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倪学志 《理论探索》2020,(3):102-112
粮食产量与价格之间按其自身规律发生的负反馈互动关系,使粮食市场表现出来的"两丰一欠一平"与"谷贱伤农"的自身周期规律性可以较好地促成耕地轮作,而政府持续上涨的最低收购价实施打破了粮食市场应该有的一定程度"谷贱伤农"波动特征,进而抑制了耕地轮作。为了促成耕地轮作,需要让市场机制在粮食市场中真正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因此,实现"价补分离"并不是粮食最低收购价改革的本质,把"价格交给市场来决定"也不是其本质,二者只是前提条件。由于三大主粮具有巨大的刚性需求量以及关税配额制度保护从而替代性极小,导致粮食生产者补贴也是一种变相的价格支持,所以需要考虑"最低收购价+补贴"产生的"组合"干扰市场效应。因此,应取消针对三大主粮的特定品种补贴政策,且最低收购价不能大于粮食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唐敏 《瞭望》2006,(24)
今年夏粮收购正在紧张有序进行。目前全国小麦收购已超过全部的60%,来自农业部的资料显示,尽管今年气候异常,但夏粮仍有望获得好收成,单产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小麦优质率将首次超过50%,预计将比去年提高6个百分点。对于逆势丰收的原因,农业部长杜青林将之归结为五点: 一是中央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中央增加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特别是首次公布了小麦最低收购价,首次出台了农资增支综合直补政策。  相似文献   

3.
粮食最低收购价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实施的粮食最低收购价、粮食直补等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粮食恢复性增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政策效果,需要进一步完善。首先是最低收购价、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措施,单个政策效果显著,但各项政策自成体系,缺乏综合协调,没有形成整体效能。另外,一些地区的直接补贴没有与种粮挂钩,补贴效果打了折扣,不利于促进粮食生产。同时特别需要重视的是,类似于直接补贴的政策措施,具有边际效应递减特征,在补贴不能进一步增加的条件下,难以形成提  相似文献   

4.
袁元 《瞭望》2003,(46)
今年刚进入9、10月份,农产品市场行情就格外活跃起来,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一路飚升,呈现出近6年来首次全面上扬的态势。 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都在短期内猛然走高。据了解,10月16~19日,我国主产区小麦价格突然强劲上涨,每吨平均涨幅40~80元,黑龙江小麦每吨价格达到1100元新高;与此同时,玉米价格出现反季节性上调,华北地区同比价位每吨上涨80~120元;而在安徽省,油菜籽和水稻收购价格比上年同期分别上涨了20%和10%左右。 在油料市场,国庆节后不久,一些地方大豆收购价已经涨到了1.32  相似文献   

5.
中储粮:不折不扣地执行粮食调控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瞭望》新闻周刊从中央储备粮工作会议获悉,今年中央将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国家粮食调控政策必须在各个环节不折不扣地执行。托市收购保证丰年增收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林军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独家采访时表示,中央对储备粮工作非常重视,中储粮公司的职责是“维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6.
正新世纪以来,中央不断加大支农强农惠农力度,建立了以"四项补贴"和"三项价格支持(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目标价格)"为核心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2004-2014年,中央财政用于"四项补贴"的资金从146亿元增加到1681亿元,累计增长了10.5倍,年均增长27.7%;用于  相似文献   

7.
种粮地区稳产增收的举措实则是功夫在身外的系统工程 46亿公斤,这是河南省周口市今年1038万亩小麦的总产量,与去年相比增产3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据估算,小麦产量占全国小麦总产量1/25的周口市,在今年全国小麦约320万吨的产量增幅中,周口市的增长量占到近1/10。  相似文献   

8.
张杰昌念“效益经”的事,很能给人以启发。笔者手头还有山东省临沭县提供的一份材料。这个县的一百户农民,去年种小麦每斤成本最低的是四分八厘,最高的是一角九分六厘,相差三倍多;而每亩纯收益最高一百二十一元,最低七角,相差一百多倍;每投资一元取得的利润,最低一分六厘,最高三元一角三分,相差的倍数就更悬殊了。  相似文献   

