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中国化”的台湾中学历史教科书编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7年“解严”后,台湾的历史研究逐渐渗入本土主体性问题。李、扁上台以后,开始有步骤地将其导入中学教育,并将台湾“本土主体意识”当做培养“台独意识”的工具,以台湾“教育部长”杜正胜提出的“同心圆理论”为依据,在1994年、2002年、2004年分别进行了“去中国化”的中学历史教育大变动。通过一系列压缩中国史、增大台湾史的教纲修汀,逐渐将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台湾史”与中国史分离开来,并将“台湾史”作为中小学历史教育内容的主体。这种隐匿着“台独”意洪的“青少年历史思想改造运动”,其最终目的是培养与形塑台湾青少年新的民族与国家认例。  相似文献   

2.
两岸青年的认同问题一直是台湾研究的热点。高中历史教科书是塑造青年学生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取向。在两岸关系问题上,美国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受意识形态、政治立场等影响,两岸历史教科书所呈现的美国形象有很大的差异,编撰者甚至对同一历史事件有着大相径庭的表述,从而造成两岸青年学生对美国有着不同的文化认知和情感取向。本文通过对大陆"人教版"和台湾"南一版"历史教科书中有关"美国"形象的比较,指出其差异以及这种差异阐释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1,(4):27-27
两岸共同编撰中国现代史教材 “民进党在岛内执政期间,为推行‘台独’,曾对台湾中小学历史教科书进行大肆更改,还刻意将其分割成‘台湾史’和‘中国史’,以割裂台湾和大陆的联系。岛内二次政党轮换至今,依然沿用民进党刻意更改后的教科书,只是给‘中国史’增加了一些课时……”说起岛内的历史教育现状,军队政协委员、北空原参谋长助理林贤顺直摇头。  相似文献   

4.
<正>1月27日,台"教育部"决定对高中语文和社会领域课纲进行调整,删除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众多具有"文化台独"色彩的论述。舆论认为,教科书对于形塑民众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至关重要,马英九当局此次调整迈出了拨乱反正的重要一步。但绿营诬称这是"去台湾化",并扬言进行抵制。蓝绿在教科书问题上的斗争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前一阵为了“去中国化”,台湾当局先行修改历史教科书,把“台独”教育变成了“台独”思想教育。除了将高中第二册历史原来的“本国史”改称为“中国史”,过去惯用的“我国”、“本国”、“大陆”等用词全部改为“中国”,  相似文献   

6.
《台声》2007,(3):19-20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岛内今年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使用的新版本的历史教科书——《中国史》,在许多细节上进行了大幅修改。翻开最新版本的历史教科书,许多名词和旧版本中的都不一样了,整个课本多了浓浓的“台独”意识。  相似文献   

7.
杨彪 《学习与实践》2012,(7):134-140
当代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在对20世纪早期中国的历史叙述中,存在着很强的用自身文化视角来审视中国历史的特点,有意或无意地透射出其背后的预设立场,这些立场体现了日本比较主流的中国观和历史观。在具体了解日本历史教科书相关记述后,我们可以发现,多数日本历史教科书在记述历史的过程中,对于架设起中日理解的桥梁作用呈现弱化的态势。只有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记述问题,才能真正促进中日之间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逐渐增多的中外交往要求中国必须了解世界,了解世界历史.学校教育成为世界历史知识推广和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清末民初,中学世界历史课程开始设立,译自日本、欧美和国人的自编世界史著作成为世界史的教科书.此时期的中学世界史课程和教科书明显受到了当时"华夏中心史观"、"欧洲中心论"、"进化史观"等社会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近代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下,国人的世界历史观念和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近代变化.  相似文献   

9.
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4月5日公布了2006年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结果,8家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全部通过“审定”,其中右翼政治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炮制的扶桑社版的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新历史教科书》再次被审定“合格”  相似文献   

