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国桥 《半月谈》2005,(2):71-71
我是一名铁路职工。在乘火车上、下班时,经常听到刚下火车的旅客,为找不到厕所而发牢骚,一位刚下车的王姓旅客说:“火车快要进站时,列车员就锁闭了厕所,一些排了半天队没能‘方便’的旅客。只有下车以后‘方便’了,但下车以后找不到厕所,你说能不急死人吗?于是就有人干脆在站台上找个僻静处,就地‘方便’了事。”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我爱人随同一个妇女代表团去了一趟美国。回来以后,她与别人谈论最多的是那里的厕所——厕所的清洁,厕所的香味,厕所的高级卫生纸,等等,言语中充满了羡慕。不只是她一个人,据她讲,代表团9个成员无一例外地对美国的厕所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3.
“我有了自己的琴房”小时候“家”的记忆并不十分清晰,但“家”里的每一次变化,却在我脑海中留下深深烙印。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因为没有房子,一家人挤在父母亲的集体宿舍里,生活条件非常艰苦。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家有了单位分配的房子,不过是亭子间,没有独立的厕所和洗漱的地方。虽然不大,但是给人温馨的感觉。家里的日子过得好些了,餐桌上也不时有鱼,  相似文献   

4.
小保: 周先生是某企业单位的一名职工,一日在工作时间出去上厕所,由于地滑捧伤。单位认定周先生上厕所与从事的本职王作无关,不属于工伤。请问:像周先生这样的状况,属于工伤范畴吗?  相似文献   

5.
陈宇 《福建乡土》2008,(6):48-48
在长年从事艺术设计的教学与创作过程中,经常要与各色各样的艺术造型打交道。记不清从何时起,“鱼”的造型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开始收集大量有关“鱼”的资料,其中有彩陶器皿上的鱼图、青铜器上的鱼纹、秦砖汉瓦上的鱼形,以及年画、木刻、泥塑、漆器上的鱼图案等。这些形态各异的“鱼”让我慢慢领悟到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鱼”题材的文化内涵与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宗琳 《群众》2020,(2):55-56
“在农村上厕所一共分几步,第一步走到厕所门口,第二步咳嗽对暗号,第三步正式上厕所。但很多时候会卡在第二步,因为里面有人‘咳咳’。溜了溜了……”回老家探亲的路上,我在手机上看到了这个段子。“一个坑,两块砖,三尺墙,围四边,捂鼻子,踮脚尖,蚊蝇飞,臭熏天”的尴尬场景霎时浮现在眼前,哑然失笑之余,心中不禁升腾起丝丝担忧。“今天少喝水,回家之前尽量不去厕所。”我暗暗下定决心。然而,进村之后,这点儿小决心很快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因为我看到了“厕所革命”给农村带来的实实在在变化。  相似文献   

7.
书可真是个好东西。古人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靠的就是书。我小时候看外婆不认字,不能读书,心里真替她着急,不止一次地问她,不看书你不闷吗?当然,她也常为找我要找到厕所里着急。真的,我小时看书,那叫一个“迷”:吃饭时因为不能把书带到饭桌上,我是吃了稀饭,拿只馒头就溜走,这习惯一直到我离开家独立生活,可以自由地边吃饭边看书时才告一段落;上厕所也要带上书,看到痴迷时,腿麻了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8.
《民主与科学》2011,(5):77-77
在海南省三亚市凤凰镇梅村,政府扶贫为农户家建厕所,加上农户家本来就有的厕所,每户至少已有两间厕所了,而最多一户人家竞有三间厕所。而三年前村里安装的自来水管,至今还没通上水。村民认为,政府应该帮助村民解决些实际问题,现在村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自来水能通到家家户户。(《新京报》8月17日)  相似文献   

9.
夜幕下的幽灵2001年9月30日凌晨4时许,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某公共厕所。三名妇女匆匆向厕所走去,一边走还一边说笑着,谁也没有注意在街角的阴影里有一个黑衣男人正扶车而立。那男人见她们进了厕所,慢慢地戴上一顶黑色的太阳帽,戴上一个白色的大口罩,一双白色的手套。他跟着进了厕所,三个女人一起惊叫,那黑衣人喝道:“别动,别说话,我叫你们怎么做,你们就要怎么做。”大家不动了,黑衣人就开始对她们实施了抢劫。当抢劫终于完毕,众人以为恶梦已快结束时。忽然又有两个姑娘走了进来。姑娘们发觉里面气氛有异,一回头,一个…  相似文献   

10.
城市的细节     
抵达台北的那天,我在盥洗间洗完手,正想取纸擦拭时,发现他们的纸箱上有一个按钮,需用力按一下,纸才会跳出来;后来在途中一公厕如厕,这儿的纸箱内只留一张手纸,撕下后另一张才会慢慢弹出,两家厕所的纸箱设计异曲同工,既避免了浪费,又保持了清洁。其实,在全台湾,随处可见被他们称之为“化妆室”的厕所。每个“化妆室”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异味,有的还专设婴儿护理台,游客无论走到哪里,都感到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11.
笑不笑由你     
方便 一位妙龄女郎与一潇洒小生约会 于公园。忽然,小生有些局促不安。 女郎问:“你怎么了?” 小生不好意思地说:“我要方便方便。” 女郎不解,见小生向公共厕所走去,方知“方便”就是上厕所。 过了一会儿,女郎问小生:“你什么时候到我那里去玩?” 小生答道:“我想在  相似文献   

