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超市买蜂蜜     
高延萍 《侨园》2011,(8):45
我爱喝蜂蜜,每天早晨必喝一杯蜂蜜茶。但最近从媒体上看到,世面上蜂蜜做假的很多,只有微量的蜂蜜,大多掺糖稀。鉴于此,我只到超市去买,我相信,超市为了自己的信誉,肯定严把进货关,超市里买蜂蜜应该让人放心。这一天,家里的蜂蜜吃完了,我赶紧到附近一家大型超市去买。我正在挑选时,一个导购员走过来,见我手里拿  相似文献   

2.
简析腐败     
分析起来,腐败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从政治方面看,腐败是指那些在政治生活中违反党的纪律和原则的现象。诸如,投机钻营,拉帮结伙,任人唯亲,无视原则,吹吹拍拍,官官相护,弄虚做假,欺上瞒下,贪大喜功,嫉贤妒能。其实,这些现象仅仅是追求或维护某种肮脏利益的准备形态,其真实目的并没有“到位”。二是从经济方面看,腐败表现为利用职权获取非原则允许利益的现象,这是一种裸  相似文献   

3.
最后的老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瞭望》2006,(40)
口号两种尽管秦淮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作出保留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有保护价值的建筑及其构件的承诺,这仍不能得到两位均年近八旬的南京文化遗产保护界的元老——梁白泉与蒋赞初的认可。“被拆掉的地方,一是盖高楼大厦,二是做假古董,不外乎这两者,”梁白泉向《瞭望》新闻周刊表明了立场,“你把人都迁走了,原来的社会生态都没了,弄出来的东西能有历史文化价值吗?能名垂青史吗?”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领导干部应该具有怎样的工作态度呢?那就是宁挨批评,也不作假。宁挨批评,也不作假,它体现了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如果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所取得的成就,归功于实事求是的话,那么实际工作中的某些失误,往往就是违背了实事求是,浮夸和弄虚作假造成的。宁挨批评,也不作假,它反映了共产党人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任何说假话、做假事都是违背了人民意志。“人有多大胆,他有多大产”的浮夸风,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很大损失。这个教训,我们至今难忘。宁挨批评,也不作假,它体现了共产…  相似文献   

5.
人的个性是个人的主体性和差异性的统一,影响人的个性发展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制度是其中最重要和直接的因素。人的个性的发展史与社会制度的变迁史是相一致的;制度规定人的个性的内容,制度是人的自由个性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不同的制度模式中,人的个性的不同层面会得到强化和凸现。因此,建构和创设能够促进人的个性的成熟与自由发展的社会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陈宝  郝新鸿 《理论导刊》2023,(9):96-103
人的问题是马克思密切关注和不懈探寻的问题。寻求人的彻底解放,其实质是寻求人的本质的真正复归,这不仅体现了马克思学说的价值旨趣,也成为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生成的内在动因。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借助话语表达形式得以呈现,反映了马克思人的本质话语的生成逻辑。马克思人的本质话语萌发于“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理想追求,并在破解人的本质谜题中经历了一个演绎的过程,实现了由“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前提性认知话语到“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类本质规定话语、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社会性确证话语到“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质”的个体性彰显话语的转变。这种人的本质话语演绎在解开人的本质谜题后,转向了实现人的本质的路径探寻,明确了共同体活动是人全面获得和占有自身本质的实践依托,指出虚假的共同体是人对自身本质的异化,而真正的共同体是消除人的本质异化,要通过共同体活动实现人对自身本质的全面获得和占有,进而实现人的解放的最终依归。  相似文献   

