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民间文学是在不识字的民众中,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相传下来的精神产品。它是民众生活、生产、人生经验和艺术才能的结晶,是社会发展历程的曲折反映,是研究社会底层的老百姓和国情的重要资料。该研究成果是我国第一部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它以唯物史观的立场,对百年来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作了细致的梳理和独特的审视,比较全面地描绘了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发展的历史图景。在处理百年学术史的若干问题吋,该成果在以下三个方面较有新意。第一,没有采用当下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界的成说,即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肇始于1918年的北大歌谣征集…  相似文献   

2.
兵团民间文学是兵团人的口头创作,是一定社会生活在兵团人头脑中的形象化反映,是兵团人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其中反映兵团人履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民间文学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真实地反映和记录了兵团屯垦戍边的史实,生动地表现了兵团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鲜活的兵团精神和兵团屯垦戍边史教育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3.
新疆杂话是新疆人民集体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文学。作为传统民间文化和优秀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今的新疆杂话可通过探索自身的文化认同功能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文先以多地域汇合和多民族聚合,阐述新疆杂话融合各地多民族智能的生成渊源;再以语言形式和内容主题的本位转向,分析新疆杂话执行本位偏移机能的内在特征;最后以忆共同时代历程、扬共同地域精神、传共同群体心声,探索新疆杂话发挥文化认同功能的前行路径。理论阐述论证智能提供了可能,典例分析佐证机能履行着效能,由此,以新疆杂话为代表的新疆民间文学,其践行现实意义的逻辑链条即可完备,其推进文化认同的崭新功能即可发挥。  相似文献   

4.
近代散文观念的变化是散文文体变革的前提。近代散文观念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桐城——湘乡派与阮元等人的骈散相争,成为近代文学史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近代报刊的出现,促进了"新闻体"的产生,"新闻体"正是走向"新文体"的中介与桥梁;白话体首先在民间文学中萌芽,经过报刊的大力宣传和实践,散文语言逐渐由文言体向白话体发展。  相似文献   

5.
土地革命时期,城口曾一度被红四方面军解放,并建立了县、区、乡各级苏维埃政权。在血与火的战斗中,城口人民创作了许多生动感人的民间文学—红色歌谣。  相似文献   

6.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5类别:民间文学 发布时间:2006年6月 编号:Ⅰ-5项目名称:刻道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 施秉县 简介:苗族<刻道>,即"刻木",是在一根歌棒上记录了各种代表歌词内容的符号.内容为苗族<开亲歌>,是至今保留的苗族古代刻木记事符号.  相似文献   

7.
土地革命时期,城口曾一度被红四方面军解放,并建立了县、区、乡各级苏维埃政权。在血与火的战斗中,城口人民创作了许多生动感人的民间文学——红色歌谣。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境内的众多民族中,苗族以漫长迁徙著称。迁徙的原因,有灾荒、战争、以及人口压力导致的开疆拓土等等,不一而足。总之,根据古往今来的口传和文字记载,苗族在历史上经历了数不清的山山水水,更换过从东到西的故土家园。就像古歌唱诵的那样:"爹娘原来住哪里,爹妈原来住东方";后来人口增长,环境变化,"雀多窝窝住不下,人多寨子容不了",于是开始迁徙,踏上了长途爬涉的历程:"波光澈艳接蓝天,大地连水两茫茫"……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贵州省贵阳地区民间文学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本地少数民族同胞的口头文学,包括山歌、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另一部分是元代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外省各民族军民带到贵阳的书面或口头文学作品。《贵州通志·艺文志》中,列入"小说"类的书只有四种。少数民族的口头文学遗产,绝大多数是20世纪50年代才得以整理记录下来。1898年前后,中国发生了一场"革命文学"运动。出于"强种保国"的目的,老一辈先知先觉者认为小说是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17,(7)
<正>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现有人口8000多人。鄂伦春民族文化主要由故事说唱、表演艺术、雕刻刺绣和绘画编织等组成,其中优美的民间口头文学和歌舞表演艺术,是鄂伦春族文化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族人们以"活态传承"为主体,主要依赖口传身授的方式延续和传承,没有文字,通用汉文,信奉萨满教和各种神灵。这些文化特质,在当今鄂伦春族群众生产生活中也多有体  相似文献   

11.
文化的非文字形态性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典型特征,哈尼族传统文化中的口传文化因此比较发达,其他传承扩散方式也被采用。随着与外界交流的扩大,哈尼族传统文化在不断变迁。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以来,新疆社会多重价值观念并存、多种传媒方式共生.维吾尔文学的传播形态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主要形成了民间文学传播、传统文学传播以及新兴文学传播并存局面,三者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影响了新疆维吾尔文学事业繁荣与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正提起宁都会议,相信有很多人都知道这段历史。笔者每次去东山坝小源村,毛泽东旧居的房东曾栋材的儿孙们都会不厌其烦地向我讲述宁都会议期间毛泽东住在他们家的故事,这些故事就像是曾家的传家宝似的,一代一代口传了下来。那是1932年中秋节过后不  相似文献   

14.
客家与畲族的关系前人有过不少探讨。文章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方法,从村落地名与姓氏、祖先崇拜、神明崇拜,以及其他习俗等方面,钩沉史迹源流、口传文化,藉此查找线索,进一步探寻客家与畲族的关系,以期得出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5,(12)
<正>赫哲族几千年来口传身授的语言、风俗、信仰等民族活态传统文化正面临着急剧流变和消失,抢救和发展赫哲族文化迫在眉睫。如何有效依托"互联网+"这个大平台,让互联网与赫哲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进行深度融合,将成为饶河县做好赫哲族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的努力方向。一、赫哲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对民俗文化重要性认识不足。认识不到传统民间文化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缺乏民间文化  相似文献   

16.
国保档案     
《当代贵州》2013,(12):46-47
六盘水市现辖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和钟山区四个县级行政区98个乡镇,总面积9914平方公里,总人口302.7万,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区。除汉族外,全市共有37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技艺、民间美术、民间  相似文献   

17.
不能准确地用语言和文字表达苗族传统刺绣图案里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她就用祖先世代口传的美丽传说吸引苗家姐妹坚守传统、用技艺传承的方式延续传统文化的存在。从谋生的本能冲动,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张春英,一个苗家女用最朴实的方式回报家乡,并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民间口传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活形态的精神产品,与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多元的社会及文化功能.这种功能主要包括制约和维系社会生产生活,强化民族的自我认识,承载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传递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调节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9.
哈萨克英雄史诗的研究可分为三个时期:一、哈萨克英雄史诗研究的酝酿时期。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哈萨克苏维埃文学的影响下,涌现出了像阿塞特等一批文学家。他们在创作了一批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的同时,也搜集和整理了流传在哈萨克群众中的民间英雄史诗。二、哈萨克英雄史诗研究的起步时期。20世纪50年代,我国哈萨克族英雄史诗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搜集和整理。哈萨克文文学类期刊《曙光》的问世和自治区文联所属文学研究所的设立,对哈萨克民间艺人的采访及对民间文学作品的搜集,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三、哈萨克英雄史诗研究的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开始,哈萨克民间文学步入一个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20.
赵成 《前线》1985,(10)
北京是民间文学的一个大宝库。可是,前年北京市民间文艺研究会成立时,我们却是身在宝中不见宝。要编书,没有稿件,要搞研研究,役有资料;要搜集材料,没有线索。成天呆在办公室里,又不甘心。于是,我们就去访问了一位老人,据说他在清朝当过王爷,对北京掌故了如指掌,是个"北京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