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新增的罪名,该行为入罪既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要求,也是出于完善我国刑法贿赂犯罪法律体系的要求;“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在犯罪主体、犯罪客体和犯罪主观方面与一般贿赂犯罪有明显的区别,需要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区别,以期对该罪名的适用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每月大事     
《福建理论学习》2013,(6):48-48
3日,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首次明确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将持续高压,严格执法。  相似文献   

3.
王梓臣 《唯实》2009,(7):53-57
为加大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第七条增设了一个新罪。从学理上分析,本罪的罪名可以确定为非法传播、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在新法刚刚颁布之际,从刑法谦抑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当原则的进路,对刑事立法作进一步考量,以检验和总结立法的得失;对刑事司法进行理论预设,以期司法实践能更好地理解和适用本罪。  相似文献   

4.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正式替代原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开始实施。《食品安全法》虽然与《食品卫生法》只有两字之差,但却体现了政府对食品安全所给予的高度关注。由“卫生”到“安全”,两个字的改变,折射的是我国食品安全从立法观念到监管模式的全方位巨大转变。即从注重食品干净、卫生,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外在为主,转变为深入到食品生产经营的内部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5.
孙鹏 《奋斗》2013,(7):54-5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已开始实施,《食品安全法》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监管的全过程,对涉及食品安全的相关问题作出了全面规定,从机制体制上全方位构筑食品安全法律屏障。但是各地监管部门依旧周期性地曝光问题食品黑名单,在流通领域进行的食品例行检查中,不合格的食品仍源源不断地进入流通市场。  相似文献   

6.
对假冒专利罪的认定与处罚,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已有规定,1997年修订的《刑法》则做了更为具体和完善的规定,即从原来《专利法》的授引性规定到《刑法》典的直接规定。这不但使假冒专利罪内容本身有了很大变化,也是我国刑法的一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公布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的  相似文献   

8.
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全方位构筑了食品安全法律屏障,将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证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9.
李娟 《学习月刊》2012,(6):54-55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内涵 从我国刑法的规定来看,我国在1979年制定的《刑法》中并未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这个罪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5年6月通过了《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  相似文献   

10.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法定犯。《产品质量法》禁止的行为,其中社会危害性较大,《产品质量法》不足以调整时,才进入刑事法的调整范畴。因此,认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必须考虑《产品质量法》等法律的规定。缺乏这种前置性的违法,直接用刑法调整是不妥当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对象是伪劣产品。要正确理解“伪劣产品”,首先应当确定“产品”的内涵。但是,何谓《刑法》第一百四十条中的“产品”,刑事立法本身并未加以诠释,因此,该罪条中的“产品”以及其他特定词语需要借助有关非刑事法律、法规来界定。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使用“…  相似文献   

11.
政策快递     
《北京支部生活》2013,(10):70-71
"地沟油"致人亡最高可判死刑5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解释》,利用"地沟油"加工食用油等,将适用刑法规定的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进行定罪,如果利用"地沟  相似文献   

12.
沙敏 《北京党史》2009,(4):50-52
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从1953年卫生部颁布的单项法规《清凉饮食物管理暂行办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国的食品卫生管理立法走过了近60年的漫长路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首次统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首次明确无害添加剂也不能擅自添加到食品中等条款.为解决百姓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法律保障。 回首关于食品卫生管理立法历程.从国家到北京市地方政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建立到不断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于2011年5月1日起颁布实施。本次刑法修正背景深刻、特点鲜明、亮点纷呈,是我国刑法向人道化、科学化、民主化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本次修正增加了一些罪名,调整了部分犯罪的入罪门槛,取消了部分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犯罪采取从宽、减轻处罚,并将社区矫正制度写入刑法。文章从监狱监管改造的独特视角分析本次修正将给监狱工作带来怎样的难度,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从中央到地方,政府越来越关注民生、关注公众健康和安全,《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系列出台.为防止动物性食品的“病从口入”提供了法制保障.监管的核心是生产出合格无害的食品.而质量检验则是监管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什么是食品安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文件,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要求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损害的所有危险都不存在,是一个绝对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十章附则第九十九条规定: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哪些因素影响了食品安全目前的食品生产和加工的技术日益复杂,食品品种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发布《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补充规定》明确指出,其适用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施行后依照刑法分则第八章贪污贿赂罪判处刑罚的原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罪犯。具体而言,一是限定了时间节点,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相似文献   

17.
<正>全省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新《食品安全法》,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更好地为全省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切实维护食品公共安全,为贵州同步小康提供强有力的食品安全保障。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新《食品安全法》)已于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堪称"史上最严"食品法典。全省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新《食品安全法》,依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假冒注册商标行为也愈演愈烈.虽然我国《刑法》对假冒注册商标罪作出了详尽的规定,但是对该罪的一些疑难认定问题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争议.这些争议包括:对商标权犯罪对象的认定;对反向假冒行为刑法上的认定;对违法所得和非法经营数额与既遂未遂的关系与认定;对假冒注册商标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关系与认定等.  相似文献   

19.
2000年5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制假售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的报告,首次对国内制假售假现状及影响作出总体评价。报告指出,我国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的销售量已大大高于走私数额,制假售假现象愈演愈烈,其危害程度已超过了商品走私。如何正确、适当地运用刑事法律武器,加大打击力度,有效遏制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已成为刑法理论工作者和司法实践工作者的共同任务。 一、伪劣商品与假冒商品的区分认定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中生产、销售的对象是伪劣商品,从其产品到商品过程,将直接决定着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  相似文献   

20.
杜谦 《江淮》2011,(8):47-48
三聚氰胺奶粉、化学火锅、苏丹红……媒体接连曝出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人感到"没什么可吃了,吃什么都不安全"。而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替代了之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从"卫生"到"安全",两个字的改变,表明我国食品安全从立法观念到监管模式的全方位重大转变,食品卫生法关注食品外在的东西,即是否卫生干净,而食品安全法防范的是食品吃了以后产生的潜在危害。该法运行已经两年有余,虽然没能从根本上遏制住食品安全事件,却也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实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