12.
在我偏僻的农村老家,赶集不叫赶集,而是叫逢圩,祖祖辈辈一直这样叫下来,大多数圩场是在乡镇政府的所在地,逢圩是人们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种行为、一种活动。现在逢圩,骑上摩托车,或是在村头路口招一下手,拦一辆专门经营农村客运的交通车、班车,一点都不夸张地说,来回一趟就像是上了一次厕所、到菜园里摘了一些菜、坐在沙发上抽了一袋烟那样简单快捷、方便轻松。如果回到二十多年前,这是不敢想象、白日做梦的事。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事业单位雇佣的临时工,干些清扫厕所楼道、看门的杂活。劳动合同虽说一年一签,但我在这个用人单位干了十多年从未间断。期间合同一年一满,自然连续,从没收到用人单位出具的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和经济补偿金。劳动法合同实施后,单位不但以我是临时工为由不与我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还要解雇我。像我这种情况用人单位应否与之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4.
一缸鱼在一列国际列车上,有一位德国人、日本人、美国人和法国人在一起旅行。途中,上来一位端着鱼缸的客人,缸里的鱼甚为罕见。大家对这种鱼都很好奇。德国人问:“你能告诉我这鱼的名称吗?它在生物学上是什么类别,有什么习性?”日本人问:“请问这种鱼我们国家能不能引进,在日本的气候、水温、水质条件下,这种鱼能不能生长?”美国人问:“你的鱼是不是从美国弄来的?因为只有美国才可能有这样奇特的鱼。”法国人问:“你能不能把鱼卖给我。我想在卧室里养这样一条奇特的鱼,我的女朋友一定会兴奋不已。”数年后,德国人出版了关于这种鱼的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15.
今年,我由组织决定,下到基层乡镇挂职任党委班褡愿、记得住进乡镇的当晚,望着陌生的四壁,孤独、恐惧、不安,百感交集,真有点想组虽然我在农村出生长大,但大学一毕业就进了城市机关,工作了近10年,对农村的生活已经有些生疏了。从城市机关下到乡镇,首先要过的是生活先我住的虽是单间,但没有厨房、厕所,整层楼就只有一个厨房、一间厕所,十几个人共用。这对于我一个女同志来说确实不方愿吃饭也成了问题当地习惯是一清早煮一大锅粥,炒一盘自家腔的酸菜、大头菜或萝卜干,谁想吃就自己舀。我以前很少过门吃饭,刚到村里时吃百家饭,…  相似文献   

16.
“在‘鸟巢’体育场的信息亭服务,我真的不能喝水。”坐在轮椅上服务于“两个奥运”的残疾人志愿者路蒙佳说出了她的担心,“喝水就要上厕所。我还要有人推着去,从轮椅上抬下抬上,消耗时间不说,还耽误两个志愿者服务的岗位。为了减少麻烦,干脆就不喝水了。”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保安》2012,(2):65-66
编辑老师:你好!我是一名物业公司的保安员,上个月公司以我擅自离岗为由扣了我200块钱,其实那次我因为拉肚子去了厕所,只是临时离开,也告知了同班的队友,但是公司方面仍然坚持扣钱,我总觉得200块钱扣的有点多,我一个月才1400元。但是公司方面说就是这么规定的,我总觉得公司的这一做法不合法,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8.
香港小事     
严厉与温情 从深圳经罗湖口岸进入香港,在列车车厢里朝外望去,立时耳目一新。一块块土地、一片片树林,都经过整理、修缮。山洞隧道里干干净净,车厢里坐椅清洁,几乎看不到粉尘。坦白地说,每次去深圳,我都先在香港这一边上厕所—比深圳的干净太多了。  相似文献   

19.
子产嗜鱼     
子产任郑国相,权力极大。他喜欢吃鱼,是人所皆知的嗜好。有一天,有人给子产送了鱼米,子产不肯收。别人就问:“您不是很喜欢吃鱼吗?为什么不肯收别人送的鱼呢?”子产说:“正由于我嗜鱼,所以不收别人送的鱼。我收鱼,就是受贿,就要失去国相这个职位和厚禄,那么,我就吃不上鱼。到那时,我失职无权,也没有人再给我送鱼。我不收鱼,廉洁奉公,忠于职守,保住相位,获得厚禄,我还怕买不起鱼吗?我不收别人送的鱼,才可以终生有鱼吃。”(《新序》卷七)古人爱吃鱼,孟子有“鱼,我所欲也”的话,冯罐怨言“食无鱼”。鱼也成为馈赠的…  相似文献   

20.
妈妈远行归来,送给我一件十分别致的纪念品——打火机。其别致之处,就在它的造型上,雄狮的头部,鲤鱼的尾巴,反正是狮不狮,鱼不鱼的。看着我疑惑的眼神,妈妈给我讲述了鱼尾狮的传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