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新时代,习近平作出了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提出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推进共同富裕、全过程人民民主等重要论述,形成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整体理论形态。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对于指导新时代我国改革发展,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经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人民思想的形成,经历了早期对“民”的认识、国民革命中“国民观”的形成、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观形成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确立四个阶段,了解毛泽东人民思想的形成过程,对于学习研究毛泽东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民观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民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最本质的区别,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人民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为理论基础,并在我们党百年的实践中探索形成和发展的.它以人民的主体性为基本立场,以人民的需求为发展主线,以人民的实践为发展动力.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既淬炼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夯实了以...  相似文献   

4.
宪政权力源自“人民”,“人民”观决定着宪政的航向。中国究政史上“臣民”观向“人民”观的转变标示出中国宪政的发展历程。清末立宪固守专制的“臣民”观,宪政改革失败。中国资产阶级宪政时期确立了资产阶级“人民”观,推动了社会发展,但“人民”仍不自由平等。中国无产阶级践行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人民”观,依靠“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进行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最广大“人民”实现了自由平等。社会主义宪政时期,无产阶级“人民”观发展为阶层“人民”观,“人民”成为公平正义的载体。最广大“人民”是社会主义宪政的目的,“人民”观的创新对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反之,我们将一事无成,甚至走向衰败."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正在全党深入推进,广大党员要在学习教育中切实领会"人民就是江山"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继承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并向前推进,构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从精神动力、改革实践、价值评价、国家治理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实现路径,需着眼于思想意识、实践、制度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回顾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在中国运用和发展的历史,揭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新贡献,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的理论成果,并对其理论起点、历史起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进一步阐明推动科学发展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共产党人持有的对待人民群众的基本观点,它从创立至今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形成了许多经验,也有不少教训。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仅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也使得中国的改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一重要论述,集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理念,其理论品质有四重意蕴:坚持人民主体的世界观,保证人民是权力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坚持服务人民的人生观,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以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为价值旨归,以符合人民期待为价值评价标准,以本国和各国人民福祉的有机统一为价值升华;坚持人民立场的文化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党内政治文化,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无我”之境和民本思想的精髓,同时也践行了为人民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这一重要论述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深入贯彻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0.
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刻总结,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重要内容之一。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汲取与创新、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提炼与总结。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理论内涵集中体现在党的领导地位为坚持人民至上提供根本保证、尊重人民主体为其提供基本依靠、走好党的群众路线为其提供根本方法。新时代坚持与发展人民至上,要从“全体性”上下功夫,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从“全面性”上下功夫,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从“全方位”上下功夫,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1.
列宁展示了实现人民民主的历史、实践和制度逻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不断实现人民民主这项全新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努力探索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并逐步建立和完善苏维埃民主制度。列宁探索了实现人民民主的路径:宏观上把握苏维埃制度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科学认识实施民主的程序和实质,将“辩论和守纪”相结合;中观上注重抓事物发展的关键,运用辩证思维,提出要抓好除旧立新中的重要环节;微观上纵深推动创新实践,拓展民主形式,让最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行使各种权利来参与国家管理。深入分析列宁实现人民民主的逻辑和路径,能为我们当下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提供源头活水,也能为新时代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提供方法论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对于人民群众的概念,学界有着不同的解读.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是无产阶级政党关于人民群众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创新与发展,并形成了践行和传承这一群众观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这一思想来源于中华文化的沃土,深刻汲取了中华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同时又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和创造性升华.  相似文献   

14.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有厚重的逻辑底蕴。从生成逻辑来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源泉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文化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直接来源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从科学内涵来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问题,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重大课题;从实践向度来看,贯彻落实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要从“三个点”着手,即牢牢根植人民是立足点、紧紧依靠人民是关键点、不断造福人民是落脚点。  相似文献   

15.
人民民主是坚持人民至上原则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生成与建构的价值导向。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展现出明显的人民民主特质,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为理论渊源、以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为文化根脉、以中国共产党民主理论为逻辑遵循,构建起以普选制为程序端口,以“三三制”原则与参议会制度为基准保障的完整制度框架,形成了严格完整的民主运行程序链条,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提供了借鉴,即为完善新型政党制度提供实践范式、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价值遵循以及为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提供路径支撑。  相似文献   

16.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有益探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成就,是中国式民主的最新表达。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概念表达中,“全过程”体现了其特征,“人民”是其理念,“民主”是其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包含着深刻的理论意蕴、历史意蕴、实践意蕴和文化意蕴,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总结和升华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经验,承载了新时代党的人民民主新理论的认识和实践探索,凝结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精华。  相似文献   

17.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具有原创性的民主理念,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相比,实现了“术语革命”基础上的“范式革命”。而这一“范式革命”是世界观、历史观、实践观、价值观辩证统一基础上的根本革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范式革命”形成了一个基础、两大动力、一个目标的辩证统一体。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世界观革命是思想基础,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范式革命”提供坚实的认识基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观革命是历史支撑,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范式革命”提供深沉的历史动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观革命是实践载体,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范式革命”提供持久的实践动力,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观革命和实践观革命,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范式革命”提供悠久绵长的不竭动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观革命是最终目的 ,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范式革命”提供价值引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范式革命”为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术界要在完成三大学术任务和破解四个关键问题中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纵深推进和学理纵深探讨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中国式民主方面的最新理论概括和生动阐释,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主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经验结晶。我们可以从理论逻辑、价值超越和实践指引三个方面来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从理论逻辑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继承和发展党的民主政治建设经验,回应时代要求;从价值超越层面,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相结合,真切实施人民当家作主;从实践指引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向前发展,给予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有力支撑,为世界民主政治发展提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9.
坚持人民至上思想,贯穿于党的二十大报告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主旋律与最强音。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得到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构建了坚持人民至上理论体系,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并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首先,人民主体地位集中体现为“人民至上”这一根本立场,体现了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理论来源和最大的政治。其次,人民主体地位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保障,体现为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人民民主。最后,人民主体地位体现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绿色发展,改善人民生态环境,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