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年改革,20年奋斗。我党在认真汲取过去民主法制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要求,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民主与法制、改革与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领...  相似文献   

2.
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严书翰学习宣传贯彻十五大精神一、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相适应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对于十五大报...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机构改革之后,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批转国管局、中编办《关于深化国务院各部门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意见》后,省级机关后勤体制改革作为这次省级政府机构改革的组成部分,也相应地被提到议事日程。这是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机关后勤事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好多读者向我提出如何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种种问题,这道出了当前公众心目中的热点、焦点、疑点和难点。现在试以问答体吐露我的直言、忠言、诤言。  一、对党的十五大提出“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任务背景的认识  问:八十年代以来,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在舆论界、学术界谈得比较少了。不久前党的十五大报告又鲜明地提出了“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您看它的背景是什么?答:本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至少要与政治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会遇到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政治体制不改,经济体制改革就很难再搞…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全面改革的系统工程中 ,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两个基本构成要素 ,能否正确认识这两项重大改革并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使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整体推进 ,将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6.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初步思考李殿魁江泽民同志指出:“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这为政治体制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之相配合、相适应。政...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伴随进行,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同时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也成为改革中的硬骨头.目前政治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规范、制约、监督权力上:树立起长期执政的权力自觉;尽快实施干部财产公开制度;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8.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的行政机构改革,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回顾总结历次机构改革的历史教训,始终没有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怪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方面的,...  相似文献   

9.
积极稳妥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这是我国在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获得的重要经验与反思。现阶段,须不断加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体建设,不断完善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套的制度,同时注重实现中央与地方政治体制改革的相互协调共进,才能真正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0.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高放一、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要同步进行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有着极其密切的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一般说来,经济是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的基础,政治是其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么...  相似文献   

11.
温家宝总理8月份在深圳考察时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但各方面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2.
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以2875票赞成高票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开启了我国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乃至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可谓万众瞩目、意义深远。这次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机构的第七次改革。从历史来看,每次改革都是裁减和调整政府机构、使其适应特定阶段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的过程,这次改革也不例外。从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3.
从全方位社会主义改革的意义上说,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协调发展,从而保证社会主义改革中这两个中心环节的有机结合与配套。 然而,从我国和世界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发展的实践,其中特别是七十年代末以来改革发展的实践来说,由于不同社会历史条件和其它种种因素的制约,改革在初期发展以及整个发展的某些阶段,客观上呈现出的是政治体制改革抑或经济体制改革先行一步的状况。中国、匈牙利等国改革最初起步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农村经济改革为全面改革的先期试点,在取得经验,找到突破口的基础上推进其它领域改革的发展。苏联等国改革的注意力首先放在了诸如开放言论自由,要求社会生活公开性,以及推动民主化进程等政治体制改革方面。  相似文献   

14.
关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董新民中央党校编审政治体制改革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不了解它就不能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一、怎样理解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15.
纪检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的政治改革问题。纪检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可以从反腐败、政党转型、政治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纪检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成为政治改革的试验场,为中国政治发展提供动力机制。在现行制度空间和资源约束条件下,权威主导是推进纪检体制改革的最优选择,权威主导模式契合了转型中国的政治发展特征和中国政治权力的运行特点,自上而下地为纪检体制改革提供顶层设计、执行策略和行动示范。推进我国纪检体制改革应走反思性改革和伴生性改革相结合的道路,以问题为导向,告别单向性改革,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改革方法,立足于政党转型和政治发展对纪检体制改革进程进行统一协调。  相似文献   

16.
切实推进民族地区行政体制改革黄欣,李根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日趋显露。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不进行切实有效的行政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乃至业已进行的整个社会变革便不能深入发展。因此,行政体制改革已到了...  相似文献   

17.
郑楚光 《世纪行》2012,(3):14-15
自1994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央的“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战略部署指导下进入新阶段,财税体制改革充当改革的先锋。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建起了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管理制度.并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税收机构分别征管:  相似文献   

18.
魏芙蓉 《湖湘论坛》2001,14(1):24-25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探讨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  邓小平用“势在必行”四个字,概括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主要思想有:  一是从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方面来论述政治体改革的必要性。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解决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那部分矛盾。马克思主义关…  相似文献   

19.
边疆 《前沿》1998,(11)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要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使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从而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为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根本要求。一、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邓小平在构制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时是尊重和服从经济发展规律的。他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不是孤立地从政治角度提出的,而是首先从经济发展角度提出的。实际上,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过程也就是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20.
全方位深化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的唯一出路谢庆奎第一,政府机构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其它一切改革的基础,它与社会的经济基础紧密相连;而政府机构改革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因此,二者必须在改革的过程中保持适当的配套和平衡。第二,政府机构改革与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