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群众》2013,(12):F0004-F0004
为进一步解决农民贷款担保难问题,简化贷款办理手续,提升信贷服务水平,从今年4月份起,沐阳农商行在全覆盖、普惠式阳光授信的基础上,在全县分批“整村推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截至目前,已成功推广314个行政村,评定信用户5962户,增加授信2.31亿元。投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713户、2317万元。  相似文献   

2.
近日,融安县农户贷款“信用屯”授牌仪式在该县大将镇东潭村大潭屯举行。2009年以来,为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努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和经营贷款困难等问题,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融安农村商业银行以村屯为主体,通过做好农户资信调查,严格按照柳州辖区信用村镇创建实施办法,对符合条件的村屯进行“信用村(屯)”评定,推出示范典型,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推广建设农村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孝昌县信用合作联社紧紧围绕服务“三农”这一主题,创新工作思路,全面开展以争创信用户、信用村和信用乡(镇)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到2001年底,全县共评定信用户83697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55.4%,评定信用村24个,信用乡镇  相似文献   

4.
衢州市衢江农村信用联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积极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该联社从开展信用户、信用村和信用街评定三个层面来创建农村信用工程。  相似文献   

5.
《人大建设》2008,(12):55-55
《河南日报》近日刊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村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马九杰的文章认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体系建设是农村金融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助于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提高服务质量。比如,农村信用社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中开展的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与评定工作,特别是一些地方已经建立电子化的农户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系统,为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决策和风险定价、对农户的守信激励等将发挥基础性作用。如何真正落实农户信用档案特别是电子化的信用档案建设工作,应成为农村信用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6.
为加快全县宽裕型小康建设进程,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切实解决好农户“贷款难”和金融部门“难贷款”的问题,充分发挥干部、金融部门支农和联结农民的纽带作用,2002年,惠农县委、政府结合联农助富和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倡导并推行了“干部为农户担保贷款”活动,得到了全县干部的积极响应和农民群众的广泛欢迎。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山东省胶南市紧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文明信用资质评定为依据,以优惠放贷政策为动力,以创评“文明信用镇”、“文明信用村”、“文明信用户”和“文明信用工商户”为载体,在全市全面推进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建设,出实招、重实效、办实事,在全市营造了良好的社会信用和投融资环境,为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2006年,胶南市财政拿出1000万元,设立了农民创业扶持基金,对创业农民实行小额贷款贴息,有效地激发了农民群众的创业热潮。为鼓励更多的…  相似文献   

8.
1999年以来,丰县华山镇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依托农村信用社组织,以创建信用村为载体,大力发展信用户、信用村,积极探索改进信贷支农服务的方式、方法,至目前为止,全镇已建立信用户8869个,信用村25个,分别占全镇总户数和行政村的45%、89%,两年来累计向农民提供信贷资金7800多万元,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全国信用村建设的示范镇。  相似文献   

