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2010,(9):F0004-F0004
<正>呼和浩特市作为自治区最大的旅游中心城市和自治区最大的游客集散中心,近年来,依托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绚丽多姿的民族特色、丰富独特的自然资源吸引着八方游客。不断发展壮大的旅游业已逐渐发展成为首府经济领域的重要产业。2009年,呼和浩特市全年接待游客  相似文献   

2.
连东先 《实践》2014,(3):23-23
<正>旅游商品是指游客在旅游活动中所购买的实物商品。它是丰富游客旅游活动,提高旅游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渠道。旅游商品工作范围广、覆盖面大、涉及行业多,管理起来难度较大,怎样才能尽快使我区旅游商品发展起来呢?我有以下几点思考。加强指导,促进发展。旅游商品的发展对旅游目的地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旅游商品的销售收入弹性很大,景区门票,每一个人只需购一张;饭店住宿,每人只能住一间,是个定数。但旅游商品就不一样了,弹性很大。游客可以一元东西也不买,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扎实开展。红色旅游作为贵州省文化旅游特色产品之一,通过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带,丰富产品供给,打造多元业态,吸引了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贵州省红色旅游热度持续攀升。去遵义会议会址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到娄山关看一场再现当年烽火岁月的《娄山关大捷》实景剧;身临其境体验"四渡赤水"时炮火连天的战争现场……在贵州丰富的旅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榕江县启动建设古城历史文化恢复提升工程、苗疆古驿小丹江等10余个旅游项目,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年接待游客203.36万人次,同比增长42.73%;接待省外游客123.59万人次,同比增长40.91%;实现旅游总收入13.17亿元,同比增长44.16%。县委、县政府结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一批批有特色、有载体、有亮点的文化旅游品牌不断推出,荔波旅游,从内到外,逐渐演变成一部"厚重的书"。这里汇天地之灵气、集秀美之山川于一体,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络",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这里有"活着的甲骨文"水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傩戏、瑶族猴鼓舞等文化名片,神奇迷离的民族文化让八方游客流连忘返。茂密的原始森林,书写着生命的神秘传奇;多彩的民族文化,记录着历史的交迭更替。这里是贵州荔波一世界遗产地,地球绿宝石。  相似文献   

6.
九面热风     
《当代贵州》2013,(7):8-8
贵阳旅游产业实现新春"开门红"春节黄金周期间,贵阳市各地文化旅游活动精彩纷呈,全市共接待游客156.62万人次,同比增长32.52%;实现旅游总收入6.32亿元,同比增长36.5%。青岩古镇推出的地戏、舞龙、新年祈福法会等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游客5.82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同时,乌当"泉城五韵"、花溪龙井乡、开阳十里画廊等乡村旅游景点的游客接待数和总收入同比均出现强劲增长。  相似文献   

7.
正针对同质化、产品少、层次低等问题,贵州各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供给,打造特色化、品牌化乡村旅游产品模式和经营业态,助力全域旅游及乡村振兴发展。古镇、名村、山水、田园、乡愁……乡村游已经成为旅游新时尚。得益于迅速增长的休闲市场需求影响,贵州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连年攀升。2017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46亿人次,同比增长42.97%,占全省接待游客的46.6%;乡村旅游总收入1572.79亿元,同比增长53.51%,占全省旅游总收入  相似文献   

8.
刘丽君 《世纪桥》2013,(15):68-70
酒文化旅游是近些年来在全球新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由于其内涵丰富,游客的参与性较高,已经越来越受到游客们的青睐。本文通过全面分析酒文化旅游资源,提出了我国酒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及建议,以期把酒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好,利用好,使我国的酒文化旅游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天下山水之观在蜀。九寨沟、峨眉山举世闻名;稻城亚丁、蜀南竹海风情摇曳……诗情画意的四川总是让游客流连忘返,回味无穷。跨越发展看旅游:2003年以来,四川旅游业不断刷新历史,旅游总收入超越了一些旅游经  相似文献   

10.
《当代党员》2012,(7):123-123
石柱县旅游资源丰富,集中体现为”绿色生态、土家风情、历史文化”三大特色“十一五”期间,石柱县围绕核心旅游资源,按照“大自然、原生态”的主题定位.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景区提档升级.强力实施宣传营销.旅游产业发展迅猛、完成旅游重点项目投资30多亿元.累计实现游客接待700余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30多亿元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成长为县域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7,(12)
<正>额尔古纳市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独特,历史文化悠久,游客往来如织。在这里,用手机打开"右岸先锋"旅游APP,点击旅游地图上闪烁的红星,导航至附近的红色驿站休整,已经成为来到额尔古纳休闲观光游客的新体验。今年以来,额尔古纳市把强党建与促旅游有机结合,以"右岸先锋全域行"为工作模式,以"个十百千万"为主要载体,着力打造"党建+旅游"品牌,以区域化党建服务全域化旅游发展,构建  相似文献   

