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东吴大学政治系教授、中国大陆研究学会秘书长杨开煌和台湾大学政治系副教授石之瑜两位先生,于4月5日访问我系,与教师、研究生进行了座谈。双方就两岸关系、台湾“省市长选举”、台商来大陆投资、“一国两制”方针以及中国文化等问题,广  相似文献   

2.
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邀请,台湾政治大学教授、中山学术与国家发展研究所前所长、政治大学教授协会名誉会长张亚沄先生及夫人于1996年10月2日至9日在我院进行学术访问。访问期间,我院梁守德院长、潘国华副院长、方连庆副院长等同张教授进行了友好会见和座谈。张亚沄教授还分别同我院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干部班学员进行了两场大型座谈,就“三民主义在台湾”、孙中山思想、两岸关系、大陆的改革开放及  相似文献   

3.
目前,美国的“战区导弹防御计划”(简称TMD)已经成为中美关系中一个新的焦点。中美两国的TMD争论,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台湾问题。由于台湾“挟洋自重”,利用美国的TMD计划加强偏安、对抗统一,TMD也已构成了两岸关系中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将分析美国的TMD战略、中美和两岸之间的TMD争论反映了美国和台湾什么样的意图?TMD究竟会在什么程度和以什么样的方式,影响和干扰两岸关系。一、台湾对TMD问题的基本政策和策略对台湾来说,美国是其对抗祖国统一可以依赖的最大的国际势力。维持密切的台美关系、特别是加强台美…  相似文献   

4.
台湾问题历来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和最敏感的因素。如果我们将太平洋彼岸的中美关系视作是“大两岸关系”,那么台海之间则是一种“小两岸关系”。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大两岸关系紧张,小两岸关系就必然紧张;大两岸关系缓和,小两岸关系也必然缓和。大两岸关系中的美国,常常根据自己的国家战略利益来制定自己的对华政策,从而不时涉及小两岸关系。小两岸关  相似文献   

5.
在台湾问题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两岸关系成为举世注目的焦点问题的时候,我院和北京电视台联合拍摄了七集电视专题片《海峡风云》。该片由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陈云林任总顾问,罗青长、杨斯德、经叔平、郑鸿业、贾亦斌、张铭清、梁守德、方连庆任顾问。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为该片题写了片名。我院常务副院长潘国华教授为该片总监制,我院国政系主任李义虎教授为该片总策划。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两岸关系已步入和平发展新时期并且在诸多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但由于受到岛内政治、文化教育、两岸关系、国际政治与青年自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两岸大交流背景下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仍然呈现出“去中国化”与“台湾化”的现状,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国家和平统一将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未来两岸双方应继续深化两岸经济、文化、教育、社会领域的交流合作,以建构“双重认同”作为化解台湾青年“中国认同”危机的基本路径,在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重新建构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7.
小布什政府上台前,美国国内政界、学术界对中国两岸关系问题存在着分歧和争论。不少人批评克林顿政府对于两岸关系的政策,有的要求放弃一个中国政策,有的建议改变“模糊”战略。小布什政府上台近3年来对两岸关系实行了怎样的政策?本文围绕美国政府对一个中国政策、对“模糊”战略和两岸谈判的态度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美国政府关于两岸关系的政策作了评论。  相似文献   

8.
1997年5月22日至6月20日,日本大学法学部教授浦野起央应我院邀请,对我院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访问。访问期间,浦野教授给我院研究生作了题为“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展望——21世纪国际关系发展趋势的课题”的学术讲演,同时回答了研究生们的提  相似文献   

9.
1996—2005年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不平凡的10年,贯穿这10年发展的主线是两岸围绕要不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进行复杂而激烈的“统独”大对决,10年的较量测试出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各方的底线和能量,大陆牢牢掌握打击、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战略优势和有利条件,美国插手台湾问题的程度加深,“台独”走向衰落。这10年是两岸关系发展无法回避的必经阶段;对大陆而言,“促统”越不过“反独”的阶段;对台湾而言,  相似文献   

