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部委IT运维管理体系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征 《电子政务》2008,(12):26-33
以国家某部委IT运维管理体系为案例,从其背景、体系建设需求与目标、体系建设思路和方法、体系建设内容、体系建设效果分析等方面探讨了IT运维管理体系的建立;提出了基于组织管理模式、制度规范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等3个层面的IT运维管理体系框架,以及组织模式、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绩效考核、运维费用、技术支撑等配套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技术赋能和算法嵌入的视域下,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渐深度参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建构全过程。基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和低复合能力等特征,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仍然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作为生产力工具,弱人工智能创造社会价值能够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当性内部证成。在马克思经典哲学图谱中,弱人工智能是先进生产力与前沿科技的典型代表,深度重塑了社会阶层结构和人类思维空间,具备创造物质价值、知识价值与公共价值等三重社会价值的内在机理。然而,在当前弱人工智能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中,资本、技术及其自身限制异化等问题导致弱人工智能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背离。因此,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技术资本异化问题、技术理念异化问题、技术限度异化问题进行批判性分析,探赜弱人工智能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脉络实现社会价值的适恰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加强视频图像运维保障工作,提升视频图像故障处置和综合管理效能,青岛市公安局结合视频图像运维管理现状,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坚持以精准化检测、全程化覆盖、多维化统计、可视化展示、实时化报警、一站化运维和闭环化管理为引领,采用大数据、云计算和多数据库混搭等先进技术,探索建设视频图像智能化运维系统,实现了全网视频图像的智能化运维,提升了视频图像运维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务运维服务外包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志颖 《电子政务》2008,(12):34-39
电子政务运维服务的普遍开展为组织机构带来许多管理上的困惑和难题.文章从实践角度,结合理论研究,在管理框架、运维费和人、流程、技术的融合以及绩效评价等方面做了阐述,并结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运维服务外包案例进行了实践验证.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审判辅助智能化办案体系机制建构,必须确立与审判工作具有关联性的大数据分析理论系统,将此系统与审判工作中的决策、监督、管理、流程、程序等基础理论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技术应用同时还需要与审判人员和技术研发人员的教育培训相结合,人工智能辅助办案规则体系和培训教育模式。全面考察研究我国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实践基础,结合审判工作特殊规律及其培训教学实践,人工智能辅助审判办案机制建构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审判中推广应用需要拓展全新视野,力求从人工智能技术在公共法律服务的应用层面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审判辅助办案机制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6.
闫坤如 《探索与争鸣》2022,(8):102-109+178
人工智能技术具有颠覆性,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革命性影响,但人工智能系统的不透明性影响用户信任,也难以保障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阐释人工智能技术、揭示人工智能的运行逻辑至关重要。人工智能技术的风险性、不透明性是人工智能系统的固有属性,通过立足于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相结合的技术伦理进路以及规范性和描述性相结合的应用伦理进路,可以揭示可解释人工智能的因果相关关系,构建基于因果相关性的可解释人工智能模型,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转化应用,人工智能的治理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研究的课题。许多国家和组织着手研究如何开展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安全治理和建立相关机制。中国也在构建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为代表的治理体系。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应用的跨国特性,其治理须考虑各国的共性需求,需要制定互通的道德规范和行业规则。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的有效机制至少应包含:动态的更新能力、技术的源头治理、多角度的细节刻划、有效的归因机制、场景的合理划分等五个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8.
当前,人工智能领域处于第三次浪潮的初始阶段,这一波人工智能的发展主要受到大数据、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度学习技术的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医疗、自动驾驶、金融科技等领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开始同社会公益相结合,未来各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更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随着平安城市、雪亮工程等项目的持续深入建设,以及公安信息化快速推进,前端感知设备、IT资源、业务系统等数量越来越多,如何做好运维工作,保障设备设施正常运转,保证系统稳定工作,对大部分建设单位都是一项重大挑战。从当前存在问题、设计思路、架构和实施、主要功能以及应用成效等方面进行论述,详细介绍在泉州市城市安全信息系统中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智能化运维平台实现高效运维工作的整体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技术正广泛应用于政府事务之中,在提升政府服务管理效能、提高政务服务决策质量、拓展政务服务互动渠道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对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政府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现实应用进行分析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数据整合、快速分析、精确匹配等功能,有效化解信息纵向传递过程中出现的信息损失与横向传递时的信息截流。这些技术特征为政府治理的有效性提供了行动基础;在解决信息传递问题中实现了清晰化和协同化;但不可忽视的是,人工智能也孕育着技术悖论与数字利维坦等风险。  相似文献   

11.
王小艳 《湖湘论坛》2020,33(5):136-144
人工智能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和重要推动力。当前,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服务业转型升级创造了客观条件,人工智能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在发展模式、基础设施、制度体系、推进机制、人才保障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助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夯实基础支撑、厚植制度优势、创新推进机制、壮大人才队伍,为人工智能赋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添薪续力。  相似文献   

