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农村经济。国际国内的经验和现实情况表明,中国农村发展必须走"产业农业"、"科技农业"、"补贴农业"、"转移农业"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必须建设学习型的新农村、和谐的新农村、民主的新农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2.
宋才发 《学习论坛》2009,25(3):65-67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现实途径.土地资源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应当以保护耕地为土地政策的首选目标,绝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重点,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拒绝"盆景式"、"景观秀"和"豆腐渣"工程.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速度进一步加快。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有力地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城镇化快速推进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新农村建设"人的问题"更加突出;城镇化快速推进加速了农村土地的占用,新农村建设"地的问题"更加突出;城镇化快速推进加速了农村资金的"流失",新农村建设"钱的问题"更加突出。为此,要求我们采取措施,消除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负面影响。一要通过留住农村人才、引进外部人才、提高农民素质,解决好"人的问题";二要围绕土地数量质量、土地利用效率和农民土地权益,处理好"地的问题";三要立足农村资金、信贷资金、财政资金,化解好"钱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为保障军需民食,井冈山军民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多种方式筹集粮食。开展挑粮上山运动,储备充足的粮食;制定颁布《井冈山土地法》,促进农业及粮食生产;开展军民节约粮食运动,保障军需供给,兼济贫困群众和红军家属。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粮食工作史实作进一步的梳理和研讨,总结和汲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粮食工作的经验教训,为新时代我国开展的"三农"工作、粮食安全、新农村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等提供借鉴启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中"城镇化"又起着重要作用.离开了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如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农村城市化问题、农业工业化、市场化问题等等都难以通过其自身的建设去完全解决.因此,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途径之一的"新农村建设"必须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去推进,必须以城镇化发展为支撑,以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前提.  相似文献   

6.
土地流转视域下的"空心村"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许多地区的农村"空心化"现象使得乡村社会发展陷入一种治理性困境.人力资本空心化,土地抛荒化、村庄空心化、家庭空巢化,集体空壳化、科技空心化以及公共服务空心化已对新农村建设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却为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规模经营提供了有利契机.因而以充分保障农民的承包经营权益为前提的土地流转,为"空心村"的治理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路向.  相似文献   

7.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当前,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因此,我们不仅要继续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会精神,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明确职能,准确定位,始终把握这个工作重点,把土地整理特别是基本农田整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矛盾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市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城市化为主线,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产业富民、城乡联动"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有力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快速前进,经济社会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案例:连续19年粮食总产量位居河南第一的豫北农业大县滑县,一个容纳包括18个行政村在内的"超大社区"正在建设中,这也是河南新农村建设中最大的一个农村村庄整合试点。这个正在传统农区进行的城乡一体化试验,被称作"滑县试验",意在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粮食生产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实施科教兴农的方针;提出了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走城市化或城镇化的道路。坚持通过科技兴农和科技创新、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具有可执行性,2006年2月21日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涉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科技、农业流通、粮食生产、农业结构、农业产业化、循环农业、农民持续增收、社会保障、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土地征用、生态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规划、人居环境治理、社会事业、义务教育、劳动力技能培训、文化建设、卫生建设、新型文明风尚、税费改革、金融改革、基层组织建设、农民权利的保障、新型社会服务化组织等方面的措施,既结合了中国农…  相似文献   

13.
杨信 《奋斗》2009,(1):29-30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从我市看,完成“三大历史任务”,改革的突破口、聚焦点和重中之重是,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大政策前提下,要继续加快土地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省委九届七次全委会议要求"力争使我省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农村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给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提出了新要求.如何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找准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和带领全省农民搞好新农村建设,是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必须破解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禹新荣  陈湘舸 《求实》2008,3(2):16-18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农业、农村在发展进程中遇到了新的矛盾与困难.邓小平关于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要走出一条"合乎中国国情的道路","必须走改革这条道路"的思想,对于我们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沿着邓小平的所指引的道路,以改革求发展,继续深入进行农村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就一定能够实现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06,(8)
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各项战略任务的首位。强调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抓好大型粮棉油生产基地、优质粮食产业、农田水利、饮水安全、公路、沼气和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建设等重点工程。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加大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以高效农业规模化、500万农民转移、百万农民培训、城乡规划全覆盖、农村道路通达、农村“三清”、农民健康、农村文体、农村社会保障、“千村万户帮扶”等十大工程为抓手,有力地推进了全省的新农村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2006年全省粮食总产超过600亿斤,增长7%,农民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一、坚持走“三化”发展道路省委、省政府从江苏工业比较发达,城市比较密集的实际出发,走以“三化”带“三农”的发展道路,积极探索了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建设新农村的路…  相似文献   

18.
视野     
《先锋队》2015,(8):50-51
国家粮食局:鼓励民资入股国有粮企发展混合所有制最近,国家粮食局要求各地粮食部门创新粮食企业经营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粮食企业"走出去",争取纳入地区"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布局多元主体共同发力的粮食产业新格局。国家粮食局鼓励粮食企业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粮食企业"走出去",争取纳入地区"一带一路"  相似文献   

19.
对当前江西生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新农村是一种崭新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是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江西生态新农村建设必须要强化生态意识;制定科学规划;加强建设生态新农村管理的执行力;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尊重农民的意愿,调动农民参与生态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走经营农村的路子;要因地、因人、因资源、因产业、因产品制宜,选择发展生态经济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南阳市主要抓住以下几个问题。一、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原则一是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安排的原则。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走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道路,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