10.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并努力实现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和平统一符合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和繁荣。但是,美国的对台政策无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两岸关系的进程。本文将探讨美国学术界关于美国的台湾政策的观点。在这里,“学术界”这个概念涵盖任何从事和中美关系相关的学术研究的美国学者、研究人员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一国两制与中国统一曹治洲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提出的以“一国两制”的方案解决台湾问题、完成中国统一的方针,台湾当局一直持否定和反对立场,并认为“一国两制”的方案“是不适合中国的”①,是“谎言欺世”②。但是,当我们对台湾问题产生以来的两岸关系历史与现...  相似文献   

12.
经过10余年的紧张冲突尤其是陈水扁当局“法理台独”的冲撞,两岸关系受到很大冲击,台湾更是在低谷徘徊的两岸关系中受损严重。在此同时,中国大陆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与影响得到加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牵引,台湾新任领导人采取了与以往几任台湾主政者不同的两岸政策措施,两岸关系出现了良性动态发展之势。然而,两岸关系发展涉及的问题很多,将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存在的问题与隐忧难以忽视。本文拟就两岸关系的新发展及其原因、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问题与隐忧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美实力相对此长彼消,中美战略博弈进入高风险系数的“错肩期”,拜登政府试图利用台湾问题等制造“组合拳”来打压围堵中国大陆。美国对台湾的角色认知随之发生深刻变化,由“棋子”走向“陷阱”,由“打牌”走向“做牌”,由“筹码”走向“挖坑”,对两岸关系由可融促和到防融阻统、由防两岸冲突到防大陆武统台湾造成“既成事实”。这使得美国对台政策议题设置能力越来越强,并逐渐往法律化、“联盟化”和国际化等方向迈进,强化对台湾的“国家化”地位和“协防台湾”的非正式承诺,拉拢盟友集体对华打“台湾牌”。美国对台政策转向,进一步刺激民进党当局“倚美抗中谋独”幻想,也将给台海地区和平与稳定增添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14.
台湾民进党的大陆政策以“台独”为根本目标 ,对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美国的支持程度、大陆的军事压力、岛内公众的民意基础这三大因素都有相当程度的模糊性 ,因此 ,民进党的“台独”政策不符合台湾岛内的现实利益需求 ,并不具有可行性 ,也不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美国对台政策的走向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对台政策的走向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谢郁*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台湾问题的形成又是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结果,这就使得两岸关系的发展过程错综复杂,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国因素的影响。1949年以来,随着世界...  相似文献   

16.
张华 《台湾研究》2014,(3):70-78
美国对台湾“政治安排”的政策对“合情合理安排两岸政治关系”有重要影响。美国对台湾政治定位的政策是“认知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支持“台独”或“两个中国”,但同时又“对台湾地位不持立场”。在两岸关系的解决方式方面,美国对台湾的前途持开放立场,但认为应透过对话和平解决,且要尊重两岸民众的意愿。美国这一政策增加了对统一前两岸政治关系做出“合情合理安排”的难度,但在某些方面与大陆对台政策也有一致性。目前,两岸应充分利用这些相契合的政策,推进两岸政治关系做出“合情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主席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整整已经过去了五年。回顾五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和我们同台湾岛内分裂势力的斗争历程,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江主席的重要讲话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纲领性文件,对推进两岸关系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对遏制“台独”发挥了  相似文献   

18.
“台湾地位未定论”溯源苏格*借朝鲜战争爆发之机,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并抛出了一个“台湾地位未定”的谬论。台湾问题从此成为中美两国关系之间最大的争议问题。本文准备专就“台湾地位未定论”的来龙去脉,作一追根求源的探索。一、美国对台湾问...  相似文献   

19.
1999年12月11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会主办的第七届“首都高校研究生国际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与国防大学六所高校的研究生就“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美关系”这一主题,针对“美国的全球战略与中美关系”、“中国的外交战略与中美关系”、“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中国加入WTO与中美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20.
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历来有中国大陆因素、国际因素、台湾岛内因素及两岸关系自身发展因素四大层面,在不同的时期四大因素所发挥与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又各不相同。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台湾政治社会的剧烈演变,台湾政局因素在两岸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尤其是随着台湾政治社会的“本土化”、“民主化”的发展,台湾政局因素对两岸政治关系的影响至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