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西部贫困落后地区较有代表性的云南昭通市为例,分析昭通市发展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面临的困境,提出昭通市发展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既可推动云南自身发展,也可彰显区域生态优势,充分展示云南科学发展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使云南在参与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习近平同志最近视察云南时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的宝贵财富,并再次明确要求云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这既是对云南的肯定,更是对云南的鞭策。  相似文献   

3.
张军  曹毅 《世纪桥》2013,(13):13-14
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和价值认同的危机,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生态文化的构建和发展,常州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必须以打造生态文化为基础,开展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生态知识和法规的建设和完善;树立生态消费观和生活方式以及优秀生态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才能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特色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的产权制度创新——以云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爱文 《唯实》2010,(4):56-59
由于缺乏合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权制度,云南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研究云南生态文明建设中产权制度创新的需求诱致以及产权制度缺失对云南生态文明建设主体行为的影响,应当认为,创新产权制度是推进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生态补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资源过度开发等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问题成为理论与实践的关注对象,生态补偿是预防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十七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十八大又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五位一体”的战略地位.中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着发展方式粗放、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而生态补偿有利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资源节约、加强生态的恢复与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中重要的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之路。因此,我们党和政府在追求实现美丽中国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深刻掌握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正确审视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努力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尹礼政 《理论导报》2013,(3):8-8,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的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基础。建设美丽乡村必须以生态文明为依托。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云南美丽乡村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规划先行、量力而行,坚持突出农村特色、弘扬民族文化,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和社会、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之间的关系,突出改革导向,激发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9.
谭俊 《奋斗》2013,(9):31-32
正大兴安岭是我省八大经济区之一的生态功能区,现已成为国家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生态功能区、发挥好生态功能区作用,离不开生态文化的引领。只有发展生态文化,才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兴安,从根本上保证大兴安岭生态功能的完善、生态地位的巩固、生态效益的发挥。做好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教育和引导普及。要推动十八大精神进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  相似文献   

10.
于静 《党史文苑》2009,(8):49-50
生态意识是自然一社会一经济复合生态系统文化演变的测度指标.它将诱发产生一种全新的生态文化.生态文化的发展最终必将形成全新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的自我反思与价值追求,生态文明现的实质是一种文化与价值的转向.  相似文献   

11.
生态观是指人们对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需要确立科学、理性的生态观来面对和解决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危机。这种生态观要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就是将科学、理性的生态观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看,建设生态文明:一要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强化绿色GDP意识;二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三要以"七彩云南.西双版纳保护行动"为抓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四要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优化生态环境;五要发展生态农业,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六要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生态工业,推进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13.
王勤  李月明 《实事求是》2013,(3):97-100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一次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生态文明不再仅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一种先进理念,而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永续发展和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作为全国生态脆弱地区之一,新疆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十分艰巨,数千年来生活在干旱区绿洲上的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生态文化,是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对于我们培育和发展现代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要融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要求,为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指明了方向.具体来说,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可从经济体制建构思维、经济制度、经济行为三个维度来设计具体的融入机制:经济体制建构思维的生态化——生态经济观的确立;经济制度的生态化——经济政策、评价与生态价值的融合;经济行为的生态化——多元主体的行动优化.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详细论述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从而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实践上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美丽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生动表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由于信息崇拜的负效应、网络生态的复杂性等因素,网络文化建设呈现出信息资源结构失衡、网络文化安全隐现、信息污染沉渣泛起等潜在危机,若不有效加以分析和应对,就可能重蹈工业革命前期生态失衡的覆辙.从人类世界发展的规律、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与网络文化建设都具有目标指向的一致性,彰显生态文明理应是网络文化建设的必然之态和应然之势.为此,我们应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网络文化建设理念,大力实施网络文化内容建设生态工程,进一步健全网络文化生态发展工作机制,努力形成网络文化生态保障队伍体系,全面推进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网络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对西方传统工业文明的超越,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生态文明重在建设,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动、法律规范、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切实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而将生态文明确立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为了深入学习实践党的十八大重要精神,当前亟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围绕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要注意什么、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问题,对生态文明战略及其实施方略进行系统研究阐述。  相似文献   

20.
魏定梅 《当代贵州》2014,(19):36-37
正能否把生态文明真正融入到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中,是关系我们国家能否实现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党的十八大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并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其他四项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深化。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面临的最大社会实践就是建设新型的城镇化。因此,能否把生态文明真正融入到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