9.
周富贵 《政策》2002,(5):32-33
为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2000年初,中国人民银行茂名支行、茂名市农村信用联社选择江泽民总书记视察过的高州市根子镇成功建立了全国首个“信用镇”。2001年5月,创建“信用镇(村)”活动在该市全面铺开。2001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将高州市创建“信用镇(村)”的做法向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10.
蔡建葵 《政策》2002,(4):59-59
近几年来,农民普遍强烈反映贷款难,而农村信用社却又怨声四起收贷难。究竟是贷款难,还是收贷难?又如何解决贷款难和收贷难?崇阳县农村信用社在白霓镇三溪村培育创建全县“第一信用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韦文孟 《当代广西》2014,(12):38-38
正百色田东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现有57个贫困村,然而现在走进这些村寨,却惊喜听到群众说发展生产不差钱。想贷就贷,人均贷款余额1718元数字显示,田东县57个贫困村贷款余额从2008年末的5938万元增长到2013年末的18466万元,人均贷款余额达1718元。"富人易贷款,易在有资产担保。穷人难贷款,难在没有啥抵押物。我们搬开这个障碍物,多管齐下,让贫困群众也容易获得贷款。"田东县副县长刘军模说。"信用能当钱使",这是田东县农民群众对农村信用体系的评价。田东县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对全县79902个农户进行评级,并创建信用村。根据信用等级,农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海南》2009,(8):16-17
包括小额信贷在内的农村金融在海南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然而长期以来,农民贷款难、担保难、抵押难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瓶颈"。2007年,琼中县围绕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在海南省农信联社大力支持下,以"特色产业+小额信贷+政府扶持"的模式开展农村小额贷款试点;获得成功后,2008年着手建立以全县农户信用信息档案为主要内容的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2009年5月12日,海南省委副书记于迅同志就此作出批示:"琼中县‘加强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的做法很值得总结。农户信用体系健全了,生产所需小额资金的信贷渠道就解决了,农业就会有大的发展。"并要求应尽快在全省推广,解决海南农业发展中资金不足的瓶颈问题,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漯河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农户为基点、以村镇为纽带、以创建文明信用村镇户为主要形式,以人为本、以实为要,优化载体、虚功实做,扎实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信用村镇户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宁波市农村信用社建立“信用村”制度,架设起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桥梁,基本解决了农民的贷款难问题。农民自豪地说——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当前农民生活保障的现状,2004年12月,平顶山市农调队对10县73个村的1000家农户、民权县农调队对150家农户进行了调研,从生活、医疗、教育和养老等方面探索解决农民生活保障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农户借贷时产生的交易费用影响其借贷额度。从农户家庭资产专用性、农户经营专用性、农户交易的不确定性和农户贷款频率4个层面可以对农户借贷的交易费用进行因素影响分析。在对湖北省某乡镇农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交易费用可细分为15个指标以分析其对农户贷款的影响程度。审查回归模型给出了对农户借贷额度的交易费用影响因子。从影响因子可以看出,农户贷款可得性在较大程度上受到农户家庭资产专用性和农户贷款频率的影响,其借贷的交易费用更多地由农户的自身因素产生。对于有借贷需求的农户,应通过构建村集体担保平台、鼓励农户创业经营和提倡金融下乡服务等措施,以使农户交易费用降低,这将有利于农户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  相似文献   

17.
黄立方 《世纪行》2012,(6):38-38
东风三干渠农民用水户协会于2000年9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覆盖当阳市王店镇、玉泉办事处和1个风景区农业队,共有9个村,39个用水小组,3543个农户,25000亩农田。  相似文献   

18.
正3月17日,地处三峡库区的重庆市丰都县包鸾镇飞仙村村民杨先文和妻子为肉牛添加青饲料。去年,在县镇人大代表的帮扶下,他们家贷款7万多元,饲养了20多头肉牛,目前已还完全部贷款。去年,丰都县人大常委会把代表主题活动的重点放在助推肉牛产业发展上。全县846名代表结对帮扶1653户农户养殖肉牛38384头,向农户捐赠肉牛发展资金及物资折款共计284910元,向农户送技术1459次。在代表的帮扶助推下,目前,该县肉牛存栏28.8万头,有45%的农户从事  相似文献   

19.
1996年3月5日,河南省唐河县毕店乡张延龄村99户农民集体向法院起诉,状告毕店乡政府违区国家有关规定.超标准向农民集资、提留和摊派,请求法院依法审理。唐河县法院受理此案后,抽调精干力量进行了细致调查。在掌握大量事实的基础上,一方面向毕店乡政府及张延龄计委严正指出了他们向农民超标准收取人身保险费。集资建校费等10多个项目的错误,另一方面又从稳定的大局出发,耐心做好99户农民的工作,避免矛盾激化、毕店乡政府认识到厂错误、主动退还了已多收农户的4000元现款.取消了乡政府原定而未收的12个超标项目的费用。99户农民打赢…  相似文献   

20.
鲁松茂 《政策》2004,(6):58-58
省农调队深入曾都、黄州、钟祥、监利、郧县、鹤峰县的19个村190个农户,就目前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以及农民的要求进行了调查,情况如下:一、农民增收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1、增收门路窄是农民增收的最大障碍。调查农户中,有68.4%的农户反映,当前制约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最大困难是收入渠道不宽,尤其是粮食主产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