12.
陈英达  王伟 《电子政务》2024,(4):113-124
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治理沿用了人工智能1.0时代的分领域差异化监管模式,陷入碎片化、条块化、部门化的困境,无法应对层出不穷的AI技术和应用场景,相关治理规则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通过探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机理,明确该技术在释放技术红利的同时极易造成虚假信息泛滥、网络安全失控、生成内容侵权等风险。对此,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治理应进行系统性改革,遵循“急用先行、逐步完善”两步走的思路。一是规范事项急用先行,根据产业链上主体的生态位区别设置风险防范义务与法律责任,并容许各方在满足最低限度的合规要求后,自主约定责任分配,及时回应技术发展应用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二是引入“技术之治”,并在规制时机、问责主体、归责标准等诸多争论趋于共识后逐步完善“制度之治”,更好地驾驭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变革性收益与复杂性风险。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智能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生系统,日益影响国家、社会以及民众的互动方式。然而,这些技术在变迁过程中也蕴含着大量不确定经济社会风险,乃至于影响现代政党的执政安全。国外一些大党老党意识到人工智能对政党治理、政治沟通及政治社会化带来的机遇,纷纷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政党动员、内部治理、政治传播,并把人工智能运用到社会治理、政权巩固等方面,进而一度有效维护其执政安全。因此,准确把握人工智能时代政党发展的新趋势,分析国外政党在人工智能时代维护执政安全的主要策略,能从顶层设计、治理实践、国际合作等方面,为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安全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是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新的技术革命和社会变革。在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程当中,应根据沿线国家和地区技术布局现状,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拓展新的建设方向,构建新的产业业态,研发新的发展技术,催生新的合作模式,以"人工智能红利"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相似文献   

15.
张今杰 《求索》2022,(1):58-6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完善,人工智能体越来越具有类人化的特征,对原来专属于人类的道德主体地位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事实上,伦理学家们也一直致力于扩大道德主体的范围,对于是否应该赋予人工智能体以道德主体地位形成了正反两方面的意见。从人类道德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人工智能体本身是否具有意识、情感等实际情况来看,它目前不可能拥有道德主体地位,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其对伦理学发展带来的启示,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造福社会的同时也加剧了社会风险,人类必须面对新的伦理规范和法律难题。对于人工智能的法律主体资格问题,必须做好相关的法律研究和探讨。承认并确立人工智能民事法律主体资格具有其必然性。承认并确立人工智能的刑事法律主体资格仍存在巨大争议。立法机关需要针对人工智能的法律主体资格、权利义务、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马继迁 《群众》2020,(4):14-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有专业人士表示,人工智能将对就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这提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带来的巨大影响,并主动把握这一新的机遇。这种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改变了人工智能治理的底层逻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由个性化向普适化方向发展,风险的不确定性从外部延伸至内部,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周期将越来越短,这使得传统治理范式适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时存在诸多局限。基于对象场景的分散治理难以统筹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全局,基于风险预防的事前治理难以精准预测风险并提前预防,基于法律规范的硬性治理难以提升治理实效。作为一种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治理范式,敏捷治理契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需求,与我国一直推行的包容审慎监管具有理念上的一致性。基于敏捷治理的全面性、适应性与灵活性,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应秉持包容审慎的监管理念,依据模型产业架构,形成“基础模型-专业模型-服务应用”的全面性治理格局;划分已知与未知风险,构建事前预防与事后应对相结合的适应性治理机制;综合运用技术、法律等灵活性治理工具,实现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范式革新,促进科技向上向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政府数据治理改革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背景下政府治理改革的新趋势。重视政府数据治理改革,同时关注其背后的风险,是政府数据治理绩效提升的应有之义。数字政府建设与风险消解应成为政府数据治理改革的核心议题。通过文献研究、理论建构、关键成功要素分析(KSF)等方法,解构政府数据治理过程中的风险,为政府数据治理改革的推进创造条件。政府数据治理过程中的风险主要包括决策和领导风险、数据风险、技术风险和数据平台的运维风险等。基于对政府数据治理整体绩效的关照,有必要采取改进措施:优化决策和领导机制,保障组织基础;保证数据质量,优化质量保障体系;提升技术整合能力,完善治理平台;增强数据整合和运营能力,共享治理成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公安信息化系统运维任务日益繁重,运维工作遇到了空前的挑战,针对公安信息化系统运维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运维力量薄弱、成本差异等问题,基于文献资料法和增强的德尔菲法构建了大规模公安信息化系统运维管理知识图谱,通过改进的全息等级模型进行了项目实施需求的研究与设计,通过评估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达成了辅助大规模公安信息化系统运维方案决策的目的,可实现资源共享、统筹管理、成本可控的良好效果。该研究成果对大规模公安信息化系统的统一运维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