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治疗癌症如果不把癌症干细胞彻底清除,癌症就很容易复发和转移。日本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说,他们找到了癌症干细胞含有的一种标志蛋白,有望对癌细胞"斩草除根"。  相似文献   

2.
今年3月,有网络消息称,广州有超过3000公顷香蕉田感染了号称"香蕉癌症"的"巴拿马"病,而且感染面积以每年20%的速度扩大。很快,发生在香蕉树身上的"癌症"和人联系在了一起,传闻中的"毒蕉"迅速变得"有鼻子有眼"。尽管权威部门以及相关专家一再重申"癌症香蕉"纯属无稽之谈,但这一切都  相似文献   

3.
聚焦世界     
《小康》2018,(13)
正BBC《BBC》英国推出癌症"一站式检测服务"旨在加快癌症诊断过程,帮助患者避免因不同疾病症状而被转换接受过多不必要的检查的"一站式检测服务"正在英国各地推行。NHS目前正在采用一种在丹麦首次使用的方法,通过引进10个癌症诊断中心,使患者在一个地方就能集中接受所有必要的检查。NHS的国家癌症主任  相似文献   

4.
风文 《中国减灾》2013,(4X):30-31
<正>癌症,众病之王。对于20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的许多人而言,对于癌症的印象至少在孩提时代还显得十分稀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今天我们的物质越来越丰富,医疗条件越来越好,但身边的癌症患者越来越多。无法忽视的现实于2013年1月份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全国每6分钟就有一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每七到八人中就有一人死于癌症。""全国癌症发病形势严峻,发病率与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50万,因癌症死亡约250万。"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副主任陈万青和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副主任王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不约而同地估计,未来10年,中国的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将继续攀升。预计到2020  相似文献   

5.
癌症与心血管、脑血管疾病,被称为"世界三大死神".全世界患有癌症的病人高达两千多万,每年有五百万人死于此症.中国每年有八十多万人被癌症夺去了生命,占各种死因的第二位.到目前为止,人们虽然对癌症的成因和机制尚不大清楚,也无特效药治病,但并不意味着人类在癌症面前束手无策.中医学认为,正气虚弱,气滞血瘀,是引起癌症的基本原因.保持人体正气旺盛,"阴平阳秘",人就会健康无病,癌症也不易发生.预防癌症的方法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6.
<正>一走进重庆市肿瘤医院外科大楼,"患者服务中心"几个大字立即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是西南首家癌症患者服务中心。"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周琦向记者介绍,癌症患者在接受诊治的同时,还能享受到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康复交流等非医疗服务。"这也是先进国家的惯例,肿瘤病人不但需要良好的医疗,更需要人文关怀,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周琦说。让癌症病人享受到平等的关爱和尊重,这是周琦一直致力于做的事情。当代表的这些年,她竭尽所能推动卫生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癌症是中国人的一个主要死因。面对癌症的生命威胁和病因的模糊不清,许多病人都会不断追问,"为什么是我"。于娟认为,她之所以会得乳腺癌,是其个人性格、生活方式和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于娟的"癌症日记"和现有研究成果均表明,普通人在解释健康风险时,不仅会借鉴专业流行病学的研究成果,还会联系自己的人生经历。由此可见,与专业流行病学相比,大众流行病学代表了一种整体论的视角,因而更具有健康教育的现实功能。  相似文献   

8.
肿瘤的真相     
《小康》2021,(10)
正癌症一直是人们健康的巨大威胁,"2021中国现代生命发展指数"调查显示,国人目前最担心自己得的病症正是癌症。牛年开年,赵英俊和吴孟达两位明星因为罹患癌症离世的消息再次引发人们对于癌症的关注。2021年2月4日,世界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期刊《临床肿瘤杂志》正式发布了全球最新癌症数据,  相似文献   

9.
正张连珍主持5月31日,省政协举行第57期"名人名家"讲座,省政协主席张连珍主持并讲话。本次讲座邀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院长赵平教授作"防治癌症的科学对策"专题讲座。他以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讲述了中国癌症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
科技     
《创造》2012,(8):90
探索研究证实:癌症干细胞存在有望带来治癌福音多年来科学界长期怀疑恶性肿瘤的发展源自"癌症干细胞",但一直没能证实它的存在。近期3项研究报告显示,癌症干细胞确实存在,这可能会为癌症治疗带来重要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5,(7)
<正>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之首,癌症病例为世界第一,这也是为什么在2015年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中,癌症"、三高"、心脑血管疾病会成为"公众最担心的三大病症"的原因,其实",不生病、少生病"比"治好病"更重要,与其"谈癌色变""、唯恐‘三高’",不如马上开始养生,管住嘴、迈开腿,健康中国,需要政府、社会、每个人统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2.
社会     
《台声》2017,(10)
<正>台湾每10万人有303人罹癌每5分6秒有1人发现癌症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当局"卫福部"5月4日公布岛内最新癌症登记报告,2014年癌症新发人数为10.3147万人,每10万人就有303人罹癌,平均每5分钟6秒就有1人发现癌症,癌症时钟比前一年快了12秒。2014年发生人数最多的前10名癌症与2013年稍有差异,排行榜依序为大肠癌、肺癌、乳癌、肝癌、口腔癌(含  相似文献   