7.
现行宪法的修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主要源于宪法具有的最高权威的法律地位.新的宪法修正案通篇体现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和价值取向鲜明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彰显了弘扬先进的法治文明的特色.新的宪法修正案的通过使中国的宪法真正成为中国的人权宣言,从此我国的人权有了明确的宪法保障.良好的法律能否得到全面有效的实施,宪法所赋予公民的合法权利能否得到真正的实现和保障就成为树立宪法最高权威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文化的演化和生物的进化,都依靠某种可以自我复制、自我保存的元素,从简单的形式向复杂的形式演变。但是,生物的进化带来的是物种的多样性,而文化的演化则趋向于文化融合。作为文化形式的一种,价值观的首要功能,就是促进一个社会的内部整合,提高它的对外竞争力。当持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发生交往的时候,当时代的变化对旧的价值观形成冲击的时候,价值观的演进方向服从文化融合的规律,形成越来越有包容力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9.
田右英 《学理论》2010,(26):310-311
当今的作文教学缺乏人的关怀的自觉意识。拟像世界的挑战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构成了人的关怀的现实依据。自我的参与意识和他人意识是人的关怀的实践内涵。人的关怀品质对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28)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伟大变革有两方面,一方面实现的是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到实践思维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实现的是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的转变。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当代价值首先是马克思哲学所确立的实践思维方式的价值,其次是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现实的人的变革的价值:"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原则的确立是立足于马克思哲学转变之后的现实人学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1.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领域、逻辑主线和核心内容。它虽是20世纪中叶西方学者提出的旧命题,但却是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真问题。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人的现代化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人的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诠释人的现代化的内涵、理清人的现代化的动因、发掘人的现代化的规律、总结人的现代化的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根据哲学研究问题的基本环节,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考察试着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基本方法。通过考察马克思与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的初始关系、问题演进以及研究问题的方法的确定直至问题解决等三个基本环节的分析,发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理论过程是以马克思与传统世界的观念决裂开始直至马克思的死亡为结束的以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为主旨的人的解放和发展的人类哲学。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中国现代化的特殊历史际遇.多种历时性形成的政治意识共时性地存在,构成了当代大学生政治意识的复杂图景:"潜规则"意识影响下的前现代的权力观是传统的遗风,它的涤清有赖于社会风气的净化;参与型的公民文化意识体现的是现代的精神,它的培育需要更多的制度支持;平面化的政治认知模式反映的是后现代的风格,学校教育对它的疏导负有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14.
"理解马克思"的方法论反思:实践解释学的理论特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践解释学是实践的、历史的、批判的、总体性的解释学方法.它对于批判各种教条化的理论性的、观念性的、意识形态化的马克思解释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它对于解决理解马克思多样化的解释模式与统一化的解释模式之间的争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实践的解释学对于我们通过多样化的解释模式来寻求"整体性"地理解马克思具有相当大的启发意义.而这首先需要对实践解释学的理论特质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它不是为了抽象的宗教批判而批判,而是充满了深厚的人本意蕴,充满了对人的解放的深切关怀。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的本质是通过宗教批判为人的解放扫清障碍,为人的解放创造条件。马克思通过对宗教改革的理性反思揭示出其给人带来的奴役,通过对宗教的本质、产生、发展与消亡的分析阐释人的精神解放的路径,通过对宗教的唯物史观分析提出了人的解放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这一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哲学界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人的需要是人的全部生命活动的根据与动力,是人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性。人的本质的实现程度与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是直接相关的。主要是基于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及选集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研读,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探讨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法的不确定性和法的确定性是相对的命题,法的确定性赋予了法律至高的权威性,但是绝对的确定性和稳定性是一个理想化的追求。随着西方学界对理性主义认识的发展,人们的关注度慢慢从法的确定性向法的不确定性开始转移。通过研究法的不确定性的内涵,厘清法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从法的不确定性与立法、司法间的关系之角度出发,结合我国的司法现状,在法的不确定中寻找确定,对我国法制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的发展与价值实现统一问题的原则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的统一问题是学界一直以来尚未解决的问题.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是两个息息相关的问题,它们既有相同又有不同之处.根据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之间固有的相同之处,从原则上讲,二者的统一至少可以从两个角度或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寻求人的价值实现,即全面、自由、充分、协调地发挥每个人作为人的积极作用、积极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价值;二是从人的价值实现的角度寻求人的发展,即以现实的个人的存在和活动的积极意义为指导实现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人的生成为视角分析马克思的社会关系理论,可以发现社会关系的发展与人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人的本质的生成必须置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人的实践能力的提升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说出把共产党人和布洛赫分开的东西是容易的。这里我指的不是老年布洛赫对“苏联的官僚主义”所作的动情感的,不恰当的指责,不是他对“社会主义的畸形发展”和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没有自由”的指责,如此等等。这不仅是因为他的明确的和富有战斗性的政治态度同上述言论是对立的,他在反对帝国主义的威胁时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