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些年,说到中国经济,对“富饶的贫困”一说很为心动,甚至可以说是震憾。完全以为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只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利用好、发展好。后来阅历渐多才知,人均资源我国是比较可怜的,谈不上“富饶”,只是当初我国生活水平很低,人们对生活的欲望也低的一种错觉罢了。但“富饶的贫困”一说在当时对国人是起了“警钟”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像许多好事情好东西一样,一经随意的“改造”、“通融”,就必然会变味儿走样儿,成了既像又不像原来的模样,让你受不了又说不出来。如今有的超市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新华社记者去年曾对辽宁省某市信访办作了四天暗访,得出了一个结论:“老百姓告状难。”2001年12月14、15、17、19日,上访群众均超过600人次,大多数人入不了信访办,极少数幸运者即使进得了,也只几句话就被打发走了,记者访问了40个上访者,问“上访有用吗?”  相似文献   

4.
廿四史当然不是什么供消遣的书,但其中并不少有趣味的材料。《晋书》说,孝惠皇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便引得不少后人发笑。其实如果将虾蟆拟人化,则人的一切活动,包括喊,叫,写文章,其动机不是为官(或曰为公),便是为私(或曰为己),总难超出这“两为”的范围,惠帝之问,也并非问得完全没有道理。  相似文献   

5.
最近,笔者在几家大型报刊上拜读了几篇旨在表彰司法机关在若干案件的“末端”弄清了事实、征治了罪犯的功绩文章,颇受感动。于是又翻出了自己剪辑的其他类似的文章来研读,结果在朦胧中得出结论。似乎司法机关的领导和干警要想办好案件,除了应该认真学习和认真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与全党的其他同志同步,加强和改进自己行业内的共产党员的作风。  相似文献   

6.
反洋教斗争:文化冲突乎?排斥进步文化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义和团反洋教活动起因是中西文化冲突’,是‘排斥进步的西方文化’”的观点,既无史实依据又无理论根据.基督教等西方宗教并不是当时西方国家的进步文化;少数传教士以“传教”为幌子,推行的是本国政府的对华文化侵略政策;传教士强迫中国民众接受西方宗教文化由此引发的“文化冲突”,实质上是中国民众对西方殖民文化的反抗;传教士在华开办学堂、创办报纸等活动确实传播了某些西方进步文化,但这并非传教士的主体活动,且“教案”冲突也并非因此引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研究、谈论饮食文化之风甚嚣尘上,仿佛刚刚发现似的。其实,早在一九八三年全国烹任名师会聚北京表演时,已经提出中国烹任是科学、是文化、是艺术的观点,即认定烹任文化之存在。数年之中,虽也未间断有人在谈论烹任文化,总也零零落落,不那么热。不知为什么近两年热门起来,而且换了话题,成了饮食文化了。烹任文化,饮食文化,或许认为一而二,二而一,一回事。然而却不。例如,有人便贬烹任不过是“烧饭做菜”,即一种手艺而已,骨子里头泛出瞧不起的神情。而饮食便不同了,那是一种文化享受,或者是高级享受。饱腹美撰佳肴之…  相似文献   

8.
“法盲”乎?“心盲”乎?○耿法在某些流行一时的观念上,切莫随波逐流走入误区。比如“法盲”这个词,现在已经用得过多过滥,近于广告用语了。其实,一个人懂法多少与是否犯罪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生活中固然有因不知法而触犯法律的案例,更有大量明知犯法也偏要以身试...  相似文献   

9.
盛夏,上海徐家汇玉兰公寓的一幢高楼里。这里就是陈彬在上海的家,一套两室一厅的居室。我们一跨进门槛,只觉得屋里琳琅满目。定神环顾,才发现内中充斥无序和凌乱。那些“古董”外表的灰尘告诉我们:主人很忙,已经无暇顾及这些不会开口说话的“菩萨”了。陈彬的确很忙。自从他那本处女作《我的上海经验》出版发行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爱国主义,远没有成为历史的话题,有人在惊叹屈原、杜甫博大精深、震古烁今的创作之余,又常生疑窦:被誉为爱国主义诗人的屈原、杜甫又近乎是愚忠的典型。爱国乎?愚忠乎? 中国封建王朝曾经有过辉煌灿烂的岁月,“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威信和权力。孟子主张“君权天授”。韩愈在《原道》中则对君、臣、民的权力与义务作了通俗的解释:“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  相似文献   

