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去对待现有的GDP核算制度,推进GDP核算制度的改革,逐步向绿色GDP过渡,从根本上扭转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应实行以绿色GDP为核心指标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国民经济核算新体系,在西部大开发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人类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仅依赖GDP的增长,更重视其增长的质量和增长的可持续性.绿色GDP核算不仅能反映经济增长水平,更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程度,可以更好地表达和反映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求知》2007,(4):46-46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以绿色GDP为核心指标的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它适应可持续发展观的需要而产生。综合地反映了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与代价。GDP代表着目前世界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统一标准。而绿色GDP就是在GDP的基础上。扣除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的代价。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反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是中国"十二五"时期的主题,也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路径的唯一选择。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科学性是避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价值缺失的根本保证,绿色GDP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绿色GDP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要从根本上扭转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需要借鉴国外"环境保护问责制"的做法,逐步在我国建立绿色GDP绩效评估体系,并通过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使其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6.
环境不是免费商品严最的环境污染吞掉了全社会创造,积累的一大部分经济财富。相关专家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认为,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可以视为国家今后将全面对“绿色GDP”进行核算和考核的一次全面预演。如果我们一味核算和考核粗放型的GDP,不将生态和环境成本计算在内,我们经济  相似文献   

7.
前瞻     
《瞭望》2004,(8)
建立新的GDP核算体系。目前所使用的GDP核算存在种种缺陷,容易导致一些地方不计代价片面追求增长速度,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忽视结构、质量、效益以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制约着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与国家统计局一起,会同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加紧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GDP核算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不仅包括物质文明,而且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科学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8.
杨秋莲 《学理论》2010,(23):64-66
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信息化是我国进行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信息化对国民经济具有倍增、催化和优化作用,直接和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并产生一系列综合效益。信息化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了绿色GDP的增长;信息化建设也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行以GDP为主要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没有反映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生态资源的巨大经济价值;没有反映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经济损失;没有反映自然资源的耗减与折旧;没有反映环境保护费用支出等等,因而有很严重的弊端,必须要改革。本从国民经济核算和自然力、国民经济核算与三种资本观(物质资本观、人力资本观与生态资本观)、国民经济核算与发展观三个方面对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作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4,(35)
近几年来,随着"低碳"这一概念的提出,人们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开始重视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传统的GDP只能对各国的生产成果进行计量,但不能反映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这样容易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因此,应建立新的政绩考核方式:增强思想教育,转变执政理念;建立绿色会计核算体系,以便减少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正跨在传统工业文明和现代绿色文明之间,一只脚跨着以经济增长为特征的传统工业文明,表现为追求GDP增长;另一只脚则跨着以经济与自然和谐为特征的现代绿色文明,表现为政府和公众越来越多地关注自然环境。近3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存在过高的环境成本。我们所面临的首要的一个基础性任务就是,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迅速建立可持续发展绿色核算评价体系,重新审视,衡量和把握我们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建立绿色G D P核算体系,对于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情况看,中国实行绿色G D P核算机制,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事实上,实施绿色G D P核算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绿色G D P”核算模式,也没有一个国家就全部资源耗减成本和全部环境损失代价计算出完整的绿色G D P。早在去年,国家环保总局官员就透露,中国绿色G D P核算体系框架已初步建立,有关部门将加强配合,尽快进行试点,以积累经验,争取早日全面实施绿色G D P核算。在此之前,山西省社科院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核算出山西省…  相似文献   

13.
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各地GDP发展动能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GDP百强市何以傲视群雄,实现GDP高质高量的发展?除了传统的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外,地方领导与地方经济发展是否存在一定关系?通过对2017年GDP百强市2008-2017年间1000份市委书记个人特征和GDP增长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市委书记晋升途径和GDP增长呈显著相关关系;市委书记年龄和任职市数量均与GDP增长呈“倒U型”变动关系,其中最佳任职年龄是54.68岁,最佳任职市数量是2.787个;市委书记的性别、学位、本科学校性质、基层工作经历与GDP增幅没有表现出显著相关关系。结合实证结果,提出了领导者选拔任用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4.
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改革政绩指标.有的学者提出将目前的GDP指标改为绿色GDP指标,即在现有的GDP指标基础上加上一些环保和社会指标.但是,绿色GDP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它不能解决GDP指标本身的缺陷.本文提出治本的办法是:以GNP 国民财富指标代替GDP指标.并从十个方面论证将GDP指标改为GNP 国民财富指标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冯兴元 《党政论坛》2012,(18):12-12
我国今年二季度GDP增速首次“破八”,从8.1%降至7.6%。经济放缓较为严峻,已到了引起政府高度警觉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偏低 从收入法核算的GDP看,在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从1995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在此期间,统计口径的调整,是其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经过了一系列改革,正在逐步与世界接轨。因此,了解我国GDP历史数据的几次重大修正,对于清楚认识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谢来 《党政论坛》2014,(12):25-25
“是时候抛开GDP了!”——这是《自然》杂志日前一篇文章的标题。1934年1月,美国商务部内外贸易局向国会金融委员会呈递过去3年的《国民收入报告》,这也被视为GDP的诞生。到今年GDP已整整80岁了。追求GDP增长是几乎所有国家在二战后的政策导向。然而,当今世界与GDP诞生的时代相比已经迥然不同。为此,不少学者开始呼吁,到了给GDP寻找继任者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9.
肖俊哲  辛永容 《学理论》2010,(20):56-57
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水平的首要指标,起到的作用并不仅仅是衡量地区经济水平那么简单。而是关乎政府官员政绩的“头等大事”,长久以来,各级政府唯GDP马首是瞻,只要是有利于增长GDP的政策就,出台,只要是妨碍GDP增长的,就千方百计阻碍,殊不知,盲目的追求GDP的增长,对我国社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转变增长观念,破除GDP迷信,使我国经济走到正常增长的轨道上来,有着非同寻常的社会意义与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郭庆松 《党政论坛》2008,(19):22-24
一、我国GDP总量与人均水平的特点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2020年的新目标之一是,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显然,这~新目标比起十五大、十六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高,实际上是对发展的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均GDP指标的提出,表明中央不仅关注发展的速度问题,而且重视发展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