10.
《同舟共进》2013,(11):83-84
陕西汉中慕棒(陕西省汉中市委党校教授)随手拿起贵刊2013年第5期,读了专题策划“教科书之思”的一组文章,感觉很好。葛剑雄先生在访谈中,以对中国历史有深人研究的学者身份,对教科书中存在的问题作了透彻剖析,有重要的启迪作用。王晓渔的《历史教科书的两个怪圈和两种叙事》一文,对长久以来教科书中传达的、人们习以为常的狭隘历史观作了揭示,十分有益。美国大学教授程映虹的文章,则具体分析了中美两国的历史教材,对照解读了两种不同的历史观念,开人眼目。  相似文献   

11.
正教科书是掌控意识形态和塑造认同的工具。多年来,台湾绿营以"台湾中心论"为导向,不断对教科书动刀,以对文史教育的"技术化改革"割裂两岸历史、文化与政治连结,以期实现历史记忆修改和"国族认同"重塑。在李登辉、陈水扁打下的"台独"教育基础上,蔡英文上台后,更是强力推进高中历史和语文课纲调整,妄图在"法理台独"无法一步到位的情况下,夯实"柔性台独"的基础。历史课纲越调越"独"修改历史课纲被"台独"势力认为是推进"文化台  相似文献   

12.
日本四年一度的教科书审定4月5日告一段落,文部科学省宣布审定通过了8个版本的初中用历史教科书。令人愤慨的是,那本由右翼势力支持、“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简称编撰会)编写送审、歪曲史实的《新历史教科书》居然也在通过之列。如果说这本右翼教科书有什么存在价值,就在于它可以被当作反面教材。  相似文献   

13.
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东北的14年殖民统治中,奴化教育贯穿始终。日伪教科书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教学材料,成为日本殖民者奴化中国青少年儿童的载体和工具,也是日本殖民者进行教育侵略的绝对罪证。本文以馆藏日伪教科书为出发点,对日本殖民者蓄意篡改历史、渗透奴化思想等奴化教育内容进行了研究和考证。  相似文献   

14.
《时事资料手册》2005,(3):42-42
日本政府每4年审定一次由民间各出版社分别编写的历史教科书。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今,日本有4次审定放行的教科书明显篡改历史、美化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15.
邓艳  张映先 《求索》2011,(6):134-136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为跨文化文本阐释研究提供了哲学反思的空间,"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三大原则向我们表明了文本阐释的现实:译者和原文本都是历史性的存在,任何理解、阐释活动都是在历史语境之内进行的,都必然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文本阐释过程其实也就是译者视域和原文本视域融合的过程,但这种融合是相对的,是差异基础上的融合;受"效果历史"的影响,文本的真正意义和阐释者一起处于不断运动生成之中。文本的意义是无限的,我们对其终极意义的把握只能是一个无限趋进的过程。不存在理想的、绝对客观、忠实的译文。  相似文献   

16.
友谊关遐想     
在历史的教科书里,记载着驰名中外的镇南关大捷和镇南关起义的历史篇章。读史至今,时光流逝,几十年转瞬过去,但当年的镇南关——今天的友谊关的历史故事,时时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为浩劫。今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在世界各国人们以不同方式追忆反思历史祈求世界和平的时刻,日本作为发动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战争灾难的主要责任国之一,其国内政界和学界却逆时代大潮而动:某些政府官员一再发表否认侵略历史、为战犯“翻案”的言论;右翼组织编撰的歪曲历史的新《历史教科书》也被“审定合格”。日本右翼《历史教科书》以狭隘民族史观挑战历史定论2005年4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了8本《历史教科书》,其中包括由右翼组织编撰、扶桑社出版的《历史教科书》。该教科书以狭隘民族史观为出发…  相似文献   

18.
吴亚明 《台声》2013,(9):56-57
岛内日前因“日据”、“日治”用词问题爆发激烈争论,也让台湾历史教科书问题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在一个赤日炎炎的夏日午后,记者来到台北市新生南路的福华文教会馆,就台湾历史教科书问题,向文化大学教授王仲孚进行了一番请教。  相似文献   

19.
“台独”的出现有其复杂的历史原因,笼罩着“台独”问题的历史氛围大致有三层。在尊重台湾人民的特殊经历的基础上,运用“一国两制”的方针反对“台独”势力分裂祖国的图谋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13,(6):4-4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