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传记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哪怕是坏蛋的传记也不例外。最近读了当年大汉奸陈公博的传记,就有了一点有趣的发现,那就是他并不是一开始就铁了心想当汉奸。他不但顾虑重重,还劝汪精卫暂时不要与日本人来往。汪精卫与日本人勾结他并不赞成,发“艳电”向日本示好更不赞成,但又说服不了汪精卫,因为汪精卫地位比他高,资历比他老。到香港以后,他以侍奉老母为名,隐居起来,闭门不出。他早年丧父,母亲多年守寡,现在尽孝,谁也说不出什么。  相似文献   

2.
徐培培 《各界》2008,(4):21-23
汪精卫叛变投敌,一直是历史学的一个热门话题.投敌的原因、情形等,随着汪精卫、周佛海等人的死亡,成了众说纷纭的不解之谜.陶希圣,算得上汪精卫的左膀右臂,逃敌复归,对汪精卫和自己的行为留下"毒酒论"之说:好比喝酒,我喝了一口,死了半截,发觉是毒酒,不喝了;汪精卫喝了一口,发觉是毒酒,又索性喝下去.……  相似文献   

3.
王淼 《各界》2010,(7):15-15
1946年1月21日,在南京中山陵附近梅花山上的大汉奸汪精卫墓,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此事在当时并没有公开报道。据有关资料记载,汪墓秘密被炸的经过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4.
范福潮 《各界》2011,(10):78-79
辛亥春,清政府的大牢里,一南一北关着两个名闻中外的同盟会英雄,一个是关在武昌府监狱里的日知会一。案的主犯胡瑛,一个是关在北京刑部大狱里的谋炸摄政王的汪精卫。  相似文献   

5.
叶剑英对党做出的第一次历史性贡献是在1927年7月,南昌起义前夕。当日才叶剑英刚刚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保密,暂时不同其他党员发生联系。中共中央策划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汪精卫、张发奎、黄演翔等国民党“左”派也密谋诱骗贺龙、叶挺上庐山,加以逮捕,叶剑英当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参谋长,他得知这个消息后,不顾个人的安危,于7月24日秘密约叶挺、贺龙、廖乾君在九江甘棠湖的小船上,以游湖观景作掩护,把汪精卫的企图告诉了他们。7月25日、26日叶挺、贺龙分别将其部开赴南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叶剑英对党作出的第…  相似文献   

6.
杨天石 《各界》2013,(11):42-43
1938年12月18日,上午9时多,汪精卫以赴成都演讲为名,偕陈璧君、曾仲呜等人潜离重庆;下午1时多,抵达昆明。当晚,向云南省主席龙云透露:将到香港与日本人商谈“和平条件”。19日,匆匆转飞越南河内出逃。  相似文献   

7.
董寅生 《各界》2014,(6):85-88
无论在国民党中还是在国民党前身中国同盟会里,1865年出生、1953年去世的吴稚晖都可谓不折不扣的元老。论年纪,他比孙中山大一岁,比蔡元培大3岁,比章太炎大4岁,比黄兴大9岁,相较汪精卫、蒋介石几乎等于父辈;论功名,他是前清举人,本来还颇有中进士之望,只为受新思潮的鼓动,憎恶八股,绝意科举,遂未克更上层楼。  相似文献   

8.
赵子云 《各界》2008,(7):13-14
1943年11月的一天,日伪统治下的南京城突然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汪伪政权中核心人物胡兰成被囚颐和路20号,而且即将被汪精卫"开刀问斩".这在汪伪组织里可是件骇人听闻的大事,一时社会上各种传闻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9.
汪精卫(1883—1944)名兆铭,字修新,原籍浙江绍兴,生于广东番禺。在他于1938年12月29日在河内发表“艳电”,公开投敌叛国以前,因曾参与刺杀  相似文献   

10.
孟昭庚 《各界》2014,(4):28-30
汪精卫的墓筑于江苏省南京市梅花山顶,其图案是仿中山陵设计的,规模相当大,原计划建筑墓室、祭堂和牌坊等。由于日本很快就投降了,因此,汪墓只建了墓室、祭堂,其它建筑还没有完成。  相似文献   

11.
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不顾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背叛了孙中山所决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政策,勾结帝国主义,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从此,在整整十年时间,国民党政府把中国共产党人视为洪水猛兽,屠杀、“围剿”,无所不用其极。中国共产党人被迫同国民党政权展开了一场长达十年之久的艰苦的大搏斗。  相似文献   

