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0年以后,东盟各国在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的增长率方面均取得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成绩(只有菲律宾的各项增长率指标和印度尼西亚的出口贸易额增长率指标分别低于世界平均增长率水平);为此,东盟整体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世界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便分别从1980年的1.5%、3.5%和3.5%增大到1991年的2.0%、4.5%(1992年数字)和4.8%(1992年数字),均趋于增大。 在整个80年代期间,东盟各国在这些经济指标中年所占的比重虽然均有所增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出口贸易额方面,除了菲律宾之外,其他东盟各国所占的比重均已接近于超  相似文献   

2.
【东盟国家对美国的出口比重高达17%】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字,美国对东盟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75年的77.46亿美元扩大到1980年的214.55亿美元,增长了1.7倍,这个增长幅度虽然低于全世界对东盟国家的贸易增长幅度(增长了2倍),但却接近于日本对东盟国家的贸易增长幅度(增长了1.8倍)。从整个东盟看,它是美国的第五位贸易对手地区;另一方面从东盟国家看,美国在其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却相当高;1980年,美国在东盟地区总出口额中占17%,仅次于日本居第二位;美国在东盟的总进口额中占15%,同样也居第二位。  相似文献   

3.
同几乎所有的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东盟国家(除新加坡这个城市国家外)的大部份人口都从事于农业生产。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大致占东盟从事经济活动总人口的65%。在过去十年期间,东盟国家之中有四个国家的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实际有所下降。印度尼西亚从53%下降到43%;菲律宾从33%下降  相似文献   

4.
一、亚洲地区国外贸易对日本的依赖第一表列示日本在世界各个地区国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从这个表的数字可以看出,亚洲与大洋洲地区在对外贸易方面是如何依赖于日本。在1975年世界各个地区的出口贸易额中,亚洲地区有21.1%出口到日本,大洋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有27.3%,亚洲社会主义国家有21.7%。在1975年世界各个地区  相似文献   

5.
一、东盟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动向东盟国家的城市人口虽然不断有所增加,但到了1980年为止,农村人口仍然占绝大比重(新加坡除外,其他四个国家的农村人口比重最低的也高达64%)。七十年代,东盟国家的高经济增长率(东盟五国的经济增长率均高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主要是由于制造工业部门的增长所带来的;无论从国内生产总值的部门结构看或者从劳动力的部门结构看,农业部门所占的比重均已在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东盟国家的出口商品可以分为三类:(1)传统初级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产品;(2)地方工业制品;(3)出口加工区型工业制品。希望提高初级产品的加工程度传统初级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产品以往(直到目前为止)一直均占东盟各国出口的主要比重。这些初级产品的出口虽然具100%回过头来提高国内购买力的好处,但由于当前世界市场对初级产品需求萎缩,东盟国家很难再有过去那种需求先导型的高速经济增长了。初级产品出口的数量与金额均不得不趋于下降。  相似文献   

7.
2013年,中国与各贸易伙伴的贸易增速放缓,在中国的前四大贸易伙伴中,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增速最快。2013年,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额为4436.1亿美元,同比增长10.9%,中方顺差445.3亿美元,顺差额为2012年的5-3倍。中国与东盟4个新成员国的贸易增势强劲,与6个老成员国的贸易增速缓和,中马贸易额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一般贸易、外资企业、机电产品仍占主体地位,但局部比重较上年稍有下降。数据检验分析显示,中国、日本、韩国与东盟的贸易保持稳定的协整关系、关联程度。预测2014年的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仍具有较大持续增长和优化的空间与势头。  相似文献   

8.
(单位:%) 美国日本 折加坡20.0 9.理 菲律宾36.4 20.0 马来西业13.1 19。4 印度尼西亚20.2理5.5 泰国15.2 15。5(注)折加坡为1984年的数字,其他东盟国家 为1983年的数字。资料来源:日术《通商白皮书(1985年)》。 (小彬译自日本亚太经社委员会,《训查资料月报》,1986年6月号,第2页)美国和日本在东盟各国出口额中所占的比重@小彬 ~~  相似文献   

9.
施锦 《东南亚纵横》2006,(12):40-43
一、中国—东盟经贸现状中国和东盟是友好近邻,近年来,中国—东盟关系日益密切。到了2005年,双方关系更是有新的进展,高层相互访问频繁,经济以及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双边经贸合作健康、持续地发展。目前,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已经进入全面深入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降税正式启动,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格局。现在,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不断上升。据商务部统计显示,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在对外贸易总额中比重已经由1975年的3.55%上升到2005年1~11月的9.14%。中国与东盟全面启动降税计划一年来,…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流入部分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外国直接投资增多了。自1985年底以来,由于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持续上升,日本公司在这些国家的直接投资显著增加。1986/87财政年度,东盟成员国占日本在亚洲私人投资总额的37%,达到8.55亿美元,估计今年东盟国家所占比重还会上升。由于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它们的外国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也有明显差别。但总的特点是,外国企业资本在东盟成员国的投资领域发生了变化:投资最多的不再是过去的劳动密集部门,而是技术先进的资本密集部门。要求把资金投放到生产出口产品部门的外国投资申请书,以及外国公司独资的企业数都增加了。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公司也增加了对东盟成员国经济的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下半个世纪以来,东盟国家与日本建立了联系紧密的经济关系。但自2000年以来,随着东盟与中国经济关系的迅速发展,特别是2002年东盟与中国签订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以后,东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额急剧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对东盟国家投资也在不断地扩大与深化(如2005年以后中国成为对老挝投资的最大国)。  相似文献   