12.
把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成为旅游产业密集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春霞 《理论学刊》2004,(11):92-94
半岛城市群是山东省旅游资源密集区和海内外游客密集区。要以半岛城市群为基础构建山东连接日韩游客的旅游金三角 ,充分利用济南举办亚洲杯足球赛和青岛协办 2 0 0 8年北京奥运会的条件发展鲁日韩的旅游金三角 ;整合半岛旅游资源 ,充分发挥区域旅游对国内游客的竞争优势 ;充分发挥半岛区域旅游合作对国内游客的竞争优势 ,并实行制度创新 ,增强对国内游客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胡雅南  马娟 《新湘评论》2022,(19):49-50
<正>展独特风貌,承历史遗存,邀四方宾朋。近年来,邵阳市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大手笔推进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巧做文旅融合文章,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邵阳山水走入大众视野,吸引越来越多的省内外游客观光游览。仅今年端午节假期,邵阳市就接待游客17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亿元。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20,(7)
正文旅产业以满足游客的文化旅游需求为目标,以打造文化景观、建设文博设施、提供文旅产品、举办节事活动、传播地方文化为主要业务。发展文旅产业,有利于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延长游客驻留时间、扩大文化市场和旅游市场,有利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互促和共同增收。内蒙古是我国东西跨度最大的省区,文旅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众多的旅游景区、旅游品牌。然而,内蒙古文旅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尚需解决好当前在资源开发、企业发展、政策支持等方面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红色旅游方兴未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一"黄金周,贵州各红色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均创新纪录:全省接待海内外游客306万人次,旅游收入破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 87%和53 69%,均创历史新纪录.  相似文献   

16.
正黑龙江省旅游资源丰富,但如何通过文化营销推动龙江旅游由快速增长向优质发展转变,是新时代赋予龙江旅游业的课题和使命。目前,无论从政府作为、行业自律、市场需求,还是从品牌建设、游客感知、多元营销等方面来看,还需进一步加强。一、黑龙江省旅游市场及营销现状分析旅游市场总体保持稳定增长。2016年旅游业总收入首次突破两位数,2018年在元旦小长假接待游客省区排名中位居第2名。旅游文化  相似文献   

17.
郑桂章 《新湘评论》2007,(12):39-39
随着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进一步增强,旅游消费越来越看好,被喻为“无烟工业”、“朝阳产业”的旅游产业成了全国各地极力推崇的新型产业。永顺县依托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大力培植旅游产业,发展旅游经济,已经取得一定的实效。2007年上半年,接待游客55.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36.9%,预计全年接待游客可突破1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可实现3亿元。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5,(6)
<正>鄂尔多斯市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坚持"保护中开发、融合中发展、创新中突破"的理念,进一步提升旅游经济效益、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管理运营水平。制定完善规划,强化顶层设计。以"大旅游、大文化"为导向,突出成吉思汗历史文化、鄂尔多斯民俗文化、成吉思汗马文化资源优势,不断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合力推进旅游、文化、生态深度融合。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保障水平。以修建游客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9.
《求实》2014,(Z1):142-143
<正>2012年绍兴市旅游集团推出微电影《樱为爱情》,开创了浙江乃至全国旅游景区利用微电影进行旅游营销的先河。此举通过微博、门户网站迅速快捷地推广,游客纷纷慕名而来。在樱花节中,绍兴游客日接待量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而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l2)》指出:截至2012年底,全球互联网网民超过24亿,其中中国共有4.2亿手机网民用户,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达3.72亿,移动业务的市场规模达到92.5亿元,  相似文献   

20.
刘克梁 《学习月刊》2012,(12):56-57
宜昌市是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全市有40多处国家和省、市级自然保护区,70多处旅游风景区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1000多万人次,是环境高度敏感和国家重点环保监控地区。然而面对三峡投资热的持续升温,宜昌市委市政府科学谋划,发挥资源最佳配置效益,在上起三峡大坝,下至枝江市的8个县市区的沿江经济产业带,实施"沿江突破战略",使沿江经济走廊国内生产总值(GDP)达791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7%;财政总收入占全市总额的8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