲望和浮躁容易结伴,浮云和阴霾形影相随。刺激最容易使人欲望膨胀,幻想则易使人心智迷乱。面对诱惑的陷阱、欲望的泥潭,小说家陈染说:“为了逃避黑暗,我们闭上眼睛。”但实际上却是,即便我们“闭上眼睛”,也并不能够“逃避黑暗”。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教育?“真正的教育在于尊重儿童、倡导合作与个性发展”:“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那就是真正的教育”。这些哲人的教诲,犹如黑夜里的指路明灯,照亮了我们求索的心。是的,这些灵动的理念.就是我们追寻的真正的教育。犹如生物生存需要洁净的环境一样,人的发展亦需要一个“完全无害”的教育环境。一个“绿色”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2008,(3):32-32
李斌在2007年第12期《政策》杂志上撰文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经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切实保持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政治本色,加强修养,严于律己,防微杜渐,真正做到“八慎”:  相似文献   

12.
当今时代,面对工作中的资源越来越多,面临生活中的诱惑越来越大,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常备“三盆水”:一盆水常“洗头”,醒脑;一盆水常“洗手”,洁身;一盆水常“洗脚”,慎微。  相似文献   

13.
好干部为什么会变坏?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许燕提出了一种心理学的解释——心理绑架,类似于“温水煮青蛙”。被“煮”的“青蛙”是那些手握权力的官员。他们的一般特征是:有资源,有魄力,工作出色,有能力办成事,但对诱惑的抵御能力则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在西北坡考察时强调指出:在新形势下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领导干部要率先做到“两个务必”.首先要切实担负起“为官一任,为政廉一方”的政治责任.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坚持原则,抗住诱惑,做到一个“俭”字,达到一个“正”字。  相似文献   

15.
卢福林 《党课》2010,(12):78-78
俗话说:“舍得舍得,有舍有得。”说的就是舍与得的关系。舍得既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党员领导干部身负重任的同时掌管着一定的权力,如何在面对诱惑时懂得“舍”与“得”,对于始终保证正确行使权力、切实做到廉洁从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先锋队》2011,(9):64-64
“画外音”:近年来,一些“夫唱妻和”的违纪违法案件频频发生,贪官在台前作秀,贪妻在幕后收钱。企图欺骗组织、人民。逃避法纪惩处,结果是既害个人,又害家庭,更危害社会。其实,在那些敛财的官太太们当中,一些人是能够认识到贪污受贿的法律后果的,只是一时经不起诱惑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急剧滑落。阅读危机不仅在于阅读量的急剧萎缩,更在于阅读养成的滞后,甚至发展成青少年“阅读不能症”,以及“浅阅读”、“反阅读”行为的盛行。阅读危机的原因有二:一是现代生活压力太大,节奏太快,没有闲暇时间阅读。二是新媒体的诱惑,现代人沉浸在“电子三屏”(手机、电脑和电视)生活图景之中,阅读变成了读“屏”,主宰并瓜分着人们有限的闲暇时光。  相似文献   

18.
郭庆晨 《党课》2013,(15):76-77
俗话说:“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离任,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个为官者的政绩、名声和人心向背。这里说的所谓“离任”,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从离开官位(包括暂时的离职)的那一刻开始的。  相似文献   

19.
王涛 《党课》2006,(11):63-63
一位领导于部曾对高空作业的工人说:“我们的工作有个共同点,都是位高而不头晕。诙谐的语言道出了“清清醒醒为宦、明明白白做人”的重要性。面对金钱、权力、地位、美色等种种诱惑,要耐住寂寞、守住清贫是不容易的。要做到“头不晕”,在笔者看来,关键在于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到慎微、慎欲、慎终,进而严于律己。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4,(18):23-23
近来,又有一批中高级领导干部因为腐败问题而落马。其中,不乏才华突出、政绩骄人者。他们之所以落马,主要是在德上出了问题,没有经受住金钱和美色的诱惑。这一事实再次提醒我们:在用人问题上,应切实贯彻我们党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更加突出“德”的权重。《论语》有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