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光音 《河北法学》2006,24(8):159-160
法律语言作为一种具有规约性的语言分支,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而其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准确性.模糊语言作为人类语言的内在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包括法律语言在内的各种语言变体之中,破坏语言的准确性.主要探讨的是造成法律语言中具有负功能的模糊语言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2.
法律语言中模糊词语的辩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法律语言作为一种具有规约性的语言分支,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特点。而其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准确性。但是,在实践中,法律语言无法避免模糊性。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了法律语言与模糊词语的辩证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理念要求法律必须具有确定性和完备性,这就要求作为法律规范建构手段与表达形式的法律语言具备逻辑上的精确严密性。然而由于法律实践的复杂,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是难以避免的。法律模糊语言具有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但可以在一定程度消除法律模糊语言的弊端。  相似文献   

4.
公安法律文书与模糊修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法律文书作为执法的工具强调用语准确 ,似乎与模糊修辞毫无关系。事实上 ,模糊修辞在公安法律文书中大量存在 ,对正确阐述法律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模糊修辞之所以存在于公安法律文书中 ,语言的概括性是其根本原因 ,公安法律文书行文的庄重性和简洁性是其重要原因。模糊修辞的运用在公安法律文书中有相应的范围 ,并起着表意准确、表达简洁、庄重、灵活及礼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模糊语言是当今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法律英语随着中国对外联系的愈加紧密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法律英语中模糊性语言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并且其对探讨法律英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也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确认识确切词语和模糊词语在法律语言中的地位和作用,对确保法律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的使用中,表义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往往是由确切词语和模糊词语共同完成的。模糊理论的创立者、美国科学家查德认为:“在自然语言中,句子中的词大部分是模糊集的名称,而不是非模糊集的名称。”一般说来,在文学语言中,模糊词语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在法律语言体系中,法律术语作为复杂的法律概念综合体,具有法学专门涵义,蕴含着法律思想的精华,是最具代表性的法律语言核心词汇。法律术语风格明朗、特点鲜明,具有文化独特性、单名单义性、庄严性和凝练性。在法律术语翻译中应遵循其应有的风格特点,恰当运用形式翻译和功能对等翻译两大策略,从而实现翻译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8.
法律所具有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对法律语言提出了精准为要的要求。精确不一定就意味着极度清晰,它也可能包括采用适当程度的模糊性。近年来,法律语言的模糊性特征引起了广泛关注。从法律语言的模糊现象入手,分析其存在的原因,论述其不可避免性。  相似文献   

9.
首先在模糊性概念的基础上确立模糊性法律语言的概念。通过与含糊、歧义和概括的区分确定模糊性法律语言的研究对象并进一步探讨了模糊性法律语言所起的积极作用。最后通过实例提出模糊性法律语言的翻译策略:以精确译模糊和以模糊译模糊。  相似文献   

10.
孙日华  任晓刚 《时代法学》2012,10(4):52-60,68
法律与语言的关系极其密切,法律离不开语言。有些语言天生存在着不确定性,导致法律的不确定性增强。法律语言的不确定主要是因为语言的模糊和歧义造成的。法律语言的抽象范式与具体案件发生的实然形态具有天然的距离,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法律规则适用的弹性,但是也在消解着法律的确定含义。消除法律语言的不确定,维护法律的确定性,需要从多种途径入手。需要依靠语言探究法律的确定性,通过各种法律解释方法维护法律的确定性,规范使用法律语言保障法律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模糊概念基础上试析了法律语言的模糊性的成因和作用,区分了模糊与歧义之间的区别,并在明确分析了法律中含有大量模糊语言的基础上探讨了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法律语言中模糊语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光音 《河北法学》2005,23(9):155-156
模糊语客观地存在于法律语言中,并发挥着各种各样的作用。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模糊语在法律语言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3.
吴伶俐 《法制与社会》2010,(32):231-232,257
随着对外法律文化交流的增多,法律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作为一门专业英语(ESP),它有着众多不同于日常英语的显著特征,而这也正是其难点所在。鉴于熟悉一门语言的词汇特点对于该门语言的学习及运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法律英语的词汇特点,即词源多样化,词义专业化和用语程式化等,以期能更好地了解及掌握法律英语。  相似文献   

14.
王宇 《法制与社会》2010,(18):144-144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随着法律的发展,从习惯法发展到制定法,再到今日的法律法典化,语言成为法律最重要载体。法律语言作为一种高级语言,虽然具有一系列优势,但另一方面却对社会底层造成很大歧视,在具体司法过程也有明显体现。本文从司法过程中的语言运用着手研究,讨论其过程中的语言歧视,从而寻找的应对之道,进而实现最终的实质正义。  相似文献   

15.
陈云良 《法学家》2006,3(6):18-26
正义的模糊影像让人们不自觉地意识到法律存在模糊性.法律的模糊性是指法律所具有的归属不完全的属性.它在法的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均有渗透.法的模糊性不等同于法的不确定性,也不等同于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强调法的模糊性和合理利用法的模糊性走的一条是与传统法学精确化道路完全相反的路径,是一个与传统法学截然不同的理论系统--"模糊法学".模糊法学在立法、司法及部门法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法律语言即法律规则语言,亦称法律条文语言,受法律主体的制约,是法律主体的同化和反映,具有种种特点,如果能掌握这种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法律的精神实质,以达到正确实施法制的目的。本文试图从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讲讲法律语言的特色。法律语言在词汇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用词则范,  相似文献   

17.
法律专业术语在法律语言的词语体系中 ,与法律语言使用的民族共同语中的其他基本词与非基本词比较 ,数量并不多 ,但能量很高 ,地位显要 ,它是充分显示法律语言专业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试从法律专业术语的形成、范围、特点、运用和解释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语言模糊到裁判确定——一个有关司法过程的语言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存在于语言之中,法律的意义是透过语言而实现的。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法律语言具有模糊性。司法过程的核心问题是法律与事实的结合。作为司法过程重心的事实的确定、规范的找寻和涵摄的演绎无一不与法官的言说密切相关,可以说是法官的言说才使得因语言模糊而造成的法律与事实的不确定性得到界说,从而获得了有关案件的妥当的裁决。司法过程就是一个法官有关事实与规范的语言叙事。  相似文献   

19.
黄闽 《中国司法》2010,(4):100-101
法律语言的研究和运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法律语言研究和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令人忧虑。有机会多次参加法律语言的研讨会,受到专家学者的启发,想谈一些关于自己对法律语言的理解。需要说明两点:一是自己既不是法律职业人,也不是语言学者,只是一个法律出版工作者,试图脱离法律语言学的专著、教科书或文论的学说体系,以某种原始直觉说出一些想法,供专家学者参考和批评;  相似文献   

20.
正确运用侦查讯问语言,有效地实现讯问目的,必须选择准确恰当的讯问用语,而精确语言与模糊语言的使用是正常讯问语言运用方式之一。本文列举实例分别论证了精确语言和模糊语言在侦查讯问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