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许蕾 《法制与社会》2013,(36):273+276-273,276
环境保护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给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然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目前仍没有给予重视,还必须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全民的环境法律意识。使其在法律的制约下和引导下充分认识到环境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国家的事更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本文就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及环境法律建设现状进行了浅显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立的未来共同发展战略 ,《中国 2 1世纪议程———中国 2 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虽然在环境资源方面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环境与资源法的法律体系 ,但尚未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与资源立法的指导思想。因此 ,修改我国《宪法》、《环境保护法》及有关环境与资源的法律、法规 ,并制定统一的《自然资源保护法》、《环境污染税法》、《环境保护投资法》和《环境与资源教育法》 ,已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应该注意通过制定环境立法规划,逐步实现中国环境法的生态化,促进环境法向生态法的方向发展,更多地纳入和运用生态系统方法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在实现环境法生态化的基础上,还应该以历史性转变的要求为指导,将环境保护、珍惜资源的基本国策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纳入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中,逐步实现对包括宪法、民商法律、行政法律、经济法律、诉讼法律在内的整个法律体系的生态化。应建立健全维护环境法律权威和环境法治权威的司法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法院和检察院在环境司法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主要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然而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存在缺陷与不足,影响其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指出为保护农村环境,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制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5.
李锦丽  刘莉 《法制与社会》2011,(25):232-232
农村环境的日趋恶化会对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危害。为了推进我国农村环境建设的进程,本文根据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中立法和执法的不足,提出了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对策,以期有效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要求下,沿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等环境保护战略的演进轨迹,对中国环境资源保护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在环境资源立法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对中国环境资源法律法规的完备性、可操作性、一致性、立法保障与立法后评估等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中国环境资源立法工作的实际需要,提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环境资源立法的发展趋势。力求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认识中国环境资源立法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今后环境资源立法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一个框架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单士全 《法制与社会》2013,(10):209-21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家的发展力度也开始向农村倾斜,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这也必将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危害。为了推进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进程,应当在提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主要问题的同时,找出造成农村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从立法的层面上,分析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不足并及时提出解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对策,形成一套系统的法律体系,使得农村的生态环境能够满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发展规划、政策和法律的指导思想.我国水资源利用必须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从法律层面探索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制度,才能最终促进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可持续发展"立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茂初 《河北法学》2007,25(2):19-22
由于我国面对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问题,亟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起可持续发展法律体系.对可持续发展法律的生态化原则、可持续发展法律中的国家发展目标与政府职责、可持续发展法律对有关生态环境及资源的制度保障、适应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发展法律和政策、适应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行为规范、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者行为规范、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团体的法律地位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毅 《政法论丛》2001,(1):32-34
通过知识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以保持一个适宜的自然环境为前提。传统工业经济掠夺性的资源利用方式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资源危机 ,推动着近年来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条约大量涌现 ,并使得国际环境法的规则体系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而在知识经济对国际环境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的进程中 ,贯穿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应基于公平原则的全球合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世纪、新时期旅游业的发展问题所面临的一个总的背景———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正在进入信息化时代,数字经济、网络经济、信息经济正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旅游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得不面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领域的体现,是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的旅游环境保护目标、社会发展目标和经济目标的结合,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从经济全球化、博弈理论、产权理论、高科技等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廖华 《科技与法律》2005,4(4):105-106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环境保护指导思想也随之变化,“当今的环境保护已经不单单是防止污染的狭隘范围,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我们应该从更加宽泛的视角来理解环境的含义,即环境、资源与生态融合的整体环境观……”〔1〕由此带来整个环境法领域的革命,风险预防、代际公平、公众参与、全过程控制等环境保护的新思想、新原则得以确立。同时,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日益加深,而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中确立的环保基本法律制度贯穿的是强制管理和制裁为主的管理模式和理念,无法反映新时期市…  相似文献   

13.
随着对生态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和解决环境问题思路的多样化,在现有法律观念影响下要求对环境法律制度进行全面和深刻的社会变革。而生态文明理念是建设和谐社会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环境法在环境伦理价值观念、环境法律市场机制的生态化转型、环境法立法体系、环境法律意识等方面进行生态化转型,从而以此来完善配套法律法规,逐步建立我国环境法立法体系,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贾梅清 《法制与社会》2013,(31):274-275
“雾霾”一词现在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雾霾”折射出的是环境对人类活动破环生态平衡的报复,提醒人类应该重视环境保护问题与相关的法律保护,因此,深入研究环境法律关系,对于建立环境法这一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地位,完善环境法的理论和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环境法学界传统观点认为,环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我国环境法所规定的环境资源与环境行为,但随着环境问题不断为人类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突破传统观念,将生态利益纳入环境法律客体的范畴.  相似文献   

15.
鲁世平 《政法学刊》2009,26(3):74-78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环境立法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环境法律体系。我国环境立法的基本原则是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和合宪性原则。同时,已经建立起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监督,各级政府负责实施,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实施监督管理的环境管理体制。但应该指出的是,中国的环境法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之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玲 《现代法学》2003,25(2):63-67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未来的共同发展战略 ,它将人类社会发展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是当前最新的一种发展理念 ,并正在成为我国立法的一项指导原则。然而 ,能否在这一原则之下制定我国专门的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 ,以及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在现有法律体系和法律部门中如何定位和构建等 ,是法学界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认为 ,我国应当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内在要求的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 ,并应将其纳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之中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17.
论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惊涛 《法学杂志》2006,27(5):40-43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构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设计合理的法律制度,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因此,循环经济视野下环境法律制度的创新设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核心。  相似文献   

19.
陈韶峰 《法制与社会》2013,(24):171-172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能源开采为主的勘测采矿类活动项目的开发强度逐年增加,伴随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于是,寻求一条在环境保护条件下可持续发展的进行勘测采矿至关重要。本文就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形势下进行合理勘测采矿的方案进行分析,并提出勘测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为工程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是人类为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是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经济改革和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构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设计合理的法律制度,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