13.
罗屿 《小康》2012,(11):88-91
2007年凌志军被诊断为"肺癌,脑转移",名医会诊几乎一边倒地判定,活不过三个月。然而五年后,他完成《重生手记》。这是一个癌症患者从身陷绝境到逐步康复的亲历记,也是一位著名记者对当今中国癌症医疗体系种种利弊的观察和剖析  相似文献   

14.
年度贡献·人物方永刚"不管癌症是中期还是晚期,我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没有限期!我能舍弃我的生命,但不能舍弃我的事业;我不惧怕癌症,但我害怕离开我最钟爱的三尺讲台!"方永刚,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数十年如一日,深入学习和积极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以一颗火热的心扑在政治理论教研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说到疾病,大家的知识就不同了。现在人们听医生诊断说:"您患上了糖尿病",不急—慢性病。"我有高血压",不急。还可能是抵挡应酬的理由。人们对这些"慢性病"好像不惧怕,但是,一听说"肿瘤",全家都急了!乱了!"其实,癌症也是可防可控的,不少病人可以康复。它也是一种慢性病。什么是慢性病?慢性病属于病程长且通常情况下发展缓慢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把心脏病、中风、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定义为慢  相似文献   

16.
他,从警30余年,曾被公安部政治部选拔为全国公安民警"重走长征路"的队员,汗水和足迹遍布万水千山。他,罹患癌症,却笑对生活,快乐工作,勇气和毅力、达观和才情感动一座城市。他,带着自己的原创歌曲,来到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的大舞台,用雄浑的歌喉、大气磅礴的诗朗诵演绎了人民警察的别样风采,诠释了这一职业的至高荣誉。周冠军、词曲作者、剧作者、军人、民警、课外辅导员、癌症患者、丈夫、父亲,在  相似文献   

17.
乔友林 《前进论坛》2011,(10):51-51
癌症是全世界死亡人数中一个主要死亡原因。在2005年公布的全世界5800万死亡人数中,癌症死亡人数达760万(占总数的13%),导致癌症总死亡率高的主要癌症种类依次为:肺、胃、肝、结肠以及乳房。癌症死亡人数的70%以上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并呈迅速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这样一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在世界54亿人口中,至少有4000万人身患癌症,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为690万,占人口死亡总数的10%。当死神执意将不幸的人们推向死亡的深渊的时候,无奈、悲观、惊恐、焦虑......百般交织的黑色忧伤情绪似乎一再向世人告示:癌症=死亡。10年前,与谈癌色变的世俗之见抗争的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响亮地喊出"群体抗癌,超越生命"的口号,此后,由其创建的癌症病友康复营,奇迹般地让一批批绝症患者重新鼓起生命的风帆。这终于启动了一水之隔的海峡彼岸台湾病友干涸、绝望的心灵。到上海去,到黄埔…  相似文献   

19.
数千年前《黄帝内经》曾言 ,“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 ,提出了预防胜于治疗的思想。世界卫生组织 (WHO )在 1981年指出 ,如果采取正确的措施 ,利用足够的资源 ,并持续开展有目的性的研究工作 ,在现有的各种癌症中 ,有三分之一是可以预防的。农工党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主任、医科院肿瘤医院院长董志伟针对癌症预防问题谈到 :癌症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无论从绝对数上 ,还是从相对数上 ,癌症患者的数量都大大增加了 ,癌症死亡谱也在不断变化 ,估计癌症作为社会问题至少还要困扰我们半个世纪。”董志伟院长指出 ,今天癌症离我们已经并不遥远。…  相似文献   

20.
正"2018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显示,人们最担心自己得的疾病是癌症(57.3%),越来越多的受访者害怕长胖,疾病的关键在于预防,而预防的关键就在于自我保健,当下中国,"治未病"概念已日渐普及、深入人心,健康管理也亟待破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