12.
会场外遇刺 1935年11月1日,守备森严的国民党中央党部大门内院,响起了几声清脆的枪声. 这天上午,国民党为召开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而举行的四届六中全会开幕.开幕式结束后,中央委员纷纷走出会场,聚集在大门门院的空地上准备照相.春风得意的汪精卫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坐在最前排的凳子上.汪精卫的旁边,也就是最正中的一个位置空着,那是留给中央委员会主席蒋介石的.不知何故,蒋介石迟迟未到,虽说已近正午,但委员们还是耐心地等候着.  相似文献   

13.
正"八七"会议是邓小平记录的《人民日报》2014年8月12日发表王刚的文章指出,大家了解"八七会议",但并不一定知道这次会议是邓小平同志记录的,这份珍贵的记录原件现在保存在中央档案馆。从莫斯科回国后,1927年7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机关负责管理文件和机要工作,同时参与起草文件。面对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叛变革命的  相似文献   

14.
长女曾在农场卖花 汪文惺老人已经95岁了,她出生在法国.汪精卫在辛亥革命成功后与陈璧君结了婚.他不肯当官,说推翻了帝制应该好好学些建设本事,夫妇俩与几个反清生死之交一起到法国留学,1913年春在那里生下儿子,1914年底又生了老二,即汪文惺.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33)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三民主义理论,由于它本身的局限性和复杂性,国民党内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现实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和运用。戴季陶、汪精卫、胡汉民等人先后展开对三民主义的阐释,在形式上各自建立了一套三民主义的理论体系。国民党理论界从历史观出发,对三民主义的探讨,既是为了对内整合国民党的思想资源寻找"共信",也是通过论证三民主义是唯一完备伟大的理论,进而说明国民党的政党合法性和唯一性。  相似文献   

16.
王亚樵民国时期一位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爱国志士,他将暗杀作为抗日和反蒋的主要手段,一生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震惊中外的刺杀大案,比较著名的行刺对象就有侵华日军大将白川义则、国联调查团团长李顿、国民党主席蒋介石、副主席汪精卫和财政部长宋子文等国内外军政要人.  相似文献   

17.
治丧处的设立与活动 三月十二日下午二时,汪精卫以噩耗电报广州国民政府。胡汉民以代行大元帅职务,立即在大本营召集留穗军政要人商议,一致议决组设大元帅哀典筹备委员会。 同日晚上,北京行馆国民党同人也组成治丧处,以经纪善后事宜。治丧处设三个股,秘书股以汪精卫领衔,股员有戴季陶、邵元冲、徐谦、谢持、杨庶堪、易培基、谢无量、黄昌毅、吴稚晖、于右任、杨杏佛、邹鲁、杨延钰等四十四人;事务股以孔祥熙领之,有马超俊、姚禔昌、黄惠龙、马湘等七十六人;招待股以李烈钧领  相似文献   

18.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的革命根据地 ,在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重新研究和充分认识这一重大问题 ,对于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革命根据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略基地1 92 7年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接着 7月 1 5日 ,汪精卫集团举行所谓分共会议 ,正式和共产党决裂背叛革命。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终于失败了。大革命失败后 ,全国处于反革命的白色恐怖中 ,城市已没有共产党人的立足之地。以毛泽东…  相似文献   

19.
舟自横 《各界》2010,(1):77-79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陈宫基本都是伴随曹操或吕布而出现。曹操行刺暴虐无比的董卓,犹如当年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震惊天下。曹操逃亡途中在中牟(今河南中牟)县被抓,而认出他来的正是县令陈宫。心怀忠义、对曹操印象已先入为主的陈宫,并未像个追星族那样扑上去表达敬意。他“熟视曹操,沉吟半晌”,先戳破曹操的谎言,把他收监,“把关军士赐以酒食而去”。毛宗岗点评陈宫此举为“细”。而此时的曹操受到如此待遇,心中已猜到几分。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8,(10)
1927年4月和7月,国民党内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相继叛变革命后,广东省国民党当局亦在广州等地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实行白色恐怖。为反抗国民党屠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抵抗。广州起义就是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军民无比英勇的战斗精神,给了中国人民以新的鼓舞。在这场起义中,聂荣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彰显了一个英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应有的本色,他的这种精神和风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