11.
产生于2000余年前的《越人歌》,是研究中国中南部地区古代文化的一颗珍贵“化石”。它在语言学、民族学、历史学以及文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许多年来,关于《越人歌》的研究成果一直受到有关学术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人对很多的社会现象都感到了一种越来越多的不理解与不适应。因为社会正在发生人们不曾料想到的变化。“代际”现象只是其中之一。对此,很多人都想到,“青年”正在消失。“青年”的年龄正在扩散;“青年”的界定正在模糊;“青年”的地位正在下降;“青年”的权力正在丧失。“代际”问题在80年代初、中期的存在形式其实是“代沟”问题。人们用“沟”来形容、描述“社会代”的状况,意在“不可逾越性”;而在现在一即将进入21世纪之时,用“际”来形容、描述“社会代”的状态,意在社会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代与代”之间是可以转化…  相似文献   

13.
日本史学家西岛定生氏所著《中国经济史研究》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的著作。它特别着重对吐鲁番出土文书的研究,以几占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细绎唐朝高昌县给田退田文书,并据以论述均田制实施的情况。著者对文书中的每一个字都给以高度重视,作出许多颇有创见的解释。如大谷2604号文书的单数行中有以朱笔或墨笔记的“昌”、“大”、“戎”等字,其他文书中有“西”、“尚”、“归”、“城”、、顺”、“化”、“平”、“戎”、“昌”、“大”等字,西岛氏称之为“加笔字”,释为高昌县安西乡、归德乡、顺又乡、尚贤乡、崇化乡、太平乡、宁戎乡、宁昌乡、宁大乡、武  相似文献   

14.
儒家,救世良方乎?窦英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本刊今年第一期推出“传统与新人文”专栏及其两篇文章后,深感对儒家文化与当代青年的有关问题亟待继续探究。为倾听更多专家、学者的见解,本刊同《山东青少年研究》杂志联手,主持了这次“京鲁笔会”。从以下不尽相...  相似文献   

15.
近日读报,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在某县召开的一次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一位领导同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风中可有我乎?”让与会者思考。当然,这“风”指的是“不正之风”。据说,这个问题一提出,当场就有几位“长”字号把摆在自己桌面上的高级香烟和高级打火机,悄悄地收了起来,且面有赧色。道理十分简单,因为按其工资收入,他们不会抽这么高级的香烟,更不会从自己腰包里掏几百元、甚至上千元钱买这么高级的打火机,明眼人一看便知深浅。这个问题提得妙,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在现实生活中,不正之风可谓是“过街老鼠”──人人切齿,个个喊打。然而,在…  相似文献   

16.
你可能已经麻木了。每月,甚至每天都在有新闻爆出某一种食品遭受着怎样的"黑心"加工,添加了什么化学物品。蔬菜、水果、肉制品……我们突然发现,我们被不安全的食品已经包围的无法突围!食品?还是毒品?拷问的是这个社会的制度和机制,拷问是这个社会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17.
曾几何时,在民政事业费下拨中悄然出现了一种“戴帽”现象。何谓“戴帽”?简言之,就是上级单位在给下级拨款时,指定要给下级的下级安排多少。典型的行文方式就是,“甲单位(下级):经研究,给你单位分配某种款项多少元。其中,乙单位(下级的下级)多少元—…·。”文中最重要的是经过“其中”二字强调以后的内容,它反映了“戴帽”的具体情况。如何认识这一现象,笔者力求从所掌握的事实入手,对“戴帽”进行一番剖析,为公众提供一条尽可能清晰的思路。态势:“戴帽”金额直线上升。为揭开“戴帽”之谜,笔者查阅了1984一1992年的上…  相似文献   

18.
占道经营一直以来都是市民关注的热点。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下,对待占道经营问题,政府部门在“堵”与“疏”的博弈中究竟应该寻找一个怎样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9.
方强农场(即方强劳教所)的人在评价袁惠龙政委时经常这么说,这个人“死心眼”,不但给别人过不去,就连对自己也过不去,“死得很”、“铁得很”。每当论及于此,袁惠龙只是淡淡一笑:“哪有共产党人都为自己着想的?当  相似文献   

20.
笔者想写他们,又不知该怎样写他们。他们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他们是民政部门的服务对象,他们是万人夸奖的先进人物。面对他们,笔者的心却隐隐作痛……“老奉献”的苦衷谁人知晓两碗菜汤,几个白馍,一碟辣椒,这便是他的午餐。身穿补钉在,脚蹬爬山鞋,这便是他的全副武装。他,双目失明的一等残废军人龚黑娃,向笔者谈起自己的经历:“我是披麻袋片长大的,后来参加了解放军。战斗中,子弹打掉了我的眼球,从此便残了,只好回家当了老百姓。不过,咱是在部队受过教育的,干啥也不能当、群众的尾巴,丢掉两只眼,还有一双胳膊两条腿呢,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