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赵靖茹 《党政论坛》2010,(15):38-40
如果说,北京奥运会是止外国人看中国;那么,上海世博会主要是止中国人看世界。上海世博会,是人们学习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的大课堂。  相似文献   

2.
世博会是世界上最高级别的博览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极为难得的契机,更是上海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要助推力。为了配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凸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3.
《党政论坛》2010,(7):F0003-F0004
世博会志愿者是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演绎的生动实践,是世博会筹办和组织运行的一支重要工作力量,更是城市文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是由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工作组统一招募的,在上海世博会园区内外自愿无偿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所有志愿者。世博会志愿者分为两大类: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10,(8):F0003-F0004
世博会志愿者是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演绎的生动实践,是世博会筹办和组织运行的一支重要工作力量,更是城市文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是由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工作组统一招募的,在上海世博会园区内外自愿无偿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所有志愿者。  相似文献   

5.
再过90天,2010年世界博览会就要在上海开启大幕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意境高远,思想深邃,一提出来就广受世人的赞许。追根溯源,上海世博会的这一主题思想源自于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大哲亚里士多德。亚翁曾经说过:人们之所以从乡村来到城市居住,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城市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6.
《党政论坛》2009,(22):62-64
三个“第一” 21世纪第一个10年,中国是两次人类盛会的主办国,一次是2008年的奥运会,一次是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我自始至终参与了上海世博会的申办工作,这是我的幸运。  相似文献   

7.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已在东海之滨、黄浦江畔展开了瑰丽的画卷.上海市市级机关工委在市委的领导下,深入开展迎世博600天行动和"党员世博先锋行动--为群众作表率、为世博作贡献"主题活动,积极引导市级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自觉在参与世博、服务世博、奉献世博中发挥表率作用,不断提升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为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上海世博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刘慧琴 《民主》2010,(11):51-51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唤起越来越多的公众对城市生活的关注和审视。城市生活的美好之处有哪些呢?一个生活美好的城市,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我们的政府应如何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考虑使城市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9.
孙力 《党政论坛》2014,(1):20-23
城市的发展体现现代化的特点,集中了人类社会发展最有活力的因素,也集中体现现代化的矛盾,由此,是现代化社会治理的关键,代表现代社会治理的最前沿。大城市可以说是城市中的城市,更聚焦了现代化的特点和属性,上海世博会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就是从展现现代化优势的角度给人们以鼓励和向往的。然而,正因为集中体现现代化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世博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更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更新发展理念,提升发展转型的能力.上海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如何遵循现代大都市的发展规律,在世博会这个超大型的演兵场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激发自主创新的动力,寻找社会治理的活力,抓住世博会所带来的战略机遇,进一步放大世博效应,放大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助推器作用,加快促使上海的发展转型,由数量向质量转变,由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转变,从而进一步增强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带动能力,对全国的服务能力及贡献.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2010年3月23日,上海市党校系统春季校(院)长会议在上海市委党校举行,会议的主题之一,是就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如何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自觉服务于上海世博会这个大局,开展研究交流.本期刊出大会的交流发言摘要后半部分.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10,(7):F0002-F0002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次世界盛会。能否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关系党和国家的声誉,关系中华民族的声誉,关系上海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卢湾区作为上海世博会的场馆区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由国家主办、上海承办,并且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一届盛会。为了更好地调动广大参建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世博会工程建设任务,2006年4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决定在上海世博会重大工程建设中开展建  相似文献   

14.
4月8日,由中国外文局和上海世博局合作创办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唯一国家级刊物《世博周刊》正式出版发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主任委员王岐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第一副主任委员俞正声分别为《世博周刊》题写了题为“一切始于世博会”和“城市,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10,(8):F0002-F0002
中国201O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次世界盛会。能否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关系党和国家的声誉,关系中华民族的声誉,关系上海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卢湾区作为上海世博会的场馆区之一,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10,(29):22-22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盛况空前的大背景下,宝马集团隆重推出四款限量供应的”2010悦世版”纪念车型。“悦世版”专用标识的设计出自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者何镜堂之手,与中国馆的设计异曲同工,神韵相通。  相似文献   

17.
正城市的发展体现现代化的特点,集中了人类社会发展最有活力的因素,也集中体现现代化的矛盾,由此,是现代化社会治理的关键,代表现代社会治理的最前沿。大城市可以说是城市中的城市,更聚焦了现代化的特点和属性,上海世博会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就是从展现现代化优势的角度给人们以鼓励和向往的。然而,正因为集中体现现代化的成就,与传统观念、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王思政 《党政论坛》2010,(11):60-61
世博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更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更新发展理念,提升发展转型的能力。上海作为—个特大型城市,如何遵循现代大都市的发展规律,在世博会这个超大型的演兵场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激发自主创新的动力,寻找社会治理的活力,抓住世博会所带来的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19.
近日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报》刊载数篇学者关于上海世博会的评论文章,其中有观点认为,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是中国文化形象的一次提升和展示,这里要凸显的是文化新形象。中国历来不缺文化形象,比如龙文化形象、长城文化形象、青铜器文化形象、方块字文化形象等。现在需要我们关注的是:构建当代中国文化新形象,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与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  相似文献   

20.
杨廷强的上海世博会的哲学意蕴一文指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感知世界的平台。从哲学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世博会,可以从世博会的存在论基础、方法论启发、价值意义等层面来加以观照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