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国务院近日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旖。这些宏观调控措施一头连着国计,一头系着民生,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寻找到投资和消费的平衡点,4万亿规模的投资将保证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中国经济遭受冲击日益显现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近日决定对宏观调控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了十大扩大内需举措,在今后两年多时间内将安排约4万亿元资金强力启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当前,保增长、促发展应以扩大内需为主,同时增加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以投资带动消费,以消费促进增长。促进扩大投资与增加消费相结合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增加投资需求与扩大消费需求同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国家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十条措施.扩大内需,重点是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分析当前形势下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当前,宣传思想战线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为主线,大力宣传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大力宣传中央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取得的积极进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我们应对国际形势复杂变化、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增强信心、振奋精神的任务很重,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很重,  相似文献   

6.
由于尚未摆脱金融危机阴影,世界经济整体持续低迷,外需对我国经济的支撑作用正在下降,扩大内需是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根本举措。目前我国扩大内需面临诸多障碍,内生增长动能趋于减弱,使得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加大。实践证明,创新能够拉动有效需求,尤其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而通过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可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内生增长,有效提振内需。  相似文献   

7.
怎样为四万亿保驾护航呢?温家宝总理提出了"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 为四万亿保驾护航必须做到"出手要快" 首先,党中央、国务院在提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的同时,便决定成立由中央纪委、监察部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计署为成员单位的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工作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8.
刘世锦 《求知》2006,(8):11-13,17
“十一五”规划建议指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这些要求都是相互联系的。从基本面上看,在“十一五”时期,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推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刘柳 《民主》2009,(5):18-19
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蔓延成为导致世界经济整体下滑、全球经济整体衰退的金融危机。中国作为一个正在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国家.自然也无法置身度外。面对日益恶化的全球金融环境,国务院于2008年11月9日出台了投资总额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旨在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相似文献   

10.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改革分配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如果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也有利于平衡不同群体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1.
张振祥 《求知》2006,(1):23-2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所谓经济增长方式,通俗地说就是为了实现经济增长而采取的手段、措施和具体做法。从国情、市情、区情来看,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意义十分重大,能否打好开局,对于整个“五年规划”的实施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都至关重要。因此,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处,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首先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努力寻求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增强综合国力,是解决中国各种难题的基础。大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经济增长需要出口拉动,但主要靠扩大内需;扩大内需需要投资拉动,但更需要消费需求的增加。因此,明年经济工作的立足点应该是注重扩大内需,理顺投资与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与此同时,要继续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坚决遏制固定资产投资盲目增长的势头。  相似文献   

13.
扩内需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战略方针的重要内容,更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基本立足点。而要让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需要把深化改革与扩大内需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改革促进扩大内需,在扩大内需中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4.
扩大内需无疑是当前推动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而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应放在刺激消费需求上。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将是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这部分需求中有很大一部分具有较强的产业带动作用,产业关联度很高。消费需求的增长将进一步促进供给总量的增长和供给结构的改善,在实现新的供求平衡的同时,带动经济更快地增长。为了刺激消费需求,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增强人们的消费信心是启动和扩大消费的前提,这里有五个要素:一,要保证国家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大环境,使人们对经济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一、2011年宏观经济运行趋势及面临的问题在平稳增长的基础上,今年我国经济可能转向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计可以达到9%—10%。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政策,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将减缓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但是,经济增速下降伴随着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在结构调整、外需不足、投资控制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增长速度实属不易。预计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会延续平稳增长趋势,如果国际经济恢复或国内需求增长较快,宏观经济可能转向较快增长。宏观经济运行将面临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由于扩大内需这一宏观调控政策的 继续实施,整个经济决策既保持了积极财政政策和 稳健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把扩大内需同 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增加就业、保障生活相结合, 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较快 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在一季度增长7.6%的良好开 局之后,上半年保持7.8%的增长速度,进入三季 度仍呈现较快增长态势。1~8月,固定资产投资、 国内市场消费和外贸出口增幅分别达到24.2%、 8.6%、17.5%,有力地拉动了工业生产12%的快速 增长。依据工业增加值对国民经济近四成的贡献度 测算,预计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仍将保持7%以 上水平。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由于结构调整和体制 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也存在一些具有明显反差  相似文献   

17.
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必然对实体经济造成深远影响,世界经济下滑,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消费下降,我国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受到严重挑战。面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我们必须审时度势,立足广大的国内市场,进一步扩大内需,以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对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正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政策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求知》2005,(7):40-40,45
1.有关专家认为,近一阶段,宏观调控措施取得明显成效,抑制了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经济指标继续好转。从市场运行来看,基本上是健康的,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动基本上在合理区间和可承受或可控制的范围内。主要依据是: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经济指标继续好转;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势头得到遏制,投资结构有所调整;  相似文献   

20.
韩振普 《求知》2011,(1):7-9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这一重大决策对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