9.
10.
夏收“殷实”中国粮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若不出现重大灾害性天气,中国夏粮有望实现第五年增产农业部部长孙政才目前在河南南阳举行的全国小麦跨区机收启动仪式上说,目前小麦长势喜人,夏粮丰收在望,如果近期不出现重大灾害性天气,我国夏粮单产将再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将实现第五年增产。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业内人  相似文献   

11.
薛岩  彭超 《理论探索》2020,(1):115-123
在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基础上对粮食市场调控政策进行调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场"硬仗"。2004年国家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后,在一段时期内,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粮食和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国内粮食市场调控的政策组合。粮食市场调控政策在稳定粮食市场、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国内外粮食供求形势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出现了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严重、进口增加、加工企业利润压缩、财政负担加重等问题。粮食市场调控政策与引导通货膨胀、财政能力、生态环境保护等许多政策性因素夹杂在一起,未来粮食市场调控政策的改革方向需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继续坚持市场化的方向,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协调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2.
“谁说种粮不挣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谁说种粮不挣钱?"湖北京山县农民刘若峥租种了1290亩地,复种面积2580亩,其中水稻、小麦等粮食种植面积占75%。他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自家光粮食一项,今年净收入可达70多万元,如再加上种的棉花、花生等,年净收入可达100多万元。刘若峥介绍说,去年自己租种地有  相似文献   

13.
叶婧 《瞭望》2022,(8):16-18
小麦是我国两大口粮作物之一,全国40%的人口以小麦为主食.2020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3.51亿亩,产量2685亿斤,产需平衡略有盈余.2021年,受小麦、玉米价格倒挂等因素影响,小麦饲用替代、酿酒制曲明显增多,产需形势由宽裕转为趋紧.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10,(27)
<正> 正是夏粮收购时节,本刊记者分赴江苏、江西、吉林等地夏粮收购市场实地采访。在前一轮农产品炒作和近期南方洪涝成灾的大背景下,这些地方夏粮收购渠道的商家对夏粮涨价的预期强烈,助推夏粮收购价不断上涨。  相似文献   

15.
王建  杨喆  周楠 《瞭望》2020,(8):54-55
一年之计在于春。从南到北,春耕备耕陆续铺开。但受疫情影响,今年春季农业生产面临着一些与往年不同的不利影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中发现,目前部分地区粮食收购库点暂停收购,部分农民余粮还没变现;部分农资生产企业开工延迟,物流受阻,一些农资企业货源不足,农民担心农资供应。  相似文献   

16.
建立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支持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应建立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粮食主产区 的经济发展,保证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增长,稳定全国粮食生产大局。  相似文献   

17.
小麦总产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二位的山东省,终于把梦想变成现实。据初步统计,今年全省小麦总产可达到365亿斤,比去年冠军总产量高出30亿斤以上,首次成为全国小麦总产冠军。  相似文献   

18.
我国粮食补贴的理论与现实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补贴政策是国家重要的惠农政策。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粮食补贴政策体系构成及目标,即初步形成了初步形成了综合性收入补贴、专项性生产补贴和最低价收购政策相结合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接着认真总结了粮食补贴的基础理论,如粮食产业的基础地位论、粮食产业的弱质论、粮食产业的正外部性等。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实施粮食补贴政策的现实逻辑。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日益深入,国内企业收购与兼并的行为日渐活跃。相对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企业购并,目前中国境内,企业实施善意收购的表现十分突出,收购行为成功几率迅速加大,堪称近期收购兼并活动中的亮点。  相似文献   

20.
盘点国家粮食供需“家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在中国粮食市场受到全球关注的背景下,盘点一下我们粮食供需的家底十分必要。7月2日,温家宝总理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这份纲要指出,当前我国粮食安全总体形势是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食物供给日益丰富,供需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