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民主①持守自由,还是让民主堕入专制?这是托克维尔毕生关注的政治问题。他宣告世人:以身份平等为核心特征的民主潮流席卷着世界,新时代已经到来,它呼唤着新的政治科学,这门科学要解决的问题不在于人类要不要民主,而在于人类如何把握民主的政治后果,使自由得以持守、专制得以避免。当时的美国被托克维尔认为是“使这场革命发展得最完满和最和平的国家”,②而作为一个自下而上自愿组织建成的国家,美国的政治特质根源于它的地方政治传统,因此,考察研究具有典型性的美国地方政治———新英格兰州的乡镇自治———成为托克维尔应然的选择。在本…  相似文献   

2.
冯麟 《中外法学》1982,(1):81-81
<正> А·Я·维辛斯基1883年11月28日生于敖德隆的一个贵族家庭。他是苏联卓越的国务活动家、外交家、法学家、科学院院士。1903年他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孟什维克),1905年在高加索组织社会民主战斗小组,几次遭逮捕和流放。1920年参加苏联共产党。1913年他在基辅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曾先后担任莫斯科大学教授和普列汉诺夫国民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  相似文献   

3.
孙金龙 《法制与社会》2012,(16):192-193
托克维尔的名作《论美国的民主》,全书是围绕美国的民主展开的,但其普遍性意义还是很显著的。托克维尔主张民主,但他在书中的观点是从一个严谨的学者的角度出发的,并没有一味的鼓吹民主的优越性,而是用一种客观的笔锋陈述的,字里行间流露着民主的勃勃生机。托克维尔告诉我们,美国的民主是美国的民主,别的国家完全复制美国的民主是不现实的,但美国的民主仍然对其他国家又借鉴意义,且是一种深刻的借鉴意义。在书里面他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论点,那就是关于民情的论述。托克维尔同时告诉我们,民主是世界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宪政:和谐的生活哲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宪政属于宪法哲学范畴。宪法哲学属于哲学 ,属于法哲学、生活哲学、未来之学 ,属于科学。在宪法哲学的上述不同层面 ,宪政分别聚焦于对“宪法·人民·政府”、“权力·法律·权利”、“宪法·生活·政治”、“传统·现实·理想”、“正义·科学·效益”等相互关系之本源和应然的追问。对此 ,我们的回答是 :宪法是作为国家权力所有者的人民与作为国家权利行使者的政府之间的“契约” ;法治的精义在于通过对公权力廉洁性和完整性的“保障”而实现对人权的保障 ;宪政既以民主为基础又对民主的某些性格保持着警惕 ;宪政的理想可以激发完善现状的热情 ,历史的评判则可防杜社会的倒退 ;宪政同时结晶着科学、正义、效益三种精神。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向何处走呢?也许是在走向专制,也许是在走向共和,但社会情况必定要走向民主。”①这是一百多年前托克维尔对时代大势做出的判断。但是作为一个自由的挚爱者和虔诚的天主教徒,起初,托克维尔审视祖国的景象时,却对自由的民主社会之可能及宗教在民主社会的恰当定位十分怀疑。直到他与友人的一次美国之旅后,托克维尔方才坚定了对自由的民主社会及宗教与之和谐共存的信念;尽管其心灵仍存惶然。一从美国社会看宗教托克维尔发现自己的祖国在大革命后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信教者在与自由搏斗,自由的友人在攻击宗教;高贵宽宏的人在颂扬奴性,卑…  相似文献   

6.
托克维尔 ,法国著名政治思想家。1805年出生 ,1859年去世。与孟德斯鸠一样 ,他也出身于贵族 ,并且经历过法律职业生涯。1823年高级中学毕业后 ,他前往巴黎学习法律 ,1827年出任凡尔赛初审法院法官。1831年以考察美国监狱制度的名义前往美国实地考察美国的民主政治。回国后 ,他继续担任律师。1835年出版考察美国的心得《论美国的民主》 (甘阳先生则认为 ,DemocracyinAmerica一书 ,应译为《民主在美国》才能反映托克维尔区别于“贵族的自由主义”的“民主的自由主义”的理念 ①) ,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7.
邓正来教授集八年哈耶克研究之大成而推出的一部力作《规则·秩序·无知 :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研究》 ,于 2 0 0 4年 3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为了庆祝这部哈耶克研究扛鼎之作的出版 ,推动学术对话和批评的深入进行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于 3月 5日召开了学术书评会 ,吉林大学文科各院系近百师生出席书评会。书评会由张文显教授主持 ,特邀评论人刘少杰教授、张贤明教授、马春文副教授、黄文艺副教授从不同角度做了主题评论 ,特邀嘉宾邓正来教授对他们的评论做了回应性评论。经特邀评论人同意 ,本期刊载其中的三篇书评。  相似文献   

8.
《法学》1993,(12)
说明: 1.本年第12期目录见卷首,未列入; 2.最后一个括号中,园点前面表示期数;园点后面表示该期页数; 3.限于篇幅,《比较法学》、《法律史论》、《笔谈》、《观点综述》、《文摘》、《书评》、《少年法制》、《疑案探究》、及有关一般报导性文章和资朴从略。 法学论坛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师棠(1.1)立法应填补的空白:迁徒权 —法律的经济分析······…… 李卫李家瑞(1.3)首要人权与言论自由·4·········……杜钢建(1 .8)我国人权保障的法制思考······……李伯钧(1 .9)论我国现阶段劳动关系法…  相似文献   

