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鲁民 《学习月刊》2011,(21):52-52
晚清的中国,腐败成风,无官不贪,"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最形象写照。但在这个积重难返的腐败泥沼中,中国海关却以廉洁有为而著称,以至于被称为"世界行政管理史上的奇迹之一"。这个"奇迹"的打造者就是受雇于清政府的英国人赫德。  相似文献   

2.
张兴亮 《学习导报》2011,(22):57-58
正如毛泽东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偕而来的还有令中国人耳目一新的外来词,"苏维埃"就是其中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常见外来词。在中国革命实践中,"苏维埃"一词的引入与退出,反映了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进程。  相似文献   

3.
金一南 《新湘评论》2014,(18):38-39
今天的腐败现象和晚清时期的腐败,两者之间有本质的不同。封建王朝不可能形成国家利益,只有王朝的利益、姓氏的利益。政治腐败是这种落后体制的孪生兄弟。官员之间只有个人算计:"我"怎么样,"我这个家族"怎么样,"我这个王朝"怎么样,而不会考虑"我们""我们中华民族""我们国家"。这是一种根上的腐败,根上的腐败不但导致《辛丑条约》《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最后甚至导致伪"满洲国"政权的建立。为维护爱新觉罗的家族利益,执政时不惜赔款、割地,下台后甚至可以去当傀儡。  相似文献   

4.
刘晓华 《学习月刊》2010,(24):109-109
"焦虑"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焦虑"在日常用语中往往表达与"害怕"差不多的意思,这更增加了混淆。当我们在临床上说"焦虑"时,它指的是一种没有明确原因的、令人不愉快的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5.
"国学"一词在近代中国大致经历了"中学、国粹、国故、国学"这一演变发展过程。上世纪初在"启蒙"与"救亡"的时代主题下,文化保守主义分子为强调民族性而提出了与西学相对的"国学"概念,而当今的"国学热"是在人类进入全球化、信息化,"民族复兴"和"和平崛起"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出现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大话题,从价值哲学角度来看,"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实际是对立统一的。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冲突和融合也伴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延续着。当代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一元主导、多样化包容相统一的关系,实现了对"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关系的有机整合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10月23日闭幕,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公报中,"法治"一词出现了50余次,"依法治国"也是高频词。  相似文献   

8.
彭安玉 《唯实》2013,(2):84-87
有了国家,就有了官吏;有了官吏,就有了"清官"与"贪官"之别。在中国历史上,"清官"一词最早出现于宋元的戏剧和小说中,但在二十四史中,为"循吏"、"良吏"、"能吏"立传者,不在少数,这些循吏、良吏、能吏也就是后来通称的清官。  相似文献   

9.
生态翻译学是对翻译活动进行研究的新视角,其中"关联序链"、"三维转换"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论,"关联序链"是指人们对翻译活动的认知视野往往遵循从语言到文化再到自然生态的研究范式递进和转变,其更注重从认识论层面研究翻译活动;而"三维转换"是指译者在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下进行翻译活动时会遵循的"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原则,其更关注翻译活动的实际操作层面。文章通过"关联序链"、"三维转换"两个理论视角对晚清民国时期翻译活动进行了梳理、总结和研究,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翻译活动与自然界的关联共性和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为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变化一样,同样遵循着"适者生存"的生态原则。  相似文献   

10.
潘链钰 《学习月刊》2014,(12):34-35
以章太炎为代表的晚清古文经学家用"通名说"释"经"之义,谓一切古书皆为经。与之不同的晚清今文经学家则以"专名说"释经,谓"经"专指孔子所编之书。今文经学家以微言求通经致用之道,欲应时代之大潮而奋起改革。古文经学家则默然承继汉代经学传统,训诂考据,引经学至学术实用之途。古今文经学家释"经"之差异,皆因对孔子及经典之看法有别。一、释"经"之异——"专名说"与"通名说"晚清已然有经今古文学之争。  相似文献   

11.
节约是一个古老而又不断深化的概念,有着与时俱进的特征。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耕社会,"节约"一词主要是就消费领域而言的,它有三种含义:节俭、节省、节用。其中"节俭"主要是指个人修养方面要以俭朴为标准,以"俭"为美,以"俭"为善;  相似文献   

12.
节约是一个古老而又不断深化的概念,有着与时俱进的特征。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耕社会,"节约"一词主要是就消费领域而言的,它有三种含义:节俭、节省、节用。其中"节俭"主要是指个人修养方面要以俭朴为标准,以"俭"为美,以"俭"为善;  相似文献   

13.
王扉 《学习导报》2011,(22):28-29
近年来,"亲子阅读"一词被频频提起,曾有著名阅读研究专家在书中引用了这样一首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相似文献   

14.
程建 《学习月刊》2011,(21):6-7
"文化"一词是用得非常频繁的一个概念,有人把一座大楼称作文化,有人把一首美妙的音乐称作文化,还有人把突发奇想的创意称作文化,"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关于文化的定义很多,一般来说,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前者总括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及其产品,后者专指人类的精神生产能力及其产品。  相似文献   

15.
《学习导报》2012,(2):56-56
1."捍"误为"撼"。2011年5月,故宫送给北京市公安局的一面锦旗上,把"捍祖国强盛"错写成"撼祖国强盛",舆论哗然。2.最容易混淆的繁体字:復/複。2011年是辛亥革命百年,"光复"一词频繁现诸媒体报章。  相似文献   

16.
1."捍"误为"撼"。2011年5月,故宫送给北京市公安局的一面锦旗上,把"捍祖国强盛"错写成"撼祖国强盛",舆论哗然。2.最容易混淆的繁体字:復/複。2011年是辛亥革命百年,"光复"一词频繁现诸媒体报章。  相似文献   

17.
刘军宁 《学习月刊》2012,(17):54-55
财富是一个让人纠结的词。很多人爱它,也有一些人烦它,还有一些人因求之不得或得到太多而恨它。财富不仅是专业人士的琢磨对象,而且是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的关注对象。其中伴随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大家通常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发财上,很少去思考财富本身、去思考财富的本质与源泉。在中国古字中,"财"是由两个字合成的,"贝"+"才"。"贝",作为海贝的贝壳,在古代的贸易结算中充当一般等价物。  相似文献   

18.
1921年7月23日晚,中共"一大"开幕,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齐集上海,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个令人关注的事实是,"一大"13名代表中,竟然有5人为湖北籍,他们是: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包惠僧、刘仁静。他们在时代洪流中涌现,后来却经历了各自迥异的人生历程和归宿。  相似文献   

19.
"实事求是"一词在东汉时期班固所编撰的《汉书》中最初出现,在之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今天,"实事求是"已经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并且成为了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考察"实事求是"的传统文化渊源,深入分析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形成,对目前传统文化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景方 《学习月刊》2014,(10):123-124
"诚"就是真诚、诚实,"信"就是守承诺、讲信用,"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守诺践约。公务员诚信主要是指公务员在履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责时,在行使行政权力和执行相关政策制度时真诚不欺、践诺守信。一、基层公务员诚信体系建设的重大社会价值1、基层公务员诚信体系建设是直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