12.
近年,由于美国同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摩擦日趋激化等原因,日本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出现了某些新变化。日本在对东盟国家增加投资的同时,又提出“回流资金”等援助措施;东盟国家对日出口不仅总额有所增长,且制成品比重也在上升。根据目前双方经济上互有需要,预计今后一个时期,双边经济关系将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除新加坡之外,其他四个东盟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都是农业国家。战后,由于制造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农业在东盟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才开始下降,在1960至1980年间,农业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印尼从75%降为58%,泰国从84%降为76%,菲律宾从61%降为45%,马来西亚从63%降为50%;同期,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印尼从54%降为26%,泰国从40%降为25%,菲律宾从26%降为23%,马来西亚从37%降为24%,而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印尼从8%上升为9%,泰国从13%上升为20%,菲律宾从20%上升为26%,马来西亚从9%上升为23%。诚然,农业在东盟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已趋下降,但是,农业目前仍是东盟国家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约有四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仍来自农业,各国劳动力的一半甚至四分之三继续集中在这个部门。1979年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菲律宾为58%,泰  相似文献   

14.
引言 尽管近年来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在过去的20年期间还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增长,特别是东盟,它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在1985—1995年期间,东盟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是6%左右,而世界的年均增长率为2%,发达市场经济的增长率为3%。到1995年底,东盟占世界商品贸易额的比重高达6.7%,而在1985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的发展,双方产业间互补优势的产品所占双方贸易额的比重不断下降,双方产业内贸易的比重不断上升。本文借助现有统计数据,利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间产业内贸易的整体水平和现实结构,以及对彼此贸易的贡献率,揭示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逐步从产业间贸易走向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一、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产业内贸易的经验性和统计性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代表人物有沃顿恩(Verdoorn,1960)、米歇里(Michacly,1962)、巴拉萨(1966)、格鲁伯和劳艾德(Crubel和Lloyd,1975)等,他们都建立了各自…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俄罗斯燃料能源出口的特点是出口量大且呈增长趋势;在俄罗斯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中占有较大比重;出口量占生产量的比重较大;主要出口到欧洲国家,对独联体国家出口逐渐减少.俄罗斯燃料能源出口发展前景和趋势是今后仍将大量出口燃料能源;将减少对欧洲国家出口,增加对东北亚国家的出口;在大量出口燃料能源的同时,也将扩大某些燃料能源的进口.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理论不发达国家经济学说新动向1g: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边缘国家的发展道路间题(198工年第1期(1983年第3期东南亚地区日本和东盟的经济关系亚洲的金融和国际化(下)东盟:多声部合唱东盟对世界能源问题的展望从全球角度看东盟的能源东南亚经济成长与贫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实例通过贸易和投资实现地区性安全亚洲美元:是事实,还是虚构?L980年亚洲美元市场的扩展日本和东南亚东南亚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偏重城市发展的结果东盟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动向科技革命与东南亚发展中国家日本垄断组织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扩张.东盟国家…  相似文献   

18.
根据日本大藏省的财政金融统计日报的数字,1980年底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累计额为364.97亿美元(申请投资额),其中投向东盟国家的占70.16%亿美元,占19.2%。从国别看,印度尼西亚占44.24亿美元,新加坡占9,36亿美元,马来西亚占6.5亿美元,菲律宾占6.1亿美元,泰国占3.96亿美元。 1980年这一年,日本在亚洲地区的直接投资额为11.86亿美元,比1979年增长了21.5%,但这是由于其中包括了以下这样一些大型项目投资:对印度尼西亚的阿萨汉炼铝工业建设项目和石油开发的投资,以及对马来西亚的液化天然气建设项目的投资;此  相似文献   

19.
日本对东南亚的经济援助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战后日本的东南亚政策历史上,经济援助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指出的:“日本在东盟国家的利益以及它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所做的一切,最明显地表现在它对它们的经济援助努力上。”①战后年代,日本对东南亚的援助占其双边官方发展援助(ODA,OfficialDevelopmentAssistance)的45%以上。80年代尽管东盟在人均国民总产值上已达到世界银行的“中等业人”的发展水平,以东盟国家为主体的东南亚国家仍然获得35-40%的日本双边ODA。亚洲是日本援助的重点,而东南亚又可谓“重点之重点”。自80年代初…  相似文献   

20.
一、1995年菲律宾经济实绩及其动因分析1995年是菲律宾继续保持较高经济增长率的第二年。据菲官方初步统计,1995年菲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57%,高于1994年5.1%的增长率水平。进出口增长加快。1995年菲贸易总额为319.1亿美元,增长率达254%,其中进口191.6亿元,出口175亿美元。主要出口产品为电子产品、服装、棉制品、金属制品等。美国和日本仍是菲最大的贸易伙伴,占出口总额的一半。菲对欧盟和东盟的贸易额增长也较快,对欧盟出口比1994年增长35.5%,对东盟增长80%。农业部门的实际产值1995年比1994年增长1.8%。除了稻谷、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