9.
论结社自由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结社自由权●李龙夏立安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托克维尔在他的著作《论美国的民主》中曾指出:结社自由是仅次于自己活动自由的最自然的自由,但他同时指出,政治方面的结社自由又是一切自由中最后获得人民支持的自由。托克维尔所揭示的近乎于悖论的现象乍看起来令人费解,但...  相似文献   

10.
宪 法 学加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对宪法实施的监督………………………………路伟建(1—1)我对立法概念的理解—、··、··、·、·、、··。·、··、··、……··,………………、………··郝际广(l—4)试析个体经济的性质及其法律调整。………··。…·。。……………………··郝际广(二一4)“一个国家商种制度”的理论和法律依据。。。…。··、。·。…………………··李海波(4—3)枪我国宪法实施伪组织保障··。……………………………………………杨泉明(6一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加强地方权力机关建设………….。………………  相似文献   

11.
法国大革命代表了世界近代民主自由的进步潮流,但革命后持续不断的动荡、革命、专制,让世人看到的是民主的奴役而不是民主的自由。托克维尔以独特的政治文化视角,用社会学的分析方法,把法国放在历史比较的视野中加以剖析,至今依然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唆”一词,原见于《元曲》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但作为法律术语则始于《大明律·刑律·诉讼》“教唆词讼”条,其含义,明《六部成语·刑部·教唆注解》为:“暗中调唆害人也”。今一般都认为“教唆”的概念始于汉代,并将“造意”与之等同。此说有误。  相似文献   

13.
法学基础理论 试论法律关系的性质 …‘’·~·····一邵诚宋瑞兰(1.5) 试论法律文化的结构层次 ························……刘作翔(1.12) 论理论法学的改革······……文正郑(2.14) 论现代西方法律形式的变化和法 治原则···············……潘大松(2 .89) 论社会主民主的内涵及其特征 .......................·……兄秀棠(4.6) 论社会主义一般法律关系 ························……董国声(4.25)西方法哲学研究趋势管窥…洪川(4.75) 宪法学行政法学论行政决策…  相似文献   

14.
《法学》1991,(3)
要保持政局的稳定,关键就是建设好民主政治。而由于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动乱和东欧国家的政治风波,使不少人对“民主”疑窦丛生,“社会主义能不能搞民主”?“民主与稳定相容吗”?等等。文章认为,社会主义离不开民主,中国的政治风波和东欧的政局剧变也不能归咎于民主。社会主义要民主,但不是西方的民主,不是搞无政府主义。那么,当前我们的民主政治从何处着手呢?文章认为主要应从加强对国家机关的监督着手,抓好三件大事:(1)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2)加强各种临督制度的法制化工作;(3)加强对法律,特别是对宪法执行情况的监督。  相似文献   

15.
《法学》2002,(12)
说明:1.本年第十二期目录见本期卷首,故未列入;2.最后一个括号中,圆点前面表示期数,圆点后面表示该期页数。理论法学透视唐代经济民事法律张中秋(1·3)法治是人类最理想的选择吗———强热文化、二元认识论与法治於兴中(1·10)法律的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倪正茂(1·13)行政审判权力来源探讨胡玉鸿(1·17)行政相对人义务的金钱替换关保英(1·22)民主的限度及其与共和、宪政的矛盾统一郭道晖(2·3)由罢免村委会引起的法律思考杨海坤周小梅(2·13)法治建设的生态学思考贾东桥(2·18)因特网与言论…  相似文献   

16.
<正> Ⅰ 伦纳德·霍布豪斯(Leonard Trelawney Hobhouse,1864——1929)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 学家、政治理论家,新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着重阐发了个人自由与国家干预的关系,个人 自由与社会和谐的关系,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的关系,自由和民主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7.
独立·公正·依法·效益──试论法院审判制度的改革谭昌华,魏江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烈呼唤独立、公正、依法、高效的司法裁判,并迫切要求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审判制度,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能切实保障司法裁判独立、公正、依法、效益的审判制度。以此为中心的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18.
<正> 历史进入世纪之末,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时期。这个世纪曾经独领时代的一些国际上重要的法哲学家(卡尔·施米特、C·佩雷尔曼、埃德加·博登海默、卡尔·拉伦茨……)在最近数年中相继谢世。1992年12月,Herbert·L·A·哈特,这位当代英国乃至世界法哲学界名声显赫的人物,在其度过85周年寿辰之后,也悄然离开了这个纷繁忙乱的世界。时值大师辞世四岁,特作此文以纪念。  相似文献   

19.
被告人:沃尔柯夫·弗拉基米斯拉夫·瓦列里耶维奇,男,25岁,俄罗斯国籍。1993年3月8日被逮捕。 被告人:克里米诺克·奥列格·维克托洛维奇,男,22岁,乌克兰国籍。1993年3月8日被逮捕。  相似文献   

20.
《法学》1995,(12)
说明; 1,本年第十二期目录见本期卷首,故未列入; 2.最后一个括号中.圆点前面表示期数,圆点后面表示该期页数; 3。限于篇幅,《笔谈》、《专稿》、《法律史话》、《书评》及有关一般报导性文章和资料从略。 ·法学论坛·我国十五年来刑事立法的回顾与前瞻………………… ………………………………………高铭暄(1·4)论传统法律调整方式的改造 ——兼论法律体系的三元化结构………………… ………………………………………孙笑侠(1·8)哲学视野中的法律文化建构…………毛剑平(1·12)略论宪法正当性…………………………韩大元(2·2)程序的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