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建伟 《前线》2017,(10):101-103
<正>西山是对北京西部山地的总称,属太行山脉最北段,居太行之首,"强形巨势,争奇拥翠",被誉为"神京右臂",拱卫着北京城。关于西山的地理范围,当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北至昌平区南口关沟,南抵房山区拒马河谷地,西部与河北省交界,东临北京小平原,行政区域涉及昌平、  相似文献   

2.
区域协调发展对中国这样多民族的大国 ,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 ,也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 ,由于区位地缘、历史基础和社会人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区域之间的发展存在不小的差距。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又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区域政策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实现地区间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很多学者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哲学基础、理论价值和实践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深刻论述。其实,科学发展观无论是其基本内容和实质。还是其核心和根本要求都包含着深厚的经济伦理内涵。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经济理论文字表达非常通俗,然而要真正弄懂、把握其精髓,却并非易事。因此,我们要运用科学的方法,从不同角度来深刻理解这一理论的科学内涵。一、要从国家大局出发,站在政治的、社会主义的高度来理解邓小平经济理论一是从全国宏观角度来讲经济问题。比如,邓小平所说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要发展市场经济,中国必须对外开放,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处理好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经济工作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等等,大都是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性、全局性、原则性、政策性、长远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很多学者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哲学基础、理论价值和实践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深刻论述。其实,科学发展观无论是其  相似文献   

6.
试谈区域文化的区域经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金 《求实》2006,(2):44-45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很大,这种影响有两个方面引人注目:区域文化环境影响区域内个体经济意识;区域文化影响区域内企业文化的形成。实践证明,区域文化落后往往是造成区域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要改变落后地区的经济状况,就要采取切实措施,重视区域文化建设,把区域文化建设放到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考虑。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问题的深刻阐释,写就了21世纪中国特色经济学的"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社会生产力总体跃升"的新境域、经济趋势性变化阶段性特征的新判断、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布局、"以开放的最大优势谋求更大发展空间"的新格局、"新常态"经济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8.
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或是"一个具有明确直观含义却又不易精确把握的概念"。本文在梳理了有关区域竞争力涵义的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财富创造说,可持续发展能力说,经济实力说,资源配置说,综合能力说,因素说以及其他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同其他区域竞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资源的吸引争夺能力以及通过对已有资源的优化和合理配置,使得本区域能够得到持续、综合、协调的发展,不断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能力。区域竞争力是区域多种能力合成的结果,区域竞争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区经济发展的后劲。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是创造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至理名言已经被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所证实,它就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真理。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党中央又一次把发展提到了更高层次来强调其重要性。走进浙江,会被一片建设的繁忙景象所感悟。一栋栋新式楼房,一座座现代厂房,一条条高速公路,一片片绿树草地,一串串集装箱车队,这就是经济发展的成果。东西、南北差距较大,至少相差20年。当我们在认识、争论、再认识的时候,浙江等地已经快速形成了经济发展的支柱,按浙江人的话说,只要不违法,什么赚钱,…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个地区都有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发展起点和条件的差异,地区之间的差距明显扩大了。这个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一、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亮起了红灯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下以几个方面。 1.东中西部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1992年东部GNP平均增长达到18.37%,中、西部分别只有11.58%和9.23%。从人均GNP看,1992年东部人均GNP为1389.9元,而中西部只提高到796元和692元。珠海市人均GNP为28400元,而贵州省晴隆县只有331元,二者差距达到86倍。1981—1992年,中部同东部的相对差距由31.2%扩大到  相似文献   

11.
苑萱 《学习月刊》2009,(2):81-82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是鄂西北地区乃至周边省市规模最大的校园.迅速拔起的校区建筑群令人瞩目。学院被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财政厅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这既标志着自2006年9月以来.该院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也预示着该院从此步人了新的更好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民经济与区域经济运行状况来看,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冲突不断,社会劳动地域分工体系不完全,国内区际开放程度不高,在这样的基础上建造全国统一市场是不可能的,为此,完善区域市场应当成为现阶段建设市场经济的重点之一。 区域市场的特征 区域市场是市场发育在空间上的一个表现形式,它是依据各经济区域的自然状况、生产力发展水平、商品交换的普及程度、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等多种因素所形成的交易活动在  相似文献   

13.
环渤海区域经济开发环渤海地区开放开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它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山东和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等五省(区)二个直辖市。从地理、人口、资源、经济实力和社会文化条件等多方因素综合衡量,具有众多无可比拟的优势,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党中央根据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建国后区域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产生的背景改革开放之初,中央提出重点建设沿海地带,利用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经济基础,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技术水平,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同时通过从沿海向内地扩散转移部分传统产业和技术,加…  相似文献   

15.
16.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论胡乃武韦伟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十分突出,根据有关方面预测,在末来一段时间内这种矛盾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如何防止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扩大给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有效的宏观经...  相似文献   

17.
面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经济对策张子中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国际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共存并进,使世界经济矛盾日趋复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面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挑战,我国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战略:第一,立足本地,面向国际,实施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当...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区域经济调控具有"宏观—中观"二元化的体系结构,而当前区域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与二元化结构下区域经济调控规范性的缺失密切相关。在区域协调目标下,要实现区域经济调控规范化,应依法界定区域经济调控权限、建立统一的市场规则体系、推进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度化、构建区域合作与协调的组织框架和制度框架、加强公共服务制度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与中国区域经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般的经济分析中考虑的实际上是0维空间问题,但在区域经济分析中却要在"时间-空间"及其交互作用的二维层面上展开问题的研究。伴随着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入,中国的区域经济研究逐步走向成熟。这不仅体现在所使用分析工具、分析方法更突出了的计量化和模型化,而且也充分地反映在区域经济研究所赖以支撑的理论基础也更趋于多样化、完备化。在我国范围实现不同区域间所谓的协调,其着重点:一是区域经济利益协调机制的设计;二是中国区域文化的整合并制定出与不同文化背景相适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相似文献   

20.
王勇 《唯实》2010,(10):61-64
法治政府应是一种状态,其职权要由法律规定;法治政府还应是一种行为模式,政府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活动,其行为必须合法,非经法律授权,不可具有并行使某项职权。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法治政府具有独特的经济作用,它可以提供有效的经济制度,并有效地执行这些制度;它可以稳定